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鄭州街頭電動車之多,是國內一大罕見景觀。電動車給鄭州市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多問題。據警方透露,鄭州約八成交通事故跟電動車有關,電動車更是引發了“西關虎屯火災15人”死亡的悲劇。
鄭州電動車該如何管理,如何讓電動車更方便服務市民?9月6日起,廣電全媒體聚焦雙面電動車,來深入剖析電動車的利與弊。此為系列報道第三篇。
大象融媒映象網記者 巫曉/文 段晉哲 劉棟杰/圖
7月27日,二七廣場,電動車騎進了機動車道
來過鄭州的人,多數對路上密密麻麻得電動車印象深刻。而鄭州對于電動車大軍的管理從2006年至今從未停止過,但是始終停留在紙面。
2015年初,鄭州市市委書記吳天君公開呼吁應加快立法,整治電動車亂象。今年8月25日,鄭州市政府公開做出回應,《鄭州非機動車管理辦法》已納入2015年度政府規章制定計劃的正式項目,對此不少網友期待此次政府能夠“動真格”。
“數量超過200萬輛,已到不得不治的地步”
鄭州市的電動車目前處于什么樣的狀態,先看一組數據:
2012年,鄭州警方曾保守估計,鄭州市擁有200多萬輛電動自行車,每天涉及電動自行車的交通事故占全部交通事故量的八成左右。
2015年前9個月,僅媒體公開的因電動車引起的火災,就有10余次,致多人死亡并燒毀電動車數百輛。
今年5月22日,在鄭東新區商務內環路上,一名18歲的學生駕駛一輛改裝過的電動車狂飆,不幸撞上停在路邊的奧迪車,該學生當場死亡。
8月25日,鄭州一名7旬老太太在買菜的過程中被一輛電動車撞倒身亡。
今年7月24日,鄭州西四環,一輛逆行電動車遭遇渣土車“三連撞”,司機當場死亡。
而關于電動車傷亡的新聞,還有很多。
“鄭州市的電動車保有量已超過200萬輛,需要統一管理和整治了。”今年鄭州“兩會”期間,多名人大代表提出,電動車亂闖紅燈、載客飛奔等現象已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
電動車管理屬于“老大難”急需出臺管理辦法
近些年,隨著鄭州電動車數量的劇增,呼吁給電動車戴上“緊箍咒”的呼聲也愈加強烈。2015年初,鄭州市市委書記吳天君也公開呼吁應加快立法,整治電動車亂象。
鄭州大學教授張嘉軍曾表示,治理電動車不是一個孤立存在的現象,而是涉及法治、交管、城管等多個方面的綜合性問題,應先在理發層面改變立法滯后的狀態。
鄭州市交巡警5大隊民警楊華民認為,河南省急需出臺的“電動車管理辦法”,應該讓電動車實行源頭化管理,控制河南市場不得生產、銷售超標電動車;其次,電動車應該實行上牌管理,讓電動車進入法制管理軌道。第三,電動車的停車管理應該從目前的多頭管理變成依法管理,各個轄區只需要一個單位進行統一管理。這樣更加便于統一規劃、統一收費、統一管理。
電動車管理法規喊了9年仍未“落地”
據資料顯示,從2006年以后,鄭州的電動車數量進入高速增長期。
2008年11月,鄭州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鄭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規定“鄭州市中心城區電動自行車必須辦理登記”。但至今,鄭州電動自行車依然沒有上牌登記。
2009年4月底,鄭州市政府法制局召開座談會,就《鄭州市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登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并稱審議后的管理辦法有望于年內出臺,但之后再無下文。
2011年10月,省公安廳曾透露,已會同工信廳、工商、質監等部門起草《河南省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草稿,但是第二年該辦法被回復“暫難出臺”。
2013年5月,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透露,省公安廳起草了《辦法》,需要列入年度立法計劃。但第二年卻告知《辦法》對電動自行車的管理只是“加大執法工作力度”范疇,而非明確的立法計劃項目。
2015年8月25日,鄭州市政府向鄭州人大常委會提交鄭州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代表議案、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公開作出回應,《鄭州非機動車管理辦法》已納入2015年度政府規章制定計劃的正式項目。
【他山之石】
