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5日10:4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烏魯木齊3月4日電 題:新疆多項就業“紅利”助力脫貧攻堅
新華社記者阿依努爾、郝玉
一開春,46歲的柯爾克孜族牧民買買提吐地·西力普攜妻從西北邊陲的喀什搭乘火車,趕往5000多公里外的廣東東莞一家制鞋廠務工。
買買提吐地家住新疆阿克陶縣恰爾隆鄉。這里是南疆帕米爾高原最貧窮的鄉鎮之一,自然環境惡劣、交通不便,以放牧為主,經濟來源單一。
2016年起,借助勞務輸出政策,恰爾隆鄉3700多名富余勞動力赴內地打工。務工前,他們不僅可免費接受普通話培訓和技能培訓,還有政府幫忙對接工作、保障出行和后勤,每月務工收入平均達3500元左右,不少家庭因此擺脫貧困、實現增收。
新疆一盤棋,南疆是“棋眼”。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就業技能欠缺等情況,脫貧就業的“攔路虎”不少。
近年來,新疆不斷完善就業機制,通過集中實施就業扶貧、技能培訓等,促進城鄉富余勞動力和貧困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在擴大政策覆蓋面上,新疆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和訂單、定崗、定向培訓,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實現南疆四地州22個深度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有組織轉移就業基礎勞動素質培訓全覆蓋,確保貧困家庭每戶至少有一名勞動力學習掌握一門就業技能,以適應市場需求。
經過培訓,阿克蘇地區22歲的維吾爾族姑娘麥爾耶姆順利在當地一家紡織企業找到工作,成為品質檢測員。她所在的紡織企業是當地吸納就業規模型企業,28%的員工來自農村貧困家庭。
阿克蘇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努爾冬·依不拉音介紹,今年初,阿克蘇地區已分批組織累計逾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進行國家勞動技能培訓,其中1300人已結業上崗。
而有組織有建制促進農村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成為新疆以就業促脫貧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
為確保南疆貧困勞動力有事干、有錢賺,實現脫貧增收,2018年起,新疆實施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就業扶貧三年規劃(2018—2020年),將喀什、和田地區城鄉富余勞動力有組織轉移就業方案和規劃拓展到南疆四地州,聚焦22個深度貧困縣(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創業愿望的勞動者,持續推廣衛星廣場、民生坊、扶貧車間等就業模式,實現疆內跨地區轉移就業、有序擴大轉移內地就業規模、轉移兵團就業。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區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280.5萬人次,同比增加5.5萬人次,增長2%,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3.9%;南疆四地州22個深度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有組織穩定轉移就業7.5萬人,穩定就業率達92%,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越來越多就業“紅利”助力新疆脫貧攻堅。在推進轉移就業同時,新疆還通過開辦村辦工廠、衛星工廠、民生坊等方式,讓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以產業促就業的形式“遍地開花”,貧困勞動力因此受益。在旅游景區,越來越多農牧民被安置從事旅游商品加工銷售、辦農家樂及種養殖,紛紛吃上“旅游飯”,告別了貧困。
去年,自治區出臺旅游產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規劃(2018—2020年),明確旅游產業三年帶動10萬人就業目標。針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和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新疆還將通過加強就業幫扶、提供就地就近就業崗位等,幫助推動旅游業就業和長期穩定就業。
按照自治區規劃,今年,新疆將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270萬人次,其中轉移內地援疆省市企業就業2.5萬人以上;南疆四地州22個深度貧困縣通過“六個一批”渠道有組織轉移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4萬人;旅游產業帶動就業4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6000人。
11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黃文政:目前,我國老齡化較為嚴重,尤其是隨著老齡化的發展,未來退休年齡會越來越大,這是一個無法避免,而且會持續的過程。
健康碼一掃,順利通行;掃碼支付,瞬間結賬;看病購票,手機預約……數字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數字紅利”,也在客觀上成為很多老年人邁不過去的“數字鴻溝”。各地應盡快搭建和實施跨部門、跨行業的解決老齡問題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體系,統籌各方資源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老齡問題的整體性治理。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要求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事項,加快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并融入智慧社會。
11月1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紫蓬鎮普查員、普查指導員在居民家中進行登記。普查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數以百萬計的一線普查員,北京市海淀區北太平莊街道紅聯村社區的路旭就是其中之一。國內外更關注此次普查數據對中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影響。
中金公司表示,RCEP將促進區域內貿易,對中國GDP有所提升,紡織服裝、輕工最為受益。據該機構測算,RCEP協定下,受益較大的行業包括紡織服裝、輕工、建材、農產品、采掘業、電子商務等;相對而言,受沖擊較大的行業包括汽車及零部件、石油化工等。
在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肆虐歐洲的背景下,今年“雙十一”,中歐班列挑起中歐陸路運輸“大梁”,助力中歐商家與消費者共享“雙十一”促銷紅利,預計超過400萬件“雙十一”包裹通過中歐班列送達歐洲。
2012年,東盟10國發起RCEP談判,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6個對話伙伴國參加,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一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據介紹,根據RCEP規定,協定生效需15個成員中至少9個成員批準,其中要至少包括6個東盟成員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中至少3個國家。
“十三五”時期,一項項減稅降費政策接連出臺,不僅減輕了千千萬萬企業的負擔,更增強了企業獲得感,增添了經濟發展的底氣和信心。圖為霍爾果斯馕文化產業園生產車間,減稅降費給當地餐飲企業帶來實惠。
焦作市中站區十二會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連紅利:這條路是今年帶領全村老百姓,拿著鐮刀鋤頭,一點一點修出來的。焦作市中站區十二會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連紅利:俺這四個人,干啥的都有,之前我是跑大車的,回來的時候39歲。
(記者杜海濤)海關統計數據顯示,7月1日至10月31日,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4個月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銷售金額120.1億元,同比增長214.1%;購物人次178.3萬人次,增長58.8%;購物件數1286.9萬件,增長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