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5日09:14 來源:央視新聞
近來,“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持續吸引著廣大群眾前往參觀。自11月14日起面向公眾開放以來,吸引了社會各界前來參觀。截至23日,累計參觀人數387796人次,講解3426批次。
11月13日,習近平在參觀“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時強調,改革開放4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中華大地發生了感天動地的偉大變革。
18日,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說,中國的今天,是中國人民干出來的!對于這40年的改革開放歷程,習近平用下面這些詞來形容中國人民的努力:
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用一張圖了解改革開放40年間中國的變化,感受那些令人振奮的數字↓↓
近日,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召開“70年與40年:《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叢書》出版座談會”。讀懂新中國發展史,讀懂改革開放史,也就讀懂了中國經濟奇跡和大國崛起的邏輯。
依法履行監督職責,積極開展監督工作,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各級人大和各級人大常委會的一項基本職權。改革開放40年來,人大監督工作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正是無數個燕莊的蝶變騰飛,才造就了今日鄭州的繁華,點亮了今日河南的出彩。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鄭州供水營業處黨委以此為契機,在全體黨員中開展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黨日教育活動。
改革開放40年來,焦作鐵路交通樞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科技創新人才隊伍也不斷壯大,2017年,全國研發人員總量超過600萬,研發人員總量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一,而在1991年的時候還不足百萬。
記憶回到2013年7月18日,首趟中歐班列(鄭州至漢堡)從鄭州圃田站出發,司機就是安春磊。“那天下著毛毛雨,我們10點49分發車,歷時50分鐘,到達20公里外的鄭州北編組場,換機車后由洛陽機務段的司機接力。”安春磊對當天的情景記憶猶新。從第1班到第100班、第200班,再到連自己也數不清開了多少班,中歐班列(鄭州至漢堡)運行的背后留下了安春磊年輕的身影。
深處內陸腹地的成都,十八大以來,銳意改革,創造對標國際標準的營商環境。“魅力蓉城”從不靠海、不沿邊的內陸城市,奮力躍升為開放前沿。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從改革開放前工業產品生產能力十分有限,躍升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
?每一張都值得珍藏!160秒手繪改革開放40年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