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映象網 映象新聞 | 映象首頁
2016年04月08日 第35期

為避恐慌?食藥監總局稱1.7萬罐假奶粉符合國標

4月6日,食藥監總局針對上海公安部門破獲的1.7萬罐假冒名牌奶粉案再發公告表示,國產奶粉品牌貝因美也卷入此次假冒奶粉案中。食藥監總局方面還表示,此前之所以公布假冒奶粉符合國家標準的信息,主要是提醒消費者不要恐慌。

與此相似的毒奶粉、假奶粉事件一直源源不斷,早已經讓幼兒家長談國產奶色變。不少家長對國產奶粉避之不及,寧可掏高價、費時間通過各種渠道購買進口奶粉,也不愿意再冒任何風險。那么,中國嬰兒何時才能吃上放心奶粉?

半月前剛剛引爆公眾視線的"疫苗風波"尚未平息,這兩天一則關于知名品牌乳粉被仿冒,且所涉及產品可能流入鄭州的消息,又令廣大"鄭州小寶"的爸媽心中一緊。
針對這則由上海市公安機關查處案件所爆出的"假奶粉"風波,大河報記者對上海市相關部門、鄭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傳被仿冒產品所屬雅培、貝因美公司及鄭州奶粉市場進行了采訪。多位受訪人士均表示,只要奶粉是從正規渠道購得,無需對此事過度擔心。

多位受訪人員表示:購買渠道是奶粉真偽的關鍵

大河報記者昨日下午登錄被"仿冒"奶粉涉事方——雅培奶粉官方網站時發現,雅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下簡稱雅培公司)已于4月4日在其官方網站"雅培媽媽"上針對此事發出聲明。聲明中,雅培公司表示,在發現市場上出現少量批次假冒雅培嘉興產親體嬰幼兒奶粉產品后,雅培立即向上海市公安機關反映情況,后經上海公安事后反饋,該案件在去年12月已經破獲,相關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現已進入法律程序,所涉及假冒雅培產品已經于去年年底被查處并全部收繳。

隨后,大河報記者與雅培相關負責人取得了聯系,雅培方向大河報記者介紹,該事起源于2015年下半年雅培多次接到消費者反映所購奶粉與之前所食用奶粉品狀不一樣。雅培方后確認有不法分子仿制雅培公司嘉興生產基地所產,塑料袋裝"親體"系列奶粉的情況存在。在采訪中,雅培方多位工作人員均表示,如果奶粉是從正規渠道購得,則無需對此事過度擔心。

昨日下午,在食藥監總局網站披露貝因美被涉嫌仿冒的消息后,大河報記者第一時間與貝因美方面取得了聯系。電話中,工作人員也表示只要是從大型超市及母嬰店等正規渠道購買的產品,消費者大可放心使用。而就在發稿前,記者登錄貝因美官方網站發現,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已在網站上發布官方聲明,稱公司接到食藥監部門通報,在上海公安機關破獲的案件中,發現了不法分子仿冒該公司1千克金裝愛+產品(生產工廠為杭州貝因美母嬰營養品有限公司)的情況出現,但該違法行為發生在2015年4月之前。目前貝因美方面也已對公司銷售渠道、終端進行了排查,但未發現相關疑似產品。

大河報記者昨日還對鄭州銷售有雅培、貝因美奶粉的多個商超進行了走訪,幾乎所有的售貨員都告訴記者,只要通過正規途徑購買奶粉,大可不必擔心質量問題。在一家位于鄭東新區通泰路附近的連鎖奶粉專營店中,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從業幾年,幾乎所有品牌都聽說被假冒過,從什么渠道購買才是關鍵。"在這家店內記者發現,幾乎所有待售奶粉的外包裝上均貼有該店的標簽,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之所以這么做,也正是為了產品能夠"溯源",證明奶粉為該店所售。

鄭州食藥監:已開始嚴密監測奶粉購銷臺賬

針對網傳涉事假冒奶粉流入鄭州一事,大河報記者也對鄭州食藥監局進行了采訪。該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鄭州市的相關領導及部門已從網絡信息中監控到了"假冒奶粉流入鄭州"的消息,并針對此消息開展了對嬰幼兒奶粉著重監察的行動。

該負責人表示,在清明節假期前該局已獲得部分相關消息,但由于上海食藥監方面并未對涉事奶粉的品牌、具體批號等信息進行通報,該局在等待具體信息的同時,也開始從銷售商購銷臺賬等方面入手對嬰幼兒配方奶粉展開有針對性的監測,尤其是嚴把銷售商的"進貨端",以保障鄭州市場所售嬰幼兒奶粉的安全。

為了弄清該案究竟涉及了多少奶粉品牌及批次,大河報記者連續兩日試圖與相關部門進行聯系,但承辦該案件的上海市公安局及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的工作人員均未對此問題做出答復。與此同時,大河報記者也與食藥監總局及上海食藥監方面取得聯系,但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均表示目前不便透露具體信息,建議記者及時關注相關部門的官方公告。

