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21日07: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連續16年在中央“上頭條”,什么事這么重要?
中國農業農村部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對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做了解讀。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4年以來,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6年對焦“三農”問題。一號文件為何持續聚焦“三農”工作?與往年相比,今年的一號文件又有何不同?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制圖
為何持續鎖定“三農”?
“中央一號”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發的第一份文件,即每年的“中發1號文”。
中共中央曾在1982年至1986年連續五年發布關于“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的一號文件,對農村改革發展做出部署。后來自2004年起至今,中央一號文件再度每年聚焦“三農”。
20日,韓長賦在國務院新聞辦回應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提問時表示,這一方面體現了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重視和對億萬農民的關懷;另一方面,今明兩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而小康社會的短板和難點就是“三農”工作。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三農”領域有很多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必須破解的重大課題。
尤其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三農”工作更應起到中國經濟的“壓艙石”作用,為有效應對各種風險贏得主動,要夯實農業基礎,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這首先需要穩定糧食產量。糧食事關國家安全,農業是支撐中國經濟的基礎產業,要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5億畝,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其次是調結構。農業是基礎產業,優化農業結構能夠帶動第二、三產業的優化調整。三是要繼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為其他改革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有何不同?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聚力精準施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夯實農業基礎,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等八個方面作了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不只提到2019年,還對2020年的部分工作作了部署。此外,中央一號文件在脫貧攻堅、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優化農業結構等方面的諸多提法也值得關注。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將決戰決勝農村脫貧攻堅擺在了首位,并要求嚴查扶貧領域的腐敗問題,加強脫貧監測,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嚴厲查處虛報冒領、貪占挪用和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等問題。同時提到,要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及早謀劃脫貧攻堅目標任務2020年完成后的戰略思路。
文件還指出,要實施嬰幼兒配方奶粉提升行動。這一說法引起民眾強烈關注。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一直在市場處于弱勢,此次能在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被提出,未來前景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在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方面,一號文件提到“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多途徑擴大種植面積。”有外媒關心,這一提法是否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是否影響中國進口美國大豆?
韓長賦20日在國新辦應詢表示,中國是大豆重要原產地,將會根據自身自然優勢,合理擴大大豆種植面積。但中國大豆靠進口的格局不會改變,未來將會對更多國家開放進口,擴大進口來源,美國也將是中國大豆的重要進口國。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從八個方面對“三農”做了工作部署,據國是直通車記者統計,著墨最多的當屬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農村改革,尤其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備受關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一錘定音:要繼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不搞私有化,堅持農地農用、防止非農化,堅持保障農民土地權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為農民進城落戶條件。
一號文件提出,要健全農村土地流轉規范管理制度,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擔保融資。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首提承包土地經營權擔保融資,意義重大。
一號文件還強調,要在修改相關法律的基礎上,完善配套制度,全面推開農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加快推進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力爭2020年基本完成。
這意味著,非農建設用地將不再“必須國有”,掃清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直接入市的法律障礙,政府將不再是唯一的非農建設用地供應者。
此外,一號文件還強調,要加強農村建房許可管理。明確把加強規劃管理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作,實現規劃管理全覆蓋。以縣為單位抓緊編制或修編村莊布局規劃。按照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
帶來哪些利好?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三農”工作的部署力度較往年更強,也釋放了更多利好。
首先農業補貼不會少。按照文件精神,國家會統籌兼顧市場化改革取向和保護農民利益的關系,按照增加總量、優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
其次,緊缺和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大豆種植、油菜生產、木本油料等農作物種植將迎來利好。這是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到國家要積極發展、大力支持的產業。
此外,一號文件還提出推進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和全程機械化。推動生物種業、重型農機、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支持薄弱環節適用農機研發,促進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因此,也惠及農業機械研發制造等領域。
一號文件還要求,糧食整體播種面積不減少,農資剛需增加成為必然,自然種業市場業機會巨大。對此,金融市場反應最快,在諸多利好推動下,今天哈高科、科迪乳業、西部牧業等泛農業股開盤集體大漲。
點擊進入專題: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
責任編輯:余鵬飛
沖鋒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沖鋒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將第一書記制度向鄉村振興任務重的村拓展,促使第一書記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實現銜接。
俄羅斯《俄羅斯報》在刊發的《一個戰勝貧困的國家》一文中分析說,中國扶貧成就得益于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改革開放政策。2020年,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難度。
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龍腰”在河南,而封丘是河南沿黃戰略的“龍頭”,封丘在河南沿黃戰略落地中,處于非常關鍵的節點位置。當下,河南正在通過農業高質量發展、文旅高質量發展、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等方式,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構建綠色產業生態。
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筆者建議新野著重用好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平臺,和搞好數字鄉村建設。新野想要做好農業高質量發展,想要做好鄉村振興,必須把數字鄉村建設提上日程,必須盡早搶占發展先機。
10月27日,老楊應邀在溫縣縣情推介會上,為溫縣領導干部和赴溫投資的近百名江蘇企業家,做了場專題講座。下一階段,溫縣招商引資最直接的一個抓手,就是打造飛地招商的升級版,推動高質量飛地招商的溫縣樣本。
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保持持續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持續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三農’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還要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提升農產品產地商品化處理水平。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于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全文如下。
伴隨新一輪農村改革的深化,縣一級農村產權交易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要加快構建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納入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流轉,早日將農村集體資產進場交易上升為法律規定。
伴隨新一輪農村改革的深化,縣一級農村產權交易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要加快構建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納入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流轉,早日將農村集體資產進場交易上升為法律規定。
在11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秋糧占全年糧食比重的四分之三,是全年糧食收購的重中之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針對秋糧收購工作提前謀劃、準備充分,強化秋糧收購重點舉措,千方百計擴大收儲能力,確保“有倉收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