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人民日報: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2020年11月03日11: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5034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并作出重大工作部署。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帶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我們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準確把握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

  從根本上說,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我國發展階段新要求、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黨中央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對我國客觀經濟規律和發展趨勢的正確把握,是掌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是有深厚的實踐基礎的。以前,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外部環境下,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對我國加快提升經濟實力、改善人民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當前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帶動世界經濟復蘇。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遭遇過很多外部風險沖擊,最終都能化險為夷,靠的就是辦好自己的事、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我國有14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萬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具有巨大增長空間。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已經在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轉變。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特征會更明顯,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會不斷釋放。只要順勢而為、精準施策,我們完全有條件構建新發展格局、塑造新競爭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將持續上升,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會更加緊密,為其他國家提供的市場機會將更加廣闊,成為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正是要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要科學認識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系,主動作為、善于作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還要認識到,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環,各地區要找準自己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有條件的地區可以率先探索有利于促進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加強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也要把握工作著力點。要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要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不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我們就一定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03日 02 版)

文章關鍵詞:新發展 格局 新要求 新優勢 發展變化 發展經濟 雙循環 十四五 發展階段 新挑戰 責編:趙惠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第十篇: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根據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提綱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理論教育講師團精心策劃、制作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系列微動漫,共20篇。

  • 李全:創新引領小微企業邁向“十四五”

    11月份,“經濟日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微企業運行指數”(下稱小微指數)為44.0,較上月上升0.1個點,小微經濟有序復蘇。從區域指數來看,11月各地區小微指數大部分呈上漲趨勢,東北地區為41.2,中南地區為46.1,西北地區為41.0,以上三地小微指數均上升0.2個點。

  • 車輪上的創新(新業態新模式之新觀察⑩)

    在12月3日開幕的2020世界智能汽車大會上,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高健介紹說,目前中國的智能汽車市場在不斷擴大。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多重考驗,多家中國新能源車企不僅產銷量逆勢上揚,還受到資本市場高度青睞。

  • 經濟大家談 |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大力培育和發展國內市場

    作者: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 黃恒學  近年來國際市場持續動蕩,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 立足新起點 推進“十四五”時期立法工作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厚,闡述深刻,邏輯嚴密,體系完整,是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化進程的最新重大理論成果,是新時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推進“十四五”時期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實現中國法治現代化提供了行動指南。

  • “十三五”期間我國保費收入年均增長約13% 保險總資產年均增長約12%

    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6日在武漢舉行。截至今年9月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到207061.9億元,比“十三五”期初增長85%,178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2.5%。

  • “十三五”期間我國保費收入年均增長約13%

    記者從昨天召開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獲悉,“十三五”期末我國保費收入達4.5萬億元左右,“十三五”期間保費收入年均增長約13%,保險總資產年均增長約12%。截至今年9月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到20萬7061.9億元,比“十三五”期初增長85%,178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2.5%。

  • 中國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 外交部:推動中歐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

    在今天(4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根據歐盟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中國在今年三季度已經取代美國成為歐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華春瑩介紹,今年9月雙方正式簽署了《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將推動中歐優質農產品更快捷、更便捷進入對方市場。

  •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經濟新方位)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易繼明認為,知識產權“多而不優”“大而不強”不符合我國新發展理念,也不符合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楊東建議,一方面要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進一步細化研究,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

  • 新業態 新動能 出版界開啟融合發展新局面

    “這次全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以來,各地出版企業進一步強化互聯網思維、強調市場導向,進一步確立產業延伸發展、文化品牌運作觀念,努力開啟融合發展新局面。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