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9日08:06 來源:澎湃新聞
日前,一份來自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顯示,天津富士達自行車工業有限公司(天津富士達)因買賣合同糾紛向ofo的運營主體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申請執行2.5億的標的。不過,法院認定,ofo已“無財產”,其名下無房產及土地使用權、無對外投資、無車輛,雖開設了銀行賬戶,但已被其他法院凍結或賬戶無余額。此前,ofo的多名管理人員包括陳正江、戴威、楊品杰、陳婧等已被作為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
現狀
法院認定ofo名下已無可供執行財產
今年,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曾作出調解,天津富士達與東峽大通的一份民事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不過,因東峽大通遲遲不履行義務,天津富士達向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申請執行標的為人民幣2.498億元。
法院在裁定書中表示,ofo方面向法院報告了財產,其名下無房產及土地使用權、無對外投資、無車輛,雖開設了銀行賬戶,但已被其他法院凍結或賬戶無余額。
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查控系統對被執行人名下財產進行了查詢,系統反饋查詢信息為“無財產”。到被執行人住所地的不動產登記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公安車輛管理部門進行傳統查控,被執行人名下無可供執行財產。申請執行人亦無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提供,本院亦已對被執行人申報的財產進行核對,無財產可供執行,本院已向被執行人發出限制消費令。
最終,法院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申請執行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的,可以再次申請執行。
動態
ofo法定代表人因不履行12萬元判決被限制出境
6月12日,來自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網的信息顯示,被執行人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因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法院已依法限制其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陳正江出境。并請執行聯動機制成員單位,基層協助執行網絡成員和社會公眾協助法院執行。
陳正江是東峽大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時還擔任東峽大通全資子公司成都智客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案件信息顯示,該案案號為(2019)滬0110執1121號,申請執行人為仵金科,執行標的為12萬元,失信被執行人行為具體情形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北青報記者從企查查看到,2018年8月和12月,仵金科與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因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兩次開庭。
發現
東峽大通170條執行文書 一個月標的超6000萬
北青報記者看到,目前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上,東峽大通公司相關的執行文書有170條,大部分的執行時間都在2019年1月以后,被執行標的金額十分巨大。僅今年5月,東峽大通就收到來自北京海淀、北京朝陽、北京豐臺、杭州市、天津市、廈門市、上海市等多個法院的近20件執行文書。僅一個月的執行標的,就超過6000萬元。
同時,東峽大通被凍結股權標的6起,被凍結股權超過1700萬元。不過,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達到150000萬美元,也就是15億美元。
聚焦
包括ofo創始人戴威在內多名高管成失信被執行人
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上,陳正江本人已有16條被列為失信人被限制高消費的信息。
北青報記者還發現,ofo的多名主要管理人員也都被列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創始人戴威有16條被列為執行人被限制高消費的信息;ofo聯合創始人楊品杰、ofo總經理陳婧也于2019年4月30日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
按照規定,被采取限制消費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旅游、度假;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原題為《2.5億標的無法執行曝光ofo秘密 法院:名下已“無財產”》)
中消協專家委員會專家邱寶昌律師告訴記者:“ofo讓消費者提交貿仲委仲裁,無非是想提高消費者的維權門檻,讓消費者知難而退,這是一些經營者通過提高維權成本來阻礙消費者維權的典型手段。” 記者注意到,除了約定發生爭議提交貿仲委仲裁,還有不少企業特別是電商企業,約定爭議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廈門晚報5月12日消息,余女士騎著共享單車上路,結果剎車失靈,摔倒受傷。余女士向法院起訴,要求拜克洛克公司賠償經濟損失,包括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殘疾賠償金等。
ofo小黃車退押金又有了新花樣?近日,ofo的APP首頁上線“天天返錢”活動,提醒用戶“無需排隊,直接退還押金”。ofo的官方客服告
濟南共享單車漲價,引起了很多市民的關注,很多人也明白,共享經濟并非免費經濟。而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滴滴還是美團,盡管慘淡經營,目前仍舊在開拓新市場,比如9月份青桔單車便進入了濟南,單車數量也沒有減少很多。
在經歷誕生初期的瘋狂擴張后,共享單車如今剩下“一地雞毛”。回收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廢棄小黃車的來源很多,有的是相關單位或者小區物業要求他們協助清理的僵尸車輛。
對于破損單車,城管部門要求各單車企業及時清理,加大運維保障力量,做到在重點路段、重要部位出現單車積壓現象能夠在30分鐘內處理完畢。目前,鄭州市區共享單車總量已從60萬輛壓減至34萬輛,亂停亂放現象由2018年8月份約21000件下降到2019年4月份約7900件,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得到明顯改觀。
一些共享單車被頻繁使用,但缺乏定期的維護,就會出現破損銹蝕、配件損壞、掃碼無效,甚至無法使用等問題。對于破損單車,城管部門要求各單車企業及時清理,加大運維保障力量,做到在重點路段、重要部位出現單車積壓現象能夠在30分鐘內處理完畢。
小竇的牙齒是在2018年10月底的一次意外中失去的,那天她本打算騎著共享單車去地鐵站,可是地鐵沒坐到不說,她還被送進了醫院急診室。
2018年7月28日,廣州市天河區天政街附近的共享單車處理場,一塊圍閉的空地里堆滿了廢棄的共享單車。就這樣,共享單車這個新生事物,在出生時以ofo的哲學命名,在成長時卻走上了摩拜的軌道。
日前,一份來自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顯示,天津富士達自行車工業有限公司(天津富士達)因買賣合同糾紛向ofo的運營主體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申請執行2.5億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