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黨中央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各地調研考察,足跡遍及全國主要農區,對中國特色糧食安全道路做出了深刻闡釋。各地也在中央精神指引下,努力抓好糧食生產,確保把飯碗真正端在我們自己手里。
近日,記者來到總書記2014年曾經考察過的河南尉氏縣,這里也是當地一個重要的小麥種植基地縣。我們來看看7年來這里發生了哪些變化?糧食生產的情況如何?
河南尉氏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高級農藝師 宋志平
4月下旬到5月上旬這個期間是管理病蟲害的關鍵時候,你這個病害你可不能放松
(河南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村民 沈永平 :這個肥料咱該補氮肥還是?)
氮肥,尿素都中。
4月,河南尉氏縣的麥子已經進入拔節期,農業技術人員們正在忙著指導村民預防病蟲害。7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專門來到這片麥田考察糧食生產情況,7年過去了,這里又發生了很多變化。
河南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村民 沈永平
這個麥田比總書記來的時候長勢更好,產量比以前更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確實提高了,這是總書記來給咱老百姓加了一把勁。
回憶起7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考察的情景,當地群眾還記憶猶新。
時任張市鎮副鎮長 吳新麥
總書記下車以后直接到田里來了,到田里來以后兩邊的人都往中間擠,總書記立馬說你們要照護腳下,不能踩農民的莊稼苗,當時我們聽了以后都很感動,總書記能關心(糧食)到這樣一個地步。
習近平總書記小心避開腳下的莊稼,問這塊地是怎樣種的。
時任張市鎮副鎮長 吳新麥
他問的很細,邊行多寬?(小麥和經濟作物)套種的距離是多遠?我說這個是1米到1.5米的距離,總書記能夠對農村的情況了解這么透,也是我想不到的。
習近平總書記又特意喊來當地村民了解情況。
尉氏縣邢莊鄉屈樓村村民 韓中乾
總書記向我招手呢,我扒著麥苗走過去了,總書記說你干哪一塊的?我說我是農機合作社的,他說你有多少機器?我說我16臺呢,他說你掙不少錢呢。總書記笑了。
習近平總書記詢問了許多糧食生產的細節,尤其關心農民種糧有沒有技術指導。
河南尉氏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 張朝英
他說咱這邊有技術人員沒有?我說我是咱縣農業局的技術人員,他說經常下去嗎?我說是的,經常培訓(農民),現場指導,他說那以后在技術推廣方面應當做出你自己更大的貢獻。
在這塊地頭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了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并對下一步如何發展糧食生產做出了更具體的指導,指出“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這些關鍵點要一個一個抓落實、抓到位。”7年來,正是沿著這一清晰又精準的思路,當地逐一扎實的落實指示,使糧食生產和群眾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河南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村民 陸愛東
你看現在咱澆地多方便,現在卡往這兒一貼,馬上就出水了。
陸愛東是一位種糧大戶,流轉了土地400多畝,種植優質小麥。地雖然多,但種起來卻毫不費力。
河南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村民 陸愛東
這一塊都是我的地,這一過去(自動澆灌)全都覆蓋了,全都能澆到。
(記者:這個水量你自己可以隨便控制?)
隨便控制,這個轉盤的速度慢了,它的下水量就要大一點,轉盤的速度快了,下水量小一點,比以前真是方便太多了。
以前種地,澆水是個大難題,費人力,效率也很低,所以村民都不敢大面積種糧。
河南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村民 陸愛東
以前開著農用拖拉機澆地,一天從起早貪黑甚至一家老小都上,一天澆個三五畝地,現在的配套設施好了,我一個人一天能澆三五十畝地
像澆地一樣,現在當地種糧的所有環節都已經實現自動化,澆水施肥只要按一下遙控器,打藥用無人機,播種、收割則由大型機械到地里統一完成,農民幾乎不需要體力勞動。
河南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村民 沈永平
現在種地真省勁,產量也提高了,腰包也能多裝一點錢。為啥這個種糧的積極性都提高了,就在這兒呢。
這些變化之所以發生,得益于當地大力推行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近年來,為提升耕地質量、挖掘土地增產潛力,我國在全國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而河南尉氏縣則走在了前列。
河南尉氏縣張市鎮黨委書記 婁士強
我們張市鎮現在已經全部實現了高標準糧田,我們的基礎設施能達到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連、渠相通、旱能澆、澇能排。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前,這里道路崎嶇、雜草叢生,大型設備無法進入作業,村民只能靠人力種糧。在國家政策推動下,近幾年,當地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修路、打井、搭橋、建大型水利設施,花大力氣改造基礎設施,全縣共建成高標準農田84萬畝,占耕地的63.64%,極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糧食生產大幅增產增效。
就在今年,當地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又有了新突破。在尉氏縣沈家村有了居全國領先水平的農田5G基站,通過數字化手段,打造了更高效智慧的農業基地。
河南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村民 陸愛東
真是沒見過,你像這種水肥一體機,可以用水溶肥,直接澆水的同時都把肥料灑到莊稼里面了,更好吸收。老百姓口中都說增加了很多黑科技。
“黑科技”在這里隨處可見。這是土壤監測站,每天對空氣水量、雨量,土壤溫度、濕度,以及風向、日照等做精準的分析,村民通過手機可以實時監看。
河南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村民 沈永平
手機上都有數據,咱一看都知道馬上都要澆水,提前給你預警了,不等它(莊稼)渴的時候就給它喝水。
不僅每一步耕作都能精準的掌控,連病蟲害也能預測會發生的概率。
尉氏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技術負責人 楊亞偉
這一臺是我們的物聯網蟲情信息采集設備,它能夠提前采集我們小麥區域有哪些幼蟲,已經實現了無線遠傳和自動分析(數據)了。
(記者:就是說知道這些幼蟲有可能多少天之后會發生一個什么樣的蟲害?)
