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8日16:45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針對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其團隊進行了多年攻堅。
近日,團隊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等方面取得研究進展,所提出的適當延長用藥時間、更換青蒿素聯合療法中產生抗藥性的輔助藥物等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屠呦呦,中國首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用創新性的研究為世界帶來了迄今最重要的抗瘧疾藥——青蒿素。1930年12月30日,浙江省寧波市開明街508號屠家男主人,從《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中擷取“呦呦”二字,為剛剛降生的女兒取名。
今天的《共和國不會忘記》系列報道,介紹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屠呦呦。為了能盡快把乙醚中性提取物拿到當時國內的瘧疾疫區試用,屠呦呦和研究組的成員甚至在北京充當了第一批志愿者“以身試藥”。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屠呦呦,中國首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用創新性的研究為世界帶來了迄今最重要的抗瘧疾藥——青蒿素。”屠呦呦以不變的淡定、執著,詮釋著科學家“心中有國家、造福無國界”的大愛情懷,在青蒿素后續研究之路上奮力前行。
今年秋季學期將開始推廣的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已確定將屠呦呦2011年的獲獎感言及同年發表的論文改編成課文《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蟲族大軍就隨著按蚊的 唾液進入人族體內。瘧原蟲族只能是隱姓埋名的王者 蟲族首領回憶道 歷史上 蟲族肆虐 無論高低貴賤 看起來強大的人類 忽冷忽熱,顫抖嘔吐不止 ……在中國
屠呦呦團隊的研究成果再次證明,采用多種(輔助)藥物輪替的辦法,是解決病原微生物耐藥性的重要途徑。現在屠呦呦團隊也在向這個方向努力,如研究“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癥”,下一步,相關成果獲得突破,也將會是更多人的福音。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供圖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兩分鐘就有一個人死于瘧疾,目前瘧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可見,用好青蒿素仍然是人類目前治愈瘧疾的必需選擇,在臨床中優化用藥方案,是完全有希望克服現有的“青蒿素抗藥性”現象。
據新華社最新消息,通過延長用藥時間,就能攻克蟲族抗藥的技能,解決“青蒿素抗藥性”難題。
[摘要]“青蒿素抗瘧藥價格低廉,每個療程僅需幾美元,適用于疫區集中的非洲廣大貧困地區人群。談到對年輕人的期許,屠呦呦鼓勵年輕科研工作者不忘初心,耐得住寂寞,多做原始創新,切忌學術浮躁。
獲得諾獎近4年后,屠呦呦及其團隊再披露新成果。6月17日,新京報記者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官網看到,2019年4月26日發布的一篇《中藥青蒿研究成果在發表》的文章中,提及了屠呦呦最新的研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