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17日09:58 來源:大河網
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河南館現場⑨6本報記者史長來攝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5月16日上午,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河南館以“鼎”造型為整體框架,取意“鼎立中原”,吸引了眾人目光,一同閃亮登場的還有8個世界知名文化旅游項目——兩遺(殷墟、龍門石窟)、兩拳(少林拳、太極拳)、兩瓷(鈞瓷、汝瓷)、兩琴(竹溝提琴、蘭考古琴),充分展示中原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成果。
步入河南館展廳,映入眼簾的是大型沉浸式展示屏,其裸眼3D效果讓來賓迅速體驗到強烈的震撼感、現場感和代入感,領略中原文化風貌與河南文化產業迸發的勃勃生機;現場整體布置以講故事的手法,從軒轅黃帝、甲骨文化、姓氏由來等華夏文明講起,陸續呈現8個世界知名文化旅游項目,講述“老家河南”的精彩故事。
今年,河南館圍繞我省建設全國重要的文化高地、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以“老家河南文化之旅”為主題,聚焦文旅融合創新發展,以“文化+科技+創意”為呈現和體驗方式,通過全息技術、光影技術和VR/AR等高新技術手段,全面展示我省文旅項目的獨特魅力。
本屆文博會我省共有136家單位參展,2200余件文化產品亮相。據悉,自2004年首屆深圳文博會成功舉辦以來,河南連續15載組團參展參會,系統地展示河南文化產業發展成果,吸引世界目光聚焦中原,成為文化企業、產業項目和文化產品“走出去”的重要窗口。
戴上VR眼鏡,體驗紅軍長征的艱辛歷程;申領一張身份卡,享受鼓浪嶼VIP的品質生活;該品牌成立于2013年,目前在全國有十余家分店,研發主題50余個,累計接待玩家超100萬人次,其中不乏陳少卿所說的“密室遠征團”。
(記者 闞力)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云上博覽會)16日在北京啟幕。展館上述板塊內,通過“云端”重點展示二里頭遺址、雙槐樹遺址等發掘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擇中建都的理念。
由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電影局)、文化和旅游部、商務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貿促會、廣東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聯合主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輪值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于11月20日落下帷幕。
11月16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云上博覽會)在北京舉辦開幕式,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江凌及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省廣電局主要負責同志和各省管國有文化企業主要負責人出席了河南分會場活動,并對正式開館的云上文博會河南館進行了巡館。作為疫情常態化下以全新方式參與的一屆重要文化盛宴,共有124家河南文化企業、新聞出版、優秀文化產業園區參與了文化產業綜合交易展示。
實際上,開展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是深圳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內容之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5萬家……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創造新的發展奇跡,創新永遠是第一動力。
2020海絲之路(中國·寧波)文化和旅游博覽會于9月25日-27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吸引了“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展。(殷曉圣 攝) “展區展示了中國著名俄羅斯文學翻譯家草嬰翻譯《戰爭與和平》手稿,以及《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中國讀者耳熟能詳的俄羅斯文學作品的多個中俄文版本。
9月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七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相關情況并答記者問。4.藝術精品交易區:重點展示交易文化特色藝術精品,包括書畫、水彩、版畫和雕塑等,規劃有中部六省精品聯展、大芬村油畫、工藝美術大師作品交易區等。
2020年9月5日,第18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在國家會議中心前廣場啟幕。在2020服貿會文化服務展區經濟日報展臺,工作人員向觀眾介紹如何利用觸摸屏觀看全景新聞。9月5日,“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在北京實體書店公眾號、北京廣播電視臺客戶端聽聽FM、喜馬拉雅、有書等平臺同期上線。
9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致辭。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是一座與世界互惠共享服貿紅利的“彩虹橋”。習近平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致辭
王炳南告訴記者,今年服貿會的主題是“全球服務,互惠共享”,它不僅僅是服貿會的主題,也是我國發展服務貿易一貫秉持的原則。楊晉柏表示,2020年,國務院批準成立了由胡春華副總理擔任主任委員的服貿會組委會,向國際社會傳遞了我國堅持經濟全球化、推動高質量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