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位于黃河中下游,是中華文明和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也是我國早中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悠久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眾多名城比如開封、洛陽、鄭州,和大量的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少林寺,這都是觀眾特別熟悉的。
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出《【沿著高速看中國】連霍高速開封至鄭州段:河南第一條高速》
河南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中原通則天下通。而連霍高速在河南,有“中原第一路”的稱號,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連霍高速開封至鄭州段是河南的第一條高速公路。
1994年年底,81公里的連霍高速鄭州至開封段建成通車,河南高速公路實現了“零”的突破。 兩地的通行時間從兩個多小時縮短到不到一小時。
最早是鄭州、現在改叫柳林的收費站,見證了河南的發展一路進化。1994年以來,柳林收費站先后經歷了兩次改擴建。從最早的6車道擴建為12車道,后來又擴建為六進八出14個車道。今年,這里還將進行第三次改擴建。
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出《【河南洛陽 沿著高速看中國·連霍高速】花為“媒” 洛陽牡丹開出新幸福》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作為十三朝古都,洛陽的牡丹種植已經有1400多年歷史,從4月中旬開始,牡丹就陸續進入了盛花期。
從連霍高速洛陽站出幾公里,就到了洛陽國際牡丹園。此時的洛陽,花開滿城,可以看到國際牡丹園門口游客也是絡繹不絕。宋朝詩人歐陽修曾經說過,“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可見洛陽牡丹聲名已久。
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出《【沿著高速看中國·連霍高速】牡丹 芍藥 區別幾何?》
簡單來說,牡丹是木本植物,芍藥是草本植物。如果放在一起看就非常明顯了,牡丹是多年生落葉小灌木,植物桿莖比較高,分枝短而粗;而芍藥是多年宿根,到了冬天,芍藥地上的部分就全部枯萎了,第二年春天才又從地下長出新枝。分枝也比較柔弱纖細。您在市場上買到的鮮切花,大多都是芍藥。
沿著高速,看中國,長見識!
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出《【河南洛陽 沿著高速看中國·連霍高速】河洛文化 尋根中國》
沿著連霍高速走到河南洛陽偃師段,就是著名的河洛文化二里頭遺址。主要遺址涵蓋了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的夏朝。發現的大量陶器、青銅器、綠松石器等文物,也為歷史學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河洛文化是我國5000年中華文明的源泉與主脈。多方考據證明,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都跟河南有關系。經過夏商周三代融合,形成了華夏族,成為中華民族主體;數以千計的姓氏,絕大部分源頭也在中原。
可以說,中華文明的歷史有多遠,河南歷史就有多遠。
文明的發端地也是文明的輻射源。中原文明因包容而博采眾長,因開放而不斷創新,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發展張力。
秦漢以來,中原文明通過陸路和海路交通,向東西南北、周邊國家輻射。
【沿著黃河看河南?】洛陽叫響“新三篇” 用文化“點燃”發展新動能
全國政協委員王愛琴:共創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河南臺前姜莊村:從黃河岸邊“落河村”到“網紅打卡地”
河南省一季度重污染天氣明顯減少
河南洛陽:西漢彩繪陶仕女俑“現身”黃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