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2日22:50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 文 雷乃益/圖)鑼鼓喧天、龍舟競渡!6月22日上午,鄭東新區北龍湖一片人聲鼎沸的熱鬧場面,第八屆中華軒轅龍舟大賽在這里激情開槳。來自各行各業人群組成的56支龍舟隊匯聚北龍湖,演繹龍舟爭標的豪邁激情!
據了解,已經連續舉辦7年的中華軒轅龍舟大賽每年都會在端午節期間舉行,現場欣賞該項賽事,也成為綠城廣大市民端午節假期休閑娛樂的主要選擇之一。由于今年端午節假期恰逢一年一度的高考,再加上龍舟大賽舉辦地北龍湖,也在此期間針對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龍舟、獨竹漂項目進行場地升級改造。因此,今年舉行的第八屆中華軒轅龍舟大賽,延期至今、明兩天舉行。與往屆賽事一樣,本屆龍舟大賽依舊設有公開組、混合組、大學組、少年組和親子組5個組別,競賽項目為200米直道競速。參賽的56支隊伍中既有國際友人、留學生等組成的北京國際友人龍舟隊、河南留英分會龍舟隊等,又有天津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學子組成的大學生龍舟隊等,還有不同家庭組成的親子龍舟隊等,參賽隊伍和人群可謂涵蓋各行各業,充分展現出龍舟項目在我市乃至我省深厚的群眾基礎。明天,本屆龍舟賽事將展開各組別的決賽,競爭將更加激烈,想要一睹精彩龍舟大賽的朋友,可前往北龍湖免費觀看比賽。
龍舟賽事活動自2008年在鄭東新區舉辦以來,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日益增強,2012年形成獨具中原特色的中華軒轅龍舟大賽品牌,帶動了全省龍舟運動的開展,培育了大批熱愛龍舟運動的群眾,已成為我省有著廣泛影響力的精品體育賽事。隨著中華軒轅龍舟大賽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在其影響下,全省各地龍舟項目的發展如雨后春筍,漯河、淅川、周口、長垣、濮陽、洛陽等地市已開展的有聲有色,其他有水域資源的地市也在積極籌備各種龍舟活動,劃龍舟也逐漸成為我省各地群眾參與全民健身的重要選擇之一。
端午假期粽葉飄香,龍舟競渡。在甘肅鳴沙山,人們體驗大漠中的速度與激情;在廣西富川,千年古村落深坡村的村民們掛起菖蒲、艾草;在吉林琿春防川村,人們吹奏起洞簫,載歌載舞。在四川、河北,各景區嚴格落實分區分級防控要求,采取網上預約、間隔入園、錯峰游覽的方式,引導人們有序游玩。
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佩香囊……這些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背后,寄托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文人墨客通過詩詞悼念屈原,在思接千古的家國情懷中積蓄前行的力量,感受中華民族傳統風骨中的愛國主義精神,思考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與創新。
“五月端午街前賣神符,女兒節令把雄黃酒沽,櫻桃桑椹、粽子五毒,一朵朵似火榴花開端樹。” 到了嘉慶朝,也遵循舊制在福海舉行龍舟競渡,場面極其壯觀,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以雨澤愆期,罷演者多矣”。
龍舟是一項在民間廣泛開展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一項集諸多劃手依靠單片槳葉的劃槳作為推進方式,運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劃水,推動舟船前進的運動。在浙江,龍舟競渡活動,被認為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打敗吳國的歷史。
北京市懷柔區湯河口鎮是北京地區重要的滿族聚集地,至今已有360多年歷史,一年一度的滿族“湯河龍舟大賽”在這里盛大舉行。按照古老的滿族傳統,比賽前會有畫龍點睛、祈福扔粽等形式,參賽隊伍們氣勢磅礴、奮勇爭先。
自己包的才好吃” 如果問端午節的“網紅食品”是啥,十個人里大概會有一多半的回答是“粽子”。兩片粽葉,一把糯米,再加上幾粒紅棗,不過一兩分鐘時間,一個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這幾天,湖南、湖北等多地都舉行了龍舟比賽迎接端午節的到來,一起去看看。6日上午,詩人屈原的故鄉——湖北秭歸,按照當地的風俗,龍舟競渡前要舉行盛大的龍舟祭江儀式。
傳說公元前278年端午節這一天,流放到汨羅江邊的愛國詩人屈原得知楚國都城淪陷,在絕望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于是說“端午”乃屈原祭日,吃粽子賽龍舟是端午時節紀念屈原的中華傳統風俗。湖北秭歸舉行端午龍舟展演賽 屈原故鄉秭歸龍舟競渡從長江南岸開始到北岸屈原廟結束,象征著把汩羅江愛國詩人屈原英魂迎歸故里。
” 至于賽龍舟,其初衷大約也是借助這種群體活動,一來舒展四肢、強健體魄、以避病害,二來也有強化群體協作、增強群體凝聚力之意。此時的端午也并非完全儒雅化,龍舟競渡的活動,依舊充滿了尚武之氣,黃裳的《減字木蘭花·競渡》: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祭屈原、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蒲,一派繁忙。" 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殉難后,楚國百姓每年把飯裝到竹筒里駕船入江,然后投到江中祭屈原。廣東潮汕人過端午節頗為熱鬧,當地有《端午》詩:"家家插艾望消災,欲食粽球興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