對,我們可以提前打藥,然后提前預防。
4月初是蟲害多發季節,陸愛東收到了農業部門的短信提示,準備給麥地打藥。他聯系了附近的富民農機合作社,約了四架無人機。
河南尉氏縣富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沈文政
這都是專業的,你都不用操心,一定給你干好,你放心。
只用了半個下午,陸愛東幾百畝地的打藥就完成了,他對農機合作社的服務很滿意。
河南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村民 陸愛東
現在有農機合作社給咱提供這優越的條件,咱也不用人工了,這是省工省時的, 成本還能降低。像我打這一片藥,比用人工要省下來千把塊錢。
現在當地種糧的所有環節,都由農機合作社提供專業化服務,村民也都很樂意接受。
河南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村民 陸愛東
從耕、種、收都是由合作社機械服務,我不用再去愁資金去買這種農機設備了,這都降低我投入成本。
用先進大型機械統一耕作,更適合大規模糧食生產,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當地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推動這項工作。近年來,在政府幫助下,一批專業化農機合作社發展起來,富民農機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
河南尉氏縣富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沈文政
2014年不是總書記來俺村了,來俺村看農業這一塊,(我)感覺到國家層面對農業的重視,對我感觸很大的 就覺得農業這個行業還是大有可為的。
沈文政原本在外地做小生意,習近平總書記來考察時對糧食生產的關心和重視讓他很受鼓舞,決心回鄉發展,但起初他并沒有想好創業的方向。
河南尉氏縣富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沈文政
光知道農業這一方面能發展,能掙到錢,不知道往哪一塊發展,農機方面的主管單位給咱分析農業的發展方向,(說)農機是在農業現代化增產增收中一個中堅力量,避不掉的環節
河南尉氏縣張市鎮黨委書記 婁士強
我們政府和他商量,因為對農機這一塊,國家有補貼,還有(優惠)貸款。我們當時協調給金融部門,協調給他貸了一部分款
在政府幫助下,2015年3月,富民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成立之初,主要是在本村小規模作業。但隨著當地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完善,需要大量更先進的機械提供服務。但沈文政對擴大規模也有很多顧慮。
河南尉氏縣富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沈文政
因為咱剛上來不是太懂,像這種大農機作業量(大),這個車輛多了以后咱也是沒有經驗。
沈文政擔心缺少經驗,也擔心投入太大會賠錢。此時,恰逢全國實施農機深松整地作業項目,要求各地通過大型機械化整地,來加深耕層,增強土壤蓄水和抗旱防澇能力。于是政府人員鼓勵沈文政購置一批符合標準的大型機械來參與項目,既能獲得項目補貼,又有技術培訓,可以讓合作社更長遠的發展。
河南尉氏縣張市鎮黨委書記 婁士強
剛開始他沒有想著去這樣做,但是你叫他看到實惠,你比如因為國家有補貼的一部分錢,好,你深耕一畝地老百姓拿出來十幾塊錢,剩下這30多塊錢,國家補貼給你公司了。所以他當然,他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了。
通過國家農機補貼56萬元,地方扶持資金6萬多元,沈文政和股東又出資了一部分,共投資三百多萬,采購了8臺大馬力機械設備參與項目,合作社也由此獲得了70多萬的利潤。更重要的是,村民們看到這種專業化農機服務的高效、優質,逐漸認可了這種現代化生產方式。
河南尉氏縣富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沈文政
村里的群眾通過咱的作業,也給予很好的評價,對咱后續的犁地,播種,收割(服務)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咱的作業面積從最初的幾千畝到(現在)每年固定作業面積在5萬畝。從最初投一百多萬到現在的固定資產七百多萬元,經營收入都快達到800多萬元
河南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村民 陸愛東
現在這個地成寶貝疙瘩了,咱心里也有底了,也敢干了,好好種糧食,把糧食增產增收
河南尉氏縣富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沈文政
總書記說中國人的飯碗得裝中國人自己生產的糧食,我感覺我從事這個行業,也為國家的糧食安全做貢獻了,我也可高興。
尉氏縣邢莊鄉屈樓村村民 韓中乾
希望總書記再來看一看,我盡最大努力把我的合作社做得更好,我有這個信心,不負重托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正是沿著這一思路,尉氏縣的糧食生產發展得越來越好。一米一飯關系國家安危、人民幸福,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的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這次疫情如此嚴重,但我國社會始終保持穩定,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的穩定供給功不可沒?,F在正處在夏糧收獲前的關鍵階段,各地更要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加大力度貫徹黨中央實施的新糧食安全戰略,確保糧食生產工作穩定推進,使糧食之基更牢靠、發展之基更深厚、社會之基更穩定。
“守法出行我承諾?安全文明萬人行”主題宣傳活動在鄭州舉行
河南嵩山龍門連夜發表聲明 對騰訊體育直播解說人員不當言論表示憤慨
河南洛陽:西漢彩繪陶仕女俑“現身”黃河邊
河南高速交警八支隊助力司乘排除險情?
河南:加快建設黃河生態廊道 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