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啃地方環保“硬骨頭”的中央環保督察組出動啦。7月14日,中央第一、第四、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進駐內蒙古、江西、廣西,此前12日,第八中央環保督察組已進駐寧夏。
早在7月6日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主持召開會議,就對2016年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進行了部署,督察組近期將分別進駐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云南、寧夏等8省區,開展為期一個月左右的環保督察。
據了解,被稱為“環保欽差”的中央環保督察組到地方后,會按照“督察準備—督察進駐—形成督察報告—督察反饋—移交移送問題及線索—整改落實”六個環節開展工作。
在18個省轄市中,從2015年PM2.5排名來看,安陽、新鄉、鄭州倒數后三位,今年上半年,新鄉、商丘、鄭州好天數不足72天,6月份安陽、鄭州、焦作居于“后三”,一季度因空氣質量差,商丘還被環保部約談。
鄭州:下半年好天數不低于134天
PM10平均濃度達到133微克/立方米以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達到78微克/立方米以下,優良天數不低于134天。PM10年均濃度爭取年底退出全國重點考核城市后5名。
今年年底前,完成160臺工業爐窯廢氣提標治理;全面完成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主要“高架源”排污許可證發放,完成所有地方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
今年10月底前,重點完成6370輛老舊車(含鞏義)和24088輛黃標車淘汰任務,完成39個散煤銷售點整治任務及非電行業101臺燃煤鍋爐提標治理等。
焦作:下半年好天數不低于115天
PM10平均濃度達到55微克/立方米以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達到60微克/立方米以下,優良天數不低于115天。年底前完成463家重點涉氣企業、179家涉氣“小散亂差”企業的綜合整治,54臺工業爐窯廢氣提標治理等。
2016年10月底前,重點完成2331輛老舊車和5401輛黃標車淘汰任務,完成357個散煤銷售點整治任務,取締建成區內所有劣質散煤銷售點;完成非電行業763臺燃煤鍋爐提標治理。
商丘:下半年好天數不低于134天
PM10平均濃度達到47微克/立方米以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達到52微克/立方米以下,優良天數不低于134天。年底前重點完成84家重點涉氣企業的綜合整治,完成所有地方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及全面完成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主要“高架源”排污許可證發放。
10月底前,完成17362輛老舊車(含永城)和8170輛黃標車淘汰任務,208個散煤銷售點整治任務,取締建成區內所有劣質散煤銷售點;完成非電行業39臺燃煤鍋爐提標治理等。
10個省直管縣“軍令狀”
10個省直管縣中,2015年滑縣、汝州、鞏義居于后三,今年上半年鞏義、蘭考、鹿邑好天數不足91天,6月份蘭考、長垣、鞏義又是“后三”。
鞏義:下半年好天數不低于117天
PM10平均濃度達到91微克/立方米以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達到64微克/立方米以下,優良天數不低于117天。今年年底前,完成245臺工業爐窯廢氣提標治理;全面完成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主要“高架源”排污許可證發放。
今年10月底前,完成264家重點涉氣企業和134家涉氣“小散亂差”企業的綜合整治,完成非電行業132臺燃煤鍋爐提標治理,完成3042輛黃標車淘汰任務。
蘭考:下半年好天數不低于145天
PM10平均濃度達到50微克/立方米以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達到45微克/立方米以下,優良天數不低于145天。今年10月底前,要完成對轄區內8家重點涉氣企業的綜合整治及22個散煤銷售點的整治任務,取締建成區內所有劣質散煤銷售點;完成非電行業30臺燃煤鍋爐提標治理。867輛黃標車淘汰任務。
一個空氣質量五、六月全省最差,一個今年全省唯一被環保部約談,近日焦作和商丘分別向省政府遞交了目標責任書。昨日,記者兵分兩路實地暗訪兩市落實情況。記者在兩市暗訪時發現,焦作市多數環保問題整改已到位,但仍存在部分問題。商丘市多條道路黃土覆蓋,部分工地依然“裸奔”。
【直擊】焦作:有工地臨時“抱佛腳”
昨日上午,記者跟隨暗訪組探訪了焦作多處工地。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大部分工地相關問題已整改到位,但仍有部分工地問題嚴重。
在焦作中原路大沙河橋上記者看到,沙河南北兩側長達數百米的河岸上,堆積著如山的黃土,一座座“土山”連綿起伏,每一座都有四五米高,且均沒有任何遮擋物覆蓋。“今天下雨,沒有塵土飛揚,要是平時一刮風,都得戴著口罩才能從邊上走。”附近的一名居民介紹。
駐焦作督察組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沙河是焦作市的水系景觀工程,但由于各種原因無人管理,找不到施工方。“我們在6月就已經通知了當地政府部門,要求對裸露的黃土堆進行遮蓋圍擋,但到現在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記者在焦作西部產業集聚區和祥安置小區項目工地看到,在工地門口,相關單位已經按要求安裝了車輛沖洗裝置,在醒目位置還拉著“全面改善大氣環境”的橫幅。但工地內部,一些未硬化的土地卻并沒有覆蓋防塵網,看到督查組來,一些工人正在臨時鋪設。而在工地深處,兩臺水泥攪拌機也并未拆除。據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兩臺機器主要用于攪拌砂漿,已經有段時間沒有使用。
【直擊】商丘:部分工地仍“裸奔”
另一路記者在商丘310國道和平原路交叉口看到,國道兩側有大量裸露黃土,大貨車飛馳而過塵土飛揚。附近工作的一位工人表示,“嚴重的時候,晚上下班騎電動車能糊一臉土。”而附近一位商戶也表示,一直沒見相關部門來治理。。
記者在該市凱旋路與北站路交叉口附近的一處拆遷工地看到,周邊的道路要么成了泥路,要么成了土路,一陣風刮過,到處是灰塵。記者還注意到,該工地并沒有在周圍設置圍擋,另外負責運送拆遷垃圾的渣土車也未密閉,車輛出入工地也并不清洗車輪。
【尷尬】督察組:沒督察證工地進不去
“由于沒有督察證,大部分工地根本不讓我們進,好多時候只能在工地外面找問題。”省環保廳第四環保督察組的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訴苦。
為了確保各地的環保措施落實到位,目前我省環保系統組成了100人的環保督察組,分派到地市進行監督。由于督察組人員大部分沒有環保系統編制,因此沒有督察證,從而也就給工作增加了難度。
昨天下午,大象融媒聚焦“同呼吸 共責任”隨手拍藍天公益活動正式啟動,現場匯集了全省各路大咖、知名主播、熱門網紅,他們一起向霧霾宣戰!同時,河南環保欄目也在猛犸新聞客戶端成功上線。
“優良空氣質量不能靠天靠風,治霾事在人為,用心必有效果。”為響應省委、省政府的號召,同呼吸、共責任,河南廣電旗下全媒體矩陣圍繞“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展了一系列的主題宣傳報道。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崔為兵表示,這一系列宣傳不僅對受眾進行了環保知識的普及與教育,更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同時也加大了環境保護的先進典型宣傳力度。
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主任焦萬益呼吁,每個人都要從點滴生活做起,愛護我們的藍天和白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