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太平洋島國湯加近期發生劇烈海底火山爆發,火山灰一度沖至20多千米的高空,導致湯加通信網絡受到嚴重干擾,出現全國的電力和通訊中斷。有人擔憂,如此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是否會影響到全球的氣候,導致全球降溫呢?專家分析認為,以目前湯加火山的爆發規模計算,如果后續不再發生更大規模噴發,暫時不會對全球氣溫造成影響。
北京時間1月15日,湯加海域發生火山爆發事件。據外國媒體報道,新西蘭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海底火山爆發引發的海嘯給努庫阿洛法北部海岸造成嚴重損失。新西蘭、日本、澳大利亞等多國也均發布了海嘯預警,我國也觀測到了氣壓的小幅波動。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季風系統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表示,火山爆發確實可能影響地球氣候,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甚至能影響氣候走向。而在這個過程中,影響氣候的并非是火山灰,因為大顆粒灰塵會很快沉降下來,但火山噴發出的二氧化硫氣體則會到達平流層,在一兩個月內會形成硫酸氣溶膠,并隨著平流層環流輸送到全球各處,阻擋太陽輻射,引起近地面溫度降低。進一步地,這個過程可能影響到高緯度地區的冰雪面積變化,或者通過影響植被狀況引起光合作用量變化,形成更強、更長期的影響。
以距今約7.5萬年前的印尼蘇門答臘島的托巴超級火山爆發為例,據估計托巴火山噴發出了2800立方千米的物質,導致了全球長達6至10年的火山冬天,全球平均溫度降低超過5度。有研究顯示,托巴火山爆發可能導致了北半球四分之三的植物死亡。
火山活動導致氣溫異常的最典型案例之一,是1815年4月的坦博拉火山爆發,其火山爆發指數達到7級,火山灰柱高達45公里,到達平流層高層。火山爆發指數每增加1級,噴發的體積就增大10倍。次年,歐美有記載的異常低溫天氣頻發,被稱為“無夏之年”,6月份的紐約郊區地面還是凍結狀態。寒冷導致了荒年,歐洲因饑荒造成超過20萬人死亡。
魏科認為,火山爆發對氣候的影響,與其爆發持續時間、造成的經濟和人員損失等問題并不直接關聯。要對全球平均氣溫造成可觀測和識別的影響,火山噴發進入平流層的二氧化硫至少需數百萬噸以上。而根據歐空局全球大氣污染監測衛星的估算,本次湯加火山爆發大概有40萬噸二氧化硫進入平流層。
魏科判斷,目前湯加火山的爆發指數約5級左右,且火山仍處于活躍狀態,還需進一步監測其活動情況。如果后續火山不再發生更大規模的爆發,則暫時不會影響到全球溫度,但后續是否會對熱帶海溫分布等問題產生影響,還需深入評估。(記者 劉蘇雅)
衛星動圖丨湯加火山噴發前后對比 噴發前2小時部分消失
三位教師在湯加失聯?高校回應:目前均平安
湯加火山噴發導致“無夏之年”?專家:火山動蕩或將持續,可能性有待論證
揪心!湯加兩個小島發出強烈求救信號,島上共有105人
外媒:湯加當地因火山噴發造成的首例死亡被確認,系50歲英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