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不少自媒體轉發一則視頻稱,從6月初到現在,上海部分銀行門口老是排著長長的隊伍,排隊人群中有不少老年人,但銀行“每天只發40個號”。上海辟謠平臺對視頻內容核查比對發現,相關視頻為今年6月上海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初期的情況。當時因防疫要求,部分銀行網點采取限制人數、增加消殺時間、縮短營業時間等措施從而導致排隊現象。記者獲悉,近期上海各銀行營業網點秩序均正常有序,并未出現視頻中所播放的排隊現象。
從視頻內容看,所謂“每天只發40個號”的說法是6月16日媒體報道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浦東某營業所采取的措施,限號給前來繳納水電煤費用、領取養老金的老人帶來了不便。實際上,上海在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初期,不少銀行因防疫要求面臨種種業務上的限制,但同時業務需求又在激增。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上海銀保監局于6月17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銀行網點金融服務 滿足市民集中辦理業務需求的通知》,包括上海銀行、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郵儲銀行上海分行、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已采取延長工作時間、針對老年客群設置專屬通道、增派更多工作人員、網點應開盡開等措施,緩解排隊現象。
視頻中還出現了上海銀行某支行門口的排隊情形,對此,上海銀行相關工作人員答復上海辟謠平臺稱,這是今年6月養老金發放高峰上海銀行某支行門口的排隊情況。上海銀行是上海最大的養老金發放銀行,因疫情積壓了兩個月的業務集中在6月份辦理,且不少老年客戶習慣在柜臺辦理現金業務,所以出現了排隊情況。當時,上海銀行總分支行派遣員工支援網點一線,為老年客戶搭建“綠色通道”,及時引導他們進行柜臺或機具分流,并安置愛心椅,發放小扇子、飲用水和防暑降溫用品,為老年客戶提供了相對舒適的等候環境。
靜安區上海銀行某網點門口
8月9日上午,記者分頭走訪靜安區和徐匯區多家銀行網點求證,上海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信銀行的部分網點均未出現排隊。在上海銀行宛平路附近某網點,記者看到門口準備了帳篷、若干座椅和消暑用品。現場工作人員表示,除早上9點剛開門營業時有3至4位左右顧客排隊,基本全天都能直接進入網點內等待。對于老年群體,有志愿者協助提供取號或使用自助機器完成相關業務。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衡山路某網點還會提醒老人,每月10日為不少企業的工資發放日,業務量相對較大,建議錯峰前來辦理業務。部分空間條件較好的網點不會讓客戶在外排隊,在登記場所碼、測量體溫后就能進入。
由此可見,網傳視頻畫面存在明顯“張冠李戴”行為。上海辟謠平臺注意到,該視頻通過模糊時間、地點進行二次加工,找準時機轉化成“當時當下”的情景,刻意回避事件的解決進展及實際情況,以此反復刺激大眾情緒。此外,還利用“標題黨”的做法嫁接與之無關的金融風險信息,制造恐慌焦慮情緒以博取流量。這正是部分自媒體追求“流量為王”的商業邏輯。而這些自媒體IP地址往往都位于外省市,建議有關部門通過有力的執法劃出清晰的紅線,對散布虛假信息、惡意炒作的行為形成有力震懾。
登封市少林街道:風車農場“轉”出幸福生活
鞏義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持續深化道路交通秩序整治
鄭州高新區楓楊辦事處開展非機動車停放秩序整治工作
遂平縣商務局舉辦“鉅惠遂平 樂享生活”消費券發放工作培訓會議
周口市公安局舉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暨中心城區交通秩序專項整治誓師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