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07日17:33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胡威)11月7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召開。會議在青海海南設主會場,在河南駐馬店設分會場。工程總投資達226億元,計劃2020年建成投運。
青海—河南工程起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止于河南省駐馬店市,途經青海、甘肅、陜西、河南等4省,線路全長1587公里,新建海南、駐馬店2座換流站,輸電電壓等級為±800千伏,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總投資約226億元,于2018年10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計劃2020年建成投運。青海—河南工程完全靠清潔能源自身互補能力獨立供電,將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第一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特高壓通道。以青海-河南±800千伏直流工程為龍頭的系列特高壓工程未來將對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積極影響。
促進河南能源保障和轉型發展
河南目前為能源凈調入省份,2017年能源對外依存度近60%,預計2020年將達到65%,并且河南能源結構偏煤,煤炭消費、煤電機組占比分別高于全國水平13個、20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4倍。發展特高壓、擴大外引電力規模,已成為統籌解決河南能源保障與環保治理難題的關鍵手段和迫切需求。引入西北清潔能源,在保障全省特別是豫南地區電力安全供應的基礎上,將為實現河南2020年煤炭消費占比下降到70%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7%以上的轉型目標提供堅強支撐。
促進河南電力保障和網架跨越升級
據了解,今年度夏期間,河南省電力供需已呈現“緊平衡”態勢,明后兩年度夏形勢將進一步趨緊,預計2020年全省電力缺口將超過500萬千瓦,若考慮落后煤電加速關停,缺口還將進一步擴大,加快推進青豫直流及“三交”工程、確保2020年建成投產已刻不容緩。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河南省在建設青海至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同時,還將建設1000千伏駐馬店特高壓交流變電站、1000千伏南陽至駐馬店雙回特高壓交流工程、1000千伏駐馬店至武漢特高壓交流工程、1000千伏南陽至荊門至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這些特高壓工程將與在運的1000千伏長南特高壓交流工程,形成覆蓋南陽、駐馬店、武漢、荊門、南昌、長沙的“日”字形的華中特高壓交流環網,解決華中電網省間聯絡薄弱難題,滿足省間水火互濟、相互支援的迫切需求,以及華中電網日益增長的省間電力交換需求,根本扭轉河南“強直弱交”局面,推動河南主網架由500千伏向特高壓戰略升級,外電入豫能力將由1300萬千瓦提升到2000萬千瓦以上。為保障特高壓工程切實發揮作用,河南將配套完善以駐馬店交直流站為支撐的貫通周口、駐馬店、信陽等電網末端的500千伏雙回通道,保障河南省“十三五”500千伏“鼎”字型目標網架全部實現。以特高壓電網發展為龍頭,河南電網安全穩定水平、供電能力將步入新的階段。
據悉,到2020年有關工程投運后,河南省將擁有“兩交兩直”落點,形成“h”形特高壓交流網架。目前,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南還在超前謀劃第三回特高壓入豫直流通道,持續推動河南省特高壓戰略升級,力爭“十四五”末形成“三交三直”落點和省內“H”形特高壓交流網架,屆時河南省外電入豫能力突破3000萬千瓦,供電保障能力和環保支撐能力將進一步提到提升。
記者從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了解到,10月22日至27日,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內開展入冬野生水鳥巡護監測工作,共監測到水鳥32種16.2萬余只,較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6%。
卡陽村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攔隆口鎮偏西的一個山坳里,距離西寧市區49公里,是離市區最近的原始林區和高山牧場。村民蔡梅英看到景區來往不絕的游客,將自家的果園地改造成農家樂,出租給鄰村村民經營,一年租金收入3.6萬元,曾經的果園子變成了搖錢樹。
朋友圈里的熱鬧勁兒還沒散去,我們在朋友圈里看“風景”,而外媒也紛紛把目光投向中國,觀察著中國復蘇的景象。譚主注意到,今年外媒對于中國的國慶假期異常關注,僅BBC就在8天內報道了5次,不僅報道集中,而且范圍很廣。
貴州省丹寨縣萬達小鎮景區,苗族女孩在苗族十二道攔門酒表演中即興起舞。萬花谷景區負責人萬偉告訴記者,10月1日以來,游客數量不斷增長,但由于景區實行“限量、預約、錯峰”等措施,客流并沒有超出標準。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瑪查理鎮噶丹村,生態管護員才讓卓瑪在村子周邊的草原上撿垃圾(8月19日攝)。在地廣人稀的三江源地區,生態管護員“點成線、網成面”,在生態管護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日,“民族團結黨旗紅”網絡主題活動來到青海玉樹。玉樹基層干部學院負責人李玉蘭校長認為,報答黨的恩情,通過這種基層干部培訓,讓學員們能力提升以后,回去在村上、在社區基層給老百姓服務好,這是最終目的。
依靠脫貧攻堅政策,3年前,仁青加和村里其他100戶牧民一起搬到這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東格爾社區是青海南部地區最大的移民安置點,這里海拔3650米,居住著來自4個鄉鎮、15個行政村的牧民群眾2618人。
近日,“民族團結黨旗紅”網絡主題活動來到青海玉樹。該學院負責人李玉蘭介紹,災后重建點點滴滴讓玉樹當地老百姓懷著一種感恩的心,近幾年精準扶貧,讓當地人民收入不斷提升,幸福感越來越強。
9月15日,在“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啟動儀式現場,青海省委網信辦主任趙學章在接受映象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活動意義非凡,九省區聯動,對共同做好母親河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一定會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
這是8月29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鄉白扎林場拍攝到的中華鬣羚。中華鬣羚現身青海玉樹 這是8月29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鄉白扎林場拍攝到的中華鬣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