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感覺今年的蚊子變少了,不像以前夏天那么“挨叮”,還說蚊子都被“熱死”了,這是真的嗎?實際上,有些地方今夏的蚊子比以往還要多!
北京:
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有害生物防制所對全市蚊蟲密度的監測,從監測結果來看,今年蚊蟲密度相比去年同期其實是明顯增加而非減少。
特別是今年六月初,北京經歷了多次降水,造成有利于蚊子繁殖的環境條件。
上海:
上海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科負責人、主任醫師劉洪霞表示,“根據上海的監測結果來看,今年三月到六月,蚊蟲密度和往年比是有所上升的,而且六月份和五月份相比,蚊蟲密度上升的幅度還是較大的。”
查閱2023全國蚊子預報地圖發現,西藏、廣東、貴州、湖南等地近期開始進入蚊蟲較多季節。
為什么感覺蚊子變少了?
其實是蚊子“變懶了”
近期部分市民感覺到今年蚊蟲少了原因其實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被蚊子叮咬的幾率降低了,但這并不意味著蚊蟲密度的下降。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在溫度比較高的時候,特別是超出蚊蟲適合活動的溫度條件時,就會出現“蚊蟲叮咬減少”的現象。
一般來說,蚊蟲活動和叮咬比較活躍的區域是20℃~35℃,超出這個溫度范疇,溫度過高或過低,蚊蟲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和限制,其活躍性會明顯下降,致使蚊蟲叮咬人群的頻率也會相應下降。[1]
劉洪霞醫生表示,大家覺得蚊子變少了,第一個原因可能是當地降水偏少,氣溫又比較高,導致易孳生蚊蟲的水體較少,由于蚊蟲孳生離不開水體,積水的變少導致蚊蟲數量減少,同時高溫也可能影響了蚊蟲的活動力。也就是說蚊子“變懶了”。其次,因為天氣太熱,人們外出活動時間少了,或者外出活動時間正好避開蚊蟲一天中的活動高峰,所以可能會有蚊蟲變少的感受。
如果高溫的天氣條件一解除,較高密度的蚊蟲仍會對人形成一定的叮咬騷擾的危害。大家仍需要做好防蚊工作。
這種蚊子要特別當心
發燒頭疼及時就醫
劉紅霞醫生特別提醒,暑期出境旅游的人增多,當前東南亞、南美洲等多個地區登革熱處于較高流行,外出做好防蚊措施,回國后密切關注身體變化。
防蚊蟲叮咬,記得做好這些事:
1.可以通過常洗澡、少用香水來減少蚊蟲叮咬。
2.戶外運動的時候,盡量穿一些淺色、寬松的長衣長袖衣服,夏天外出活動還要穿襪子防止蚊蟲叮咬。
3.白天在綠化地帶或者森林中活動時,可以在暴露皮膚上涂抹驅避劑防止蚊蟲叮咬。
4.如果被蚊蟲叮咬了,不要去抓撓,防止引起皮膚感染,可以涂抹止癢用品緩解。
5.如果前往蚊媒傳染病流行(登革熱、瘧疾、寨卡病毒病等)地區旅行,必須采取防蚊措施,比如穿長袖衣服、暴露部位涂抹驅蚊劑等。一旦身體不適,出現發熱、頭疼、關節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并告知接診醫生旅游史和蚊蟲叮咬史。
爸爸半夜饞酒找女兒當“酒搭子”,網友:她用高腳杯喝奶
受精卵從子宮出逃 在女子直腸安家 專家緊急出手
“鈔能力”!丈夫為鼓勵妻子產后恢復,走1步發100元
專家:一二線城市應盡快取消限購,房地產政策要更積極
好神奇!男子稱海上釣魚釣到“飛機”,海警:已經打撈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