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航說,由于一心想著趕快到醫院,他一路連闖兩次紅燈,而且又在人民路東段周口市中心醫院門前的單行道逆行,終于在10分鐘內將孩子送進了急救科。
2018年5月16日凌晨5時06分,安陽站派出所民警殷波的對講機里突然傳來車站客運值班員的急促聲音:“有人跑到了鐵軌上!”
“那時雨很大,雨水順著村間小道,灌到群眾的屋里,沒來得及撤出的群眾還被困在屋里。”賈宗志回憶道。
董明珠介紹,這種小型凈水桶可保證災區或水質不穩定地區一家人的飲水安全。10年前,董明珠到汶川做志愿者,在綿陽市安縣桑棗鎮的愛心植苗服務站,給震后兒童做心理疏導和陪伴時認下了松松這個“女兒”。
黃偉說,到這個月的28日,商丘市水上義務救援隊就成立整整十年了。說起進學校宣傳的起因,黃偉說,他們發現溺水出事的大多都是青少年及兒童,特別是一些鄉鎮的留守兒童。他回憶,救援隊成立后的20多天,他們接到了第一次救援任務,地點在商丘古城南湖,溺水的是一名快要參加中招考試的學生。
為了兼顧學業和媽媽,大學期間,張嬌和母親租住在學校附近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屋子里。張嬌說:“孝親敬老是每個人應該做的,我不覺得累,也不覺得苦,跟媽媽在一起的日子,再苦也是甜。
提起給付家送5萬元救命錢一事兒,68歲的張寶連連擺手,說:“一個村的,幫一把,應該的,不值一提。”宋莊社區范西村民組的一位老人說,這種“小氣候”,惹得十里八村都羨慕,都說宋莊最有人情味兒,是“金不換”的居住寶地。
“能遇到冬梅大姐這樣的好人真是我的幸運,非常感謝她專門從鄭州跑回來為我獻血。”喬雙雙告訴記者,以后如果有人需要,她也會伸手相助,將這種奉獻精神傳遞下去。
停下貨車,顧新拿起車上的滅火器迅速向著火貨車沖了過去,但火勢兇猛,他也連用了好幾個滅火器,均未能把火撲滅。
李書飛知道附近最近的醫院就是第六人民醫院,他走鄭新路上南三環,一路“飛車”去京廣路上的六院,連闖了3個電子眼。
5月2號,李秀霞背著女兒,偷偷去了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進行化療。第一個療程結束后,李秀霞原本需要接著住院治療。
李芳老師,女,1969年5月出生,1989年畢業于原信陽師范學校后,被分配至董家河鎮謝畈小學任教,謝畈小學撤校后被分配至綠之風希望小學任教至今。李芳老師任教期間,愛護學生,團結同事,服從領導,勤懇工作,無私奉獻,教育教學成績突出,受到學生家長及同事一致好評。
“謝謝你兄弟,是你又給了明明(化名)一次生命……”鄭州第254位造干捐獻者郝會朝日前在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干細胞,為一位白血病男童送去生的希望。” 為讓男孩兒早日康復,自得知消息后,郝會朝就開始著手安排工作,并及時做好家人思想工作,只等這一天早日到來。
6月17日,鄭州西區一場火災的處置現場,中原區消防大隊的一位消防員將一個仍在熊熊燃燒的煤氣罐搶出火場,用生命“抱火”撲救引來一片贊嘆。
王欽峰將落水男子救上岸后,就趕緊將男子的口鼻淤泥清理掉,幫助其通順呼吸。王欽峰救人后也沒聲張,當地媒體根據他的報警電話找到了其本人,王欽峰救人一事才被大家所知。
“真是萬分感謝他們救了我父母,這幾天父親還在輸液,父親說等傷好了,我們全家去感謝恩人……”6月25日,被救老人項富勝夫婦的女兒項桂玲在電話中對記者說。6月21日上午10點36分,鄧州市文渠鎮許營村78歲老人項富勝和老伴張光芝騎著老年電動三輪車,從S335線快速通道鄧淅交界段辦完事往回趕。
泰國普吉島翻船事故牽動著很多人的心,在這次事故中,河南信陽的一對情侶張皓峰和孟影也經歷了游船傾覆的驚魂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