視頻信息 更多

官方質檢部門常不接受個人送檢 消費者要追究商家責任有困難


食品生產企業送檢不可信,消費者自己如果想申請相關質監部門的檢查也問題重重。根據2010年8月《檢察日報》記者李政對圣元奶粉牽涉嬰兒性早熟事件(女嬰性早熟是否由奶粉引起存疑)的報道顯示,當家長申請武漢當地質監部門對奶粉激素含量進行檢測時,得到的答復卻是"不接受個人申請"。這樣就導致消費者即使有疑惑也常常處于無法舉證的境地,更無法對商家的問題產品進行追究。

由于委托檢驗和個人送檢兩條路都很難走通,普通消費者幾乎無法在事前對類似于三聚氰胺這樣專業門檻較高的不良添加物產生警惕,即使是家里的嬰幼兒喝出了問題,也很難聯想到可能是奶粉的錯。在這種情況下,了解產品生產全流程、身份獨立的行業協會本可以向消費者傳遞信息。行業協會的信息提示一方面可以幫助消費者,減少不良產品的傷害。另一方面,行業協會對同行業內的害群之馬及時剔除,防止類似于三鹿案發后所有國內奶粉品牌都失去消費者信任的情況。

但在中國,1982年成立的中國奶業協會和1994年成立的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都由相關部委主管。三鹿事件發生之前,這些協會沒有發布任何有效的警示信息。事件之后協會也只是下發了一個《關于加強乳制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這樣的發文和各級政府的文件雷同,基本沒有有效信息。官辦協會也沒有獨立的第三方身份,作為政府部門下屬,很難擁有真正的公信力。

在三聚氰胺事件過去三年多以后,2012年,時任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曾說"中國乳業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目前國產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狀況是歷史最好時期,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但是,從這兩年仍然時有發生的乳制品安全事件來看,理事長似乎是被打了臉。監管效果不盡如人意,仍然有嬰兒受奶粉之害,這樣的打臉其實沒人想看到。

QS標志獲得極其容易 不足以證明食品安全

香港大學學者李靜還在其對中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的研究中提到,中國食品安全監管極其上下游部門在工作中所采取的行動都屬于一種暫時性、應對性的措施,并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督系統。例如作為上游部門的發改委為了調控2008年初快速上漲的物價,在當年1月15日發布了《關于對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實施辦法》,其中對牛奶等食品價格進行了最高價限定。這一舉措被認為導致了部分奶農在限價條件下無法獲利,最終選擇稀釋牛奶,并在其中摻入三聚氰胺以蒙混過乳制品企業的蛋白質檢測儀器。再例如在查處三鹿事件后各乳制品公司庫存的2000余噸問題奶時,處理的方式只有"全部封存"四個字,但事實上處理問題牛奶并不能采取這樣簡單的方式。執行全部封存的結果是2009年渭南康樂乳業有限公司又把部分被污染奶粉重新投入市場。一句聽起來鏗鏘有力的"全部封存"之后并沒有有效的處理策略,運動式執法一過去,問題就又重新出現。

無論是此次多達1.7萬罐的假冒奶粉還是2008年大量被污染的三聚氰胺毒奶能夠順利上市,中國不合理的檢驗檢測制度都難辭其咎,根據2005年發布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實施細則》第三十八條規定,目前對食品質量的把關主要依靠企業的出場檢驗和委托檢驗。出場檢驗由企業自己負責,對食品質量的保障無法發揮實際作用。至于現行的委托檢驗制度,中山大學劉亞平的研究中提到,目前實際檢驗中所謂合格報告并不是指抽查檢驗報告合格,而是指來樣檢驗合格。簡而言之,質監局委托檢驗報告的樣品是由企業自己選擇并提交,只表示企業有能力提供合格的樣品,不代表當前批次產品符合安全要求。只要一份樣品檢驗合格,企業就能獲得由質監部門頒發的QS標識。

消費者如何鑒別真假奶粉?

1 利用追溯碼

新京報記者走訪商超、母嬰店發現,目前許多奶粉品牌均在產品外包裝上印有追溯碼,一般為二維碼或者生產碼形式。消費者只需用手機掃描或按官網提示輸入追溯碼,就可鑒別產品真偽,但正是這一簡單的防偽工具卻常常被家長忽略。

進口奶粉品牌中,包括雀巢、雅培、達能旗下愛他美、諾優能等在內的品牌均在官網設置了類似"產品跟蹤"、"正品購買"、"全程追溯"這樣的二級頁面或三級頁面。國產奶粉中,如伊利、蒙牛、三元、輝山、完達山、飛鶴、貝因美等品牌也均在官網設置了"產品可追溯"等服務。

