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26日09:2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福州9月25日電 題:福建隆教鄉:發展惠民才是“真擔當”
新華社記者 黃鵬飛
走在白塘灣沙灘上,清澈的海浪輕輕撫岸,三五成群的游客往來散步,不遠處的旅游酒店和公寓項目已經開建。許多村民未曾想到,自己住了一輩子的小漁村也能有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福建省漳州市隆教畬族鄉曾是閩南一處背山靠海的“小邊窮”。因山地貧瘠崎嶇“靠山不成山”,因缺少海港資源“靠海不成海”,交通偏僻的隆教鄉長期是縣里發展的“后進生”。
2016年5月,隆教鄉黨委書記陳玉生從外地調任隆教,擺在他面前的是多個拖延了五六年的重點工程項目,鄉里青年紛紛外出打工,外地干部人人不愿來此。他想:“百姓沒盼頭,干部沒信心,這種局面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要致富,先修路。隆教鄉發展破題關鍵在于打通對外新通道,可修建沿海大通道的項目卻遲遲難以完成。原來,沿線部分村民認為工程破壞了村里的“風水”,一度聚集上百人堵路阻攔施工,工程進度被迫一拖再拖。同樣,沿線引進的清潔能源、旅游度假村等投資項目也不同程度受“堵”。
“為什么惠鄉惠民的工程屢屢受到阻攔?老百姓堵路、堵海、堵門歸根到底還是堵心。”面對群眾的抱怨和反對,隆教鄉黨委、政府新班子主動作為,安排鄉、村各級干部輪番“入村走訪”“駐鄉夜訪”,一方面向群眾介紹講解全鄉發展規劃,另一方面收集群眾關心的痛點難點。
“打湯的勺子不怕燙。”陳玉生說,面對百姓的抱怨,干部們不能只想著做老好人,更應當明白“把工作做細才是公平,勇于碰硬才是公正,發展惠民才是擔當。”
干部們的投入很快推動了項目建設。負責施工的中交一公司集團有限公司項目部經理熊建興說,隆教鄉全鄉40多名鄉鎮干部,幾乎有一半到了工程沿線幫忙。為減少施工帶來的影響,項目組也主動放棄常規爆破作業,改用影響較小的切割和預裂爆破。
如今,前后綿延21公里的沿海大通道即將貫通,從縣城到鄉里的車程從原來的近2個小時縮短到了50分鐘,一條便捷的人流物流大通道將本地資源全盤帶活。
工程項目推動了隆教鄉的經濟發展,另一個擺在隆教鄉黨委政府面前的挑戰則是干部隊伍的“老弱散”。陳玉生介紹,隆教鄉共有干部編制名額55個,但實際干部只有41人,其中年齡超過50歲的有12人。干部每月到手工資加補貼僅有3000元左右,少數人提拔無望便慢慢懈怠“望天花板”。
53歲的王嘉成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一名辦事能手。他長期忙碌于征遷一線,卻因一起農村糾紛調解未果得罪涉事村民,每逢組織研究提拔時便遭惡意舉報。“到基層走訪,還沒開口先被百姓指指點點,自己也覺得沒了信心。”王嘉成回憶說。
為改變干部隊伍現狀,隆教鄉提出口號——“為擔當者撐腰,讓擔當者出彩。”去年,隆教鄉黨委聯合公安、民政、國土等多部門數次召開會議核查舉報事項,最終澄清了事實并說服舉報人,為王嘉成解決了后顧之憂。因工作成績優秀,王嘉成經由鄉里推薦參加漳州市2017年“三抓三比·十項競賽”評比且獲評個人三等功,成為同事爭相學習的榜樣。
漳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沈金水說,解決制約脫貧攻堅、重點項目建設的各種老大難問題的根本在“人”。只有選對人、用對人、包容人,才能更好地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
在黨建引領和組織關懷下,近兩年來隆教鄉不斷涌現出一批敢擔當、有作為的基層干部,多名優秀年輕干部在一線崗位獲得了提拔重用,“比、學、趕、超”的風氣在當地干部隊伍中逐漸形成。
“我來到這里十多年了,這兩年的變化最大。”白塘灣景區開發項目政府事務負責人陳國雄表示,得益于當地干部的努力,多個拖延的投資項目在近年得到了突破,僅白塘灣景區便已完成投資27.2億元,預計今年可為當地納稅超過5000萬元,解決當地百姓就業近千人。
