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第35個國際志愿者日:多地舉辦志愿服務活動 弘揚志愿精神傳遞公益力量

2020年12月06日11:19  來源:央廣網

5034

  央廣網北京12月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愿者日。全國多地舉辦志愿服務活動,弘揚志愿精神,傳遞公益力量。

  5日上午,一場以“燃情冰雪 志愿相約”為主題的北京冬奧會賽會志愿者申請人代表座談會在北京大學舉行。自去年12月5日北京冬奧會賽會志愿者啟動全球招募以來,共有來自全球168個國家和地區的志愿者報名,人數超過96萬。北京冬奧會志愿者部部長滕盛萍表示,其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占到了96%,殘疾朋友有兩千人左右都在爭取成為賽會的志愿者。

  在江西省鷹潭市日月星頤養中心,南丁格爾志愿者們有的一對一教老人做手指操,有的一邊為老人量血壓、剪指甲,一邊與老人親切交談。老人歐迪金說:“很好,很關心我們,問這問那,高興、快樂。”鷹潭市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由200名具備護士資格的高、中、初級護士組成,他們積極走進社區、學校等場所,把“為人民群眾做實事、辦好事”落到實處。

  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的最高氣溫只有四五攝氏度,近百名無償獻血志愿者從河北省血液中心出發,身穿統一的紅馬甲徒步宣傳獻血知識,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石家莊市無償獻血志愿者任志康表示:“大家的熱情非常高漲,為了帶動更多的人參加到無償獻血活動中來,以我們的行動紀念志愿者日。”安徽省淮北市則組織志愿者開展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公安、消防和紅十字會等單位和社會團體走進鄉鎮農村,為當地群眾送去冬季安全用電、消防、急救等方面的知識,進一步加強農村群眾安全教育力度,筑牢安全防護線。淮北市應急管理局政策法規科馬永華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開展安全宣傳教育,通過進鄉村活動,進一步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識,提高他們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廣大志愿者奉獻愛心的重要渠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1990年4月,廣東省深圳市成立義工聯合會,這是中國內地第一個義工法人志愿者組織。30年來,深圳志愿服務事業與經濟特區發展緊密相連,志愿者從最初19人發展到目前的208萬人,志愿服務組織達到1.4萬個。

文章關鍵詞:志愿服務 志愿精神 五進 全國新聞聯播 1990年 責編:林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河南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在全國賽上獲獎

    12月3日,記者從團省委獲悉,在第五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上,我省有4個項目獲金獎,10個項目獲銀獎,18個項目獲銅獎。大賽由共青團中央、中央文明辦、民政部、水利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共同主辦。

  • 吉林省推廣“日行一善”全民志愿服務項目

    今天是第35個國際志愿者日。吉林省志愿服務優秀項目展示暨“日行一善·德潤長春”項目推廣現場會在吉林省圖書館舉辦。“日行一善”全民公益活動項目起源于吉林省洮南市。

  • 【地評線】潮評|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凝聚文明向善力量

    這是一個禮敬志愿者的節日,也是一個傳頌志愿精神、發揮志愿作用的重要節日,讓我們向志愿者致敬,讓“志愿者”成為我們共同的名字。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 時政微視頻丨贈人玫瑰 手有余香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志愿服務活動廣泛開展,小紅帽、紅馬甲隨處可見,志愿者投身到疫情防控戰線的各個領域,各盡所能、各展所長,舍小家為大家、講奉獻勇擔當。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彰顯了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發揮了重要作用。

  • 聯播+ | 特別的日子,重溫習近平對這支隊伍的關愛與勉勵

    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志愿服務工作十分重視、對志愿者隊伍關愛有加。從多次指導志愿服務工作,到疫情期間專門看望慰問志愿者,再到勉勵青年志愿者不斷弘揚志愿精神、推動志愿服務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總書記對志愿者的關愛細致入微、情深意濃,對志愿服務事業的擘畫高屋建瓴、意義深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志愿服務事業蓬勃發展。

  • 六部門發布《意見》——推動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

    包括盤活小區既有公共房屋和設施,保障新建居住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達標,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和綜合利用,推進居家社區適老化改造。包括支持參與提供醫養結合服務,支持開展老年人營養服務和健康促進,發展社區助老志愿服務,促進養老產業聯動發展。

  • 一家人的堅持:獻血22年、660次!

    生活在河南鄭州的這一家人,用行動有力地響應了無償獻血的號召,用堅持讓一件小事變得光輝。獻血獻的多了,熟悉了關于無償獻血制度的規定,2011年河南省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成立的時候,下崗后的楊予軍開始投入志愿服務工作。

  • 初心印記 | “紅色的嫩芽”,為人民歌唱

    時間回溯到上世紀50年代,在廣袤的內蒙古草原上,由于牧民居住分散、通信落后,牧區文化生活嚴重匱乏,黨和政府的聲音也難以傳達到基層。“文藝深深融入人民生活”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規律的深刻認識,也是烏蘭牧騎贏得群眾喜愛的成功之道。

  • 在烏鎮看見未來 互聯網發展論壇開幕在即

    11月20日,烏鎮景區南門的慈云路上,桐鄉市公安局執勤民警楊速宏頭戴智能頭盔,只需在人群中掃一眼,便能完成對人體測溫,一旦發現發熱人員,頭盔會立刻報警,將現場情況實時傳輸到指揮部。11月20日,桐鄉烏鎮,互聯網科技成果展示館里布展基本就緒,部分展商在對展品進行最后調整。

  • 志愿服務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

    開展志愿服務,共享文明生活。近年來,全國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志愿服務為抓手,創新方式方法,培育主流價值觀,把文明實踐活動融入百姓生活。在吉林長春九臺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出云平臺服務,志愿服務隊定期制成“文明實踐菜單”,黨員干部走村入戶,把黨的創新理論、惠民政策傳達到群眾心里。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