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因為空氣質量太差,環保部已經約談過鄭州,鄭州市長也表示,“不找客觀理由,必須整改。”
28日起,河南廣電集中優勢兵力,推出“廣電全媒體 聚焦‘鄭州藍’”系列報道,關注鄭州霧霾天氣。近日,廣電全媒體多路記者,將目光聚集在污染源身上,并進行曝光。本期為融新聞系列第三期。
從廣電全媒體聚焦鄭州藍后,鄭州的空氣質量,已經從全國倒數第二,變連續三天良好,這三天,鄭州的空氣質量指數一直在75以下。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鄭州被環保部約談后,市委書記、市長親自包青天,治理大氣污染,各單位也積極整改。 <<<詳細
并不是所有企業都積極整改,河南廣電全媒體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仍有一些企業頂風作案,繼續排放污染。
映象網記者乘坐直升機,航拍鄭州工地現場,從圖片上看,大多工地都蓋上了防塵網,但防塵網并沒有覆蓋所有的工地,甚至一些工地完全沒有覆蓋。 <<<詳細
在鄭州五龍口一處拆遷工地,河南衛視記者發現,這個工地沒有任何覆蓋,記者向下轄區的環保部門舉報,卻遭到互相推諉。
都市頻道記者兵分三路,直擊渣土車在夜晚上演的瘋狂:沿途拋撒、制造揚塵、闖紅燈、闖禁行等。并配發評論,對以往治理渣土車的“一陣風式”行為進行批評,希望采取有效措施,形成長效機制,徹底遏制渣土車制造污染。
據記者報道,這些渣土車,在白天會進行沖洗并覆蓋,過程符合規范,但一到夜晚,沖洗過程便成為擺設,一路下來,仍是塵土飄揚。
民生頻道則暗訪了河南汝州幾家農村的窯廠黑作坊,這些窯廠均排放大量污染。當記者問到,為什么可以排污沒有人查時,這些企業不約而同的稱,給當地環保部門交了“保護費”,“每半年一萬塊錢,一年交兩萬塊錢。”
河南衛視和經濟廣播,均將目光盯向了燒烤攤,這些燒烤攤不但產生大量的油煙,還產生噪音擾民。
據映象網報道,鄭州一家國企,將自己的辦公樓出租,院內的停車場白天正式運營,夜晚變身大排檔。 <<<詳細
鄭州治霾,還可以做哪些工作?來聽聽鄭州各行各業的市民對于“鄭州藍”的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