“剛開始我們也反對拆遷,大家都不信這個小地方能發展起旅游業,現在看來還是黨委政府做得對。”在沿海大通道路旁,村民洪藝文在自家宅基地上蓋起了多層小洋樓,一邊經營農村淘寶網點,一邊開起了旅游民宿。“現在每個月民宿收入就有2萬多元,每到周末一房難求,這日子越過越滋潤了。”他說。
如今,產值近2億元的福能風電在當地正式投產,總投資71億元的中海油LNG項目主體工程順利開工,海洋大世界、溫泉酒店、北大培文學校等一批特色項目接連進駐隆教鄉。
“敢碰硬才能有作為,謀發展才能有擔當。”陳玉生說,發展項目能推進,群眾百姓能受益,鄉村社會能和諧,這才是干部們的“真擔當”。
加強生態文明立法、完善法治化營商環境、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后一米”……近年來,福建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長期性的制度保障,法治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筑牢綠色發展法治屏障,福建加強生態文明立法,近年來制定出臺《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福建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4項法規,實現生態文明“海陸空”全方位保護。
這是10月27日拍攝的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槐川村生態茶園(無人機照片)。10月27日,在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槐川村的慶蕓茶葉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長陳慶云(右三)和工人在分揀鐵觀音茶葉。
1999年出生的小伙林維源在村里跳高爬墻的視頻走紅。小林說自己身高1米67,但能跳上1米7的石頭臺階、爬上4米7高墻。小林表示大專的專業課少,所以每天都會練習下,會跳了就不需要一直練,不然會很傷身體。大象新聞·東方今報編輯:王磊
1999年出生的小伙林維源在村里跳高爬墻的視頻走紅。小林說自己身高1米67,但能跳上1米7的石頭臺階、爬上4米7高墻。小林表示大專的專業課少,所以每天都會練習下,會跳了就不需要一直練,不然會很傷身體。大象新聞·東方今報編輯:王磊
福建的好水不僅有寬廣仁愛的閩江,有波濤洶涌的大海,而且還有遍布全省的溫泉。溫泉就是八閩大地多情的乳汁,從古至今,默默流淌,恰似另一條帶有地球母親體溫的閩江,哺育著天下的福建人。
福建省連城縣塘前鄉水源村村民羅水通(右)與水源村駐村第一書記曹杭煒交談(10月27日攝)。經過多年實踐,如今羅水通養殖白鴨的技術日臻嫻熟,鴨苗存活率超過90%,成了遠近聞名的白鴨養殖能手。
他本是火箭筒班的戰士,卻主動請纓執行爆破任務;他一次戰斗炸毀地堡兵洞15個,殲敵200多人;他就是志愿軍“一級爆破英雄”、特等功臣——黃家富。翻開檔案資料,從《共產黨員模范事跡》《人民日報》《新華日報》《文匯報》《福建日報》《人民文學》以及連環畫等,都可以看到報道黃家富的英雄事跡。
受“新冠”疫情影響,文旅行業成為受沖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不少酒店經營形勢嚴峻。為加快文旅行業復蘇,提振旅游信心,促進消費內循環,頭牌(廈門)新媒體有限公司和福州福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創新推出“福建暢住卡”。
金秋十月,氣候宜人。第九屆“全國網絡媒體福建行”之“全福游·有全福”大型釆訪活動將于2020年10月26日在福州市連江縣拉開大幕。游福建,賞美景,享"福”氣。屆時,來自全國網絡媒體齊聚福建,用筆書寫福建經濟發展,用鏡頭記錄福建青山綠水。
12月18日,80多家網絡媒體記者匯聚中國·連江,參加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旅游發展委員會指導,東南網和福建省旅游協會主辦的第六屆全國重點網絡媒體福建行“清新福建·金湯之旅”啟動儀式暨福建溫泉旅游宣傳片拍攝開機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