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9日17:56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作者: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金磚國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王磊
11月22日晚,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二階段會議,重點闡述關于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看法。習近平主席發表的重要講話和闡述的重要觀點,開宗明義地指出了發展問題對人類社會的絕對重要性,提出了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三點有效建議,并分享了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消除絕對貧困取得的巨大進展。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世界范圍內肆虐,全球經濟正經歷嚴重衰退的雙重挑戰之下,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奏響了時代強音,為全世界撥開濃濃迷霧、走向光明未來注入了強大信心,讓人類社會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認識到了發展是解決貧困問題的總鑰匙。
消除絕對貧困、推動全球減貧事業對促進全球整體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至關重要。只有不斷推進全球減貧事業,人類社會才能打造包容性、可持續、有韌性的未來。貧困是世界各國和地區沖突混亂和社會動蕩的根源之一,不公是加劇和引爆這些亂象的催化劑與導火索,而要根治貧困與不公,必須要遵循包容性、可持續、有韌性的發展目標要求。包容性體現了發展的溫度,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可持續是發展的狀態,是一種充分尊重自然環境和考慮人類子孫未來需求的戰略眼光;有韌性是發展的厚度,體現了全方位考量社會進程中各種危機和變數的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突發造成的嚴重沖擊,全球減貧事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拿出切實舉措。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客觀指出了人類社會應對貧困這一挑戰的緊迫性。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的分化動蕩日益加劇,全球范圍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差距因數字鴻溝的出現而進一步加大,數十個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由于氣候變化、債務問題、糧食危機等陷入了更加艱巨的發展陷阱。特別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世界范圍內極端貧困問題的嚴重性觸目驚心,世界銀行行長戴維 馬爾帕斯在8月20日接受法新社專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全球1億人口陷入極端貧困,隨著疫情的惡化,極端貧困人口的數字還將持續增加。
但是,即使面對嚴峻挑戰,應對貧困也不是虛無縹緲的追求,不是空中樓閣和鏡花水月,而是經過不懈努力能夠達成的偉大事業。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人口基數最大的國家,中國承擔了全球最為繁重的減貧任務。讓人深感振奮的是,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人民的艱苦奮斗,中國有7億多人口成功脫貧,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中國政府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雄偉目標,制定了正確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已經在近日成功完成了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的既定計劃,順利實現了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中國提前10年實現消除絕對貧困目標,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鼓舞了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戰勝貧困的信心,為各國一道合力建設遠離貧困、共同發展的美好世界探索了成功經驗。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重點闡述了可持續發展問題,為全球減貧工作未來努力方向提出了三點建議,即堅持發展優先理念,采取全面均衡政策措施,營造良好國際經濟環境。作為全球經濟治理和世界主要經濟體進行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重要多邊平臺,二十國集團對提高各國應對全球性挑戰的能力、實現全球更加包容的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和建議立足于中國成功實現精準脫貧的偉大實踐,致力于實現世界各國包容發展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美好追求,聚焦于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中心任務,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努力。
(本文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金磚國家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18BGJ029)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薩克斯 薩克斯認為,過去40年中國積累了很多長期發展經驗,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其他國家可以在多方面借鑒中國脫貧經驗。
12月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宣布,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對此,中東歐國家多位駐華使節表示,中國脫貧攻堅目標達成,不僅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中國的經驗和智慧也為世界帶來更多啟示。
俄羅斯《俄羅斯報》在刊發的《一個戰勝貧困的國家》一文中分析說,中國扶貧成就得益于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改革開放政策。2020年,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難度。
日前,貴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全部出列。得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比岡感到十分振奮:“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當地實施的脫貧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的減貧仍穩步推進,經濟最落后的山區也實現了脫貧。
(參與記者:凌馨、杜洋、孫曉玲、吳丹妮、袁夢晨、楊柯、明大軍、陳家寶,編輯:樊宇、俞懋峰,制圖:魯豫)
日前,貴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全部出列。得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比岡感到十分振奮:“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當地實施的脫貧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的減貧仍穩步推進,經濟最落后的山區也實現了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在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日新月異的中國,從來不缺振奮人心、提振士氣的好消息。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響,是心頭的關切,也是腳下的實踐。從“愿景”到“實景”的美妙變化,也為時代記錄著一方水土的奮斗場景,就此砥礪著更加長遠的壯美征程。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而奮斗者永不止步。
“如果不是政府,我可能就活不成了……”在河南省上蔡縣大路李鄉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護工黃翠英提起往事,眼淚奪眶而出。數據顯示,從2016年5月至2017年底,上蔡縣先后在全縣分三批共建成32個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中心,實現了26個鄉鎮(街道)全覆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接續奮斗,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551萬人,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