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07日09:21 來源:中國經濟網
10月以來,各地繼續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松。在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的基調下,市場成交量繼續低位徘徊。11月6日,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0月受監測的40個主要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5.91%,其中,近六成城市環比下降;同比則上升3.32%。
具體來看,4個一線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33.44%,其中,廣州降幅較大,為57.93%;同比增長11.32%,其中,上海增幅顯著。18個二線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4.92%,同比微升0.37%。8個三線城市成交面積較上月上升21.6%,同比增加8.54%。
截至10月末,中指院監測的40個主要城市庫存總量環比上升4.6%。重點監測的城市中,深圳、杭州升幅較大,均超16%。受監測城市中,僅福州、南京和廣州庫存環比有所下降,福州降幅顯著,達8.29%。
同日,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也公布了《10月全國40城住宅成交報告》。該報告顯示,10月,4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減少6%,同比增長11%。1-10月,40城累計成交面積同比增長7%,小幅反彈不改整體下行趨勢。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沈昕分析表示,10月,40城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滑,而且一二三線城市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預計到年底這些城市住宅成交量將繼續萎縮。“一線城市成交已處于低位,下跌空間有限,有望企穩;東部二線和中部二線城市成交量將逐漸萎縮;其他二線及三四線城市則面臨較大的下跌風險”。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城市基層治理有必要將物業企業和業主組織納入社區治理體系,構建社區議事平臺,完善社區議事機制,讓共同治理更好地運轉起來。
數據顯示,一季度主要監測城市中,一線城市綜合、商服、住宅、工業地價環比、同比增速持續放緩。工業地價環比、同比增速仍快于商、住用途;二線城市住宅地價環比增速略有回升,綜合、商服、住宅地價同比增速持續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