新京報記者用手機掃描"雅培"奶粉包裝上的二維碼后,可以看到產品名稱、批號、奶源地、進口質檢證書編號等7項內容。

如果商品未提供二維碼,則可以登錄相應品牌官網,按照頁面提示輸入追溯碼。雅培方面最新回應新京報稱,除官網查詢系統外,還可以通過官方微信追溯查詢奶粉信息。

2 查找官方渠道


許多奶粉品牌均會在官網上推出官方購買渠道鏈接或正規渠道信息查詢。如在貝因美官網首頁右下側,設置有"網絡零售商查詢"和"天貓購買"鏈接。

愛他美則在官網設置了"官方購買",點擊進去可看到全部愛他美官方授權的電子商城鏈接,包括天貓、京東、蘇寧易購、中糧我買等。針對淘寶網分銷店,愛他美也設置了查詢區,只要在"立即查詢"框內輸入淘寶店鋪完整名稱就可快速查詢授權真偽。

3 認準官方授權書


對于如何鑒別真假奶粉,貝因美官方客服稱,如果從官方指定的渠道以外購買貝因美產品,可以向商家主動索要授權書,如果沒有授權書則可認定為非正規渠道產品。此外,也可以向貝因美天貓、京東官方旗艦店客服咨詢其他網絡經銷商的真假。


不過業內專家提醒,許多進口奶粉品牌中國分公司只能對通過其進口或生產的產品授權進行鑒別,對于通過其他渠道進入中國并宣稱取得海外官方授權的產品,中國公司往往無法管控。而取得海外授權這一說法,既有可能直接來自生產廠家,也有可能來自經銷商,其真偽不好辨別。

 

針對此前媒體報道的"上海1.7萬罐假奶粉流入多地市場"一事,4月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官網做出回應稱,上海公安部門已經對查獲的假冒乳粉進行了產品檢驗,產品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安全風險。國務院食安辦已派員赴上海實地督查。

2015年9月,上海相關部門接到報案后調查發現,多名犯罪嫌疑人仿制多個品牌奶粉罐,并收購低檔、廉價或非嬰兒奶粉灌裝生產假冒著名品牌奶粉,進一步銷售到全國多個省市,造成較大影響。剛聽到這一消息,很多人慌了手腳。現在,有關方面宣布這批假奶粉"不存在安全風險",總算讓人松了一口氣。

現在,很多人對"不存在安全風險"表示費解。個人傾向于認為,既然有關方面信誓旦旦地拋出"無風險說",應該還是有把握有依據的。從新聞中看到,犯罪嫌疑人"仿制多個品牌奶粉罐,并收購低檔、廉價或非嬰兒奶粉灌裝生產假冒著名品牌奶粉"。通過這一細節,不禁想到了一些高檔白酒的做假方法:嫌疑人買來同一酒系的低檔白酒,用來冒充高檔白酒。這里,雖有品質之別,但還是在及格線上。這批假奶粉的無風險說,由來可能也是如此。

但是,即便假奶粉無風險,也不能一筆帶過。面對這一事件,輿論還有兩大困惑,其一是,既然是去年9月發現的案情,為什么到現在才公布?這不禁讓人想到了前段時間傳得轟轟烈烈的"問題疫苗"事件;其二是,嬰幼兒奶粉的生產、流通、上市有著一整套程序,為什么這批假奶粉可以堂而皇之流入多地市場?

首先是信息披露問題。當我們講嬰幼兒奶粉無小事時,不僅指向嬰幼兒奶粉不能出任何問題,還包括出現任何問題,哪怕一點很小的問題,都要第一時間對外公布。不要怕引起市場恐慌,最大的恐慌是不透明,是糊里糊涂挨宰。回頭來看,如果信息第一時間披露,那么消費者就會及時生出警惕之心,一些購買假奶粉的消費者,就會及時發現和更換奶粉。必須指出,即使無風險,也不代表就有高質量。而嬰幼兒的成長需要,是一定要保證營養的。信息的姍姍來遲,顯然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

其次則是渠道規范問題。這些年來,我們在嬰幼兒奶粉上,已經多次跌跟斗,跌了大大的跟斗。針對嬰幼兒奶粉的問題,方方面面也給予重視、拿出辦法。2013年6月2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商務部、工信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其中"實行嬰幼兒配方乳粉專柜專區銷售,試行藥店專柜銷售"的政策,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有著這么多的前車,有著這么多的重視,有著這么多的辦法,為什么還會層層失守,導致這批假奶粉流入市場?有關方面到底有沒有常態性的檢查?能不能遏制問題的發生?

人們希望所有產品都能健健康康、干干凈凈。如果這一希望不能滿足,起碼也要保證包括奶粉在內,所有嬰幼兒產品都能經受得住最嚴格的檢視。嬰幼兒奶粉這一路走來,太不容易了,再也經不起任何一點折騰。因此,即使假奶粉無風險也要一查到底。希望有關方面能夠回應公眾的關切,切實解決信息披露和渠道規范問題,不能讓嬰幼兒奶粉留下任何一點疑問,出現任何一點問題。
現在,食藥監總局表示嚴查假冒嬰幼兒乳粉案件。這是一個很好的態度,希望"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喬杉)
(來源:京華時報、新京報、大河報、網易評論)

網站簡介 |  招聘信息  |  會員注冊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大象融媒體集團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