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提出要全面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切實保障每個公民依法登記一個常住戶口,禁止設立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任何前置條件。
《意見》明確了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無戶口人員,未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的無戶口人員,未辦理收養手續的事實收養無戶口人員等八類無戶口人員依法登記戶口的具體政策。
雖然近年來全國公安機關致力于解決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截至目前,已為1000余萬無戶口人員辦理了戶口登記。但由于一些地方和部門還存在政策性障礙等因素,“黑戶”問題依然較為突出。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無疑是給無戶口人群帶來了希望。
【范圍】所有無戶口人員均能依法落戶
意見的一大亮點,是針對無戶口人員的不同情況分別提出落戶方案。這意味著,凡是無戶口人員,不管是什么時候、什么原因產生的,都要及時為他們依法辦理戶口登記。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黃雙全表示,意見出臺后,各地公安機關抓緊研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清理戶籍管理相關政策文件,與意見規定不一致的及時修改或廢止。
【回應】“超生兒”落戶后再“罰款”
“不交超生罰款就不讓落戶”幾乎成了各地不成文的規定。
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副司長周美林表示,國家衛計委將積極配合公安部門,做好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對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公民,也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時立案調查、收集證據,依法依規征收社會撫養費。
【焦點】有了戶口咋正常享福利
與其說人們重視戶口,不如說重視的是戶口簿上附著的教育、社保等種種社會福利。無戶口人員圓了“戶口夢”,各項保障措施能否跟上?
“無戶口人員辦理戶口登記后,可根據自身情況參加相應的社會保險并享受相應待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為新登記戶口人員參加社會保險提供服務和便利。”人社部農村社會保險司農保處處長汪圣軍說。
【欣慰】“黑娃”終于也能上學了
“上學難”一直是無戶口人員反映最強烈的難題之一。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副司長杜柯偉明確表示,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全面掌握轄區內居住的新登記戶口和暫無戶口的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情況,立即安排就近入學。必要時,可以先入學后辦理戶口登記手續。學校對于新登記戶口、暫無戶口學生與其他學生一視同仁,不得收取任何額外的費用。據新華社。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國家出臺文件明確禁止將政策外生育與落戶掛鉤,此后亦多次重申。但從各地的實際看,這一規定顯然未能得到很好落實,不然也不會出現多達千萬的“黑戶”,由此也可見,政策的善意能否抵達普通民眾,還需持續加力,使之真正回歸到法治的軌道上來。
這就要求,一方面,各地各部門應該對照中央文件精神,迅速清理以往不符合法律和政策的“土政策”,清除將計生與落戶、入托、入學等捆綁在一起的規定,立足于解決“黑戶”的存量,還他們平等的公民權利。同時,當此廢除準生證、戶口又與計生脫鉤之際,尤其要警惕地方有關部門以社會管理的名義,增設逐利性前置條件。
另一方面,各項舉措必須置于法律的框架下,公開透明運行,接受媒體與社會公眾的監督。具體的落戶事宜當然千頭萬緒,其中也可能會出現不同群體的利益沖突,比如對于那些已經繳納計生罰款或社會撫養費的群體,應該講清楚政策,以免產生社會撕裂感,更不能因為以往的不公平而設置新的不公平。
必須明白,一個存在上千萬“黑戶”的社會,注定會存在諸多隱患,不僅“黑戶”本身的公民權利被損害,也會因為社會管理的缺口而可能傷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平等權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權利,也是權利主體參與社會生活的前提和基本條件,不能以任何理由要挾或懸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