武漢:超標電車列入機動車管理范圍
武漢市規定,超標電動車按規定列入機動車管理范疇。駕駛無牌超標電動車將按駕駛無牌機動車處理,罰款200元;駕駛者沒有摩托車駕照,交警按無證駕駛機動車處理,罰款1000元,并處行政拘留7日。電動車只準搭載一名12周歲以下兒童,違規處10元罰款。
南昌:電動車分三類進行治理
南昌市將電動車嚴格區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車,這種車具備腳踏行駛功能,蓄電池只作為輔助能源,時速在20公里以下,整車重量不大于40公斤。第二類為超標電動車(電摩),外形酷似踏板摩托車,時速遠高于20公里,但未達到摩托車的速度。第三類為高速的電摩和燃油助力車。
11月14日8點10分左右,駐馬店市天中山大道和文明路交叉口一輛電動車突然起火,濃煙滾滾。
11月14日8點10分左右,駐馬店市天中山大道和文明路交叉口一輛電動車突然起火,濃煙滾滾。
電動車在充電時,要仔細檢查附近是否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以防電動車在起火時引燃附近的物品,造成更大的火災。電動車的充電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應控制在8小時之內,若是充電時間較長,熱量積蓄較多,導致電瓶發熱,極易引發火災。
電動車是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交通工具,消防部門對近年來發生的電動車火災進行梳理發現,有95%發生在充電過程中,而亡人火災幾乎全部發生在充電時段。結合電動車火災特點,市消防部門建議,使用完電動車后,應停放在安全地點,不要停放在樓梯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處,不得占用消防車通道。
昨天凌晨,鄭州市工人路與隴海路交叉口一電動車棚內發生一起火災,10輛電動車、7輛自行車和一輛垃圾車被燒毀。10月27日凌晨1時58分,中原區消防大隊友愛路消防中隊接到報警稱,工人路與隴海路交叉口一電動車棚內發生火災。
電動車規范管理,新鄭先行。該政策推行一個多月,已有6000輛電動車上牌,新鄭市電動自行車登記備案時間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今年年底前未辦理登記備案的電動車上路后將被扣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志強 實習生 牛靜芳 通訊員 石小雨 安陽湯陰縣城一男青年盜竊他人電動車后,為了順利推走自己的電動車,謊稱電動車被盜報假案,上演賊喊捉賊的鬧劇,不料被民警識破。
9月28日凌晨3點多,鄭州秦嶺路與航海路交叉口附近的茜城花園,小區29號樓前2單元旁的電動車突然著大火,火苗隨著大風瞬間竄起近3米高。
整治電動車上樓,“人攔”變鐵欄。電動車上樓充電,擠占電梯資源又存在安全隱患,近日,鄭州燕莊小區防止電動車上樓,試行樓洞口安裝柵欄。鐵柵欄只能允許行人通過,不影響嬰兒車和輪椅通過,而電動車卻無法通行。
這些被交警攔停的電動車駕駛人,有的是騎車在機動車道上行駛,有的是騎車闖了紅燈,還有的則是騎車違規載人。有市民質疑,交警部門應該把主要精力用于查處電動車闖紅燈、“黑摩的”非法載客以及瘋狂的渣土車上。
今天(9月13日)16:00左右,車友寧先生向河南交通廣播爆料:新鄭溱水路與倉城路向南30米 北向南,一輛黑色私家車撞擊電動車,電動車上一名女子和一歲多的孩子躺在地上,女子頭部流血,傷情不容樂觀,孩子頭部也受傷了,現場觸目驚心。
據知情人介紹,因為立法程序比較復雜,有很多程序要走,鄭州電動車管理辦法今年很可能無法出臺。同為省會城市,南昌的各類電動車達到了150多萬輛,許多管理難題與鄭州類似,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鄭州管理電動車的難處:
8月8日9時許,鄭州市公安局經開分局交管巡防大隊巡邏民警在經開第十五大街正常巡邏,巡邏至鴕鳥園北邊約1公里的位置時,民警看到一名中年女子吃力地推著一輛電動車在路邊緩慢行走。
8月1日凌晨,一名“五進宮”的慣偷在又一次下手偷盜電瓶后,被金水路派出所的巡邏民警逮個正著。經過突審,該男子名叫胡某克,22歲,原陽縣祝樓鄉人,經審訊,胡某克對偷盜電動車電瓶一事供認不諱。
8月1日凌晨,一名“五進宮”的慣偷在又一次下手偷盜電瓶后,被金水路派出所的巡邏民警逮個正著。經過突審,該男子名叫胡某克,22歲,原陽縣祝樓鄉人,經審訊,胡某克對偷盜電動車電瓶一事供認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