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6日15:50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要做好2019年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要求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符合條件的跨省異地就醫患者在所有定點醫院住院能直接結算。
國家醫保局和財政部近日發布了《關于切實做好2019年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要求2019年底前,力爭將全國85%以上三級定點醫院、50%以上二級定點醫院、10%以上其他定點醫院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基本滿足跨省異地就醫住院參保人員直接結算需求。
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司長 鐘東波:原來的話,你要墊錢,還要跑到醫保的經辦機構去報銷。那么現在通過全國醫保,異地就醫的結算制度,老百姓在就醫地就可以直接實現醫保直接結算,大大降低了老百姓墊付資金的壓力,減少了跑腿報銷時間和交通方面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醫保政策也有變化,大病、慢病、貧困人群報銷更多,2019年底前各地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全部整合統一運行。
2019年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20元,大病保險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60%,對貧困人口加大支付傾斜力度,在起付線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全面取消封頂線。
此外,國家醫保局在6月末還上線統一醫保編碼,為實現醫保系統一卡通、門診即時支付結算打好基礎,系統將覆蓋我國近14億人口。
美國心臟病協會說,也許正因為如此,超過80%的受訪者希望國會通過立法,終結這種意料之外的醫療收費。調查數據顯示,受訪者中有1318人說他們曾經收到過意外醫療賬單,有977人擁有個人醫療保險。
4日是鄭州市實行單雙號限行第一天,按照規定只能雙號車(2/4/6/8/0)上路行駛。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底已有920萬貧困搬遷群眾實現脫貧,今年剩余的40萬貧困搬遷群眾各地已完成相關退出工作,目前正在接受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結果表明,搬遷群眾住房質量安全驗收率達100%,子女就學條件改善率達99%、就醫條件改善率達99.87%,“兩不愁三保障”實現率達100%,搬遷群眾滿意度達100%。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底已有920萬貧困搬遷群眾實現脫貧,今年剩余的40萬貧困搬遷群眾各地已完成相關退出工作,目前正在接受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結果表明,搬遷群眾住房質量安全驗收率達100%,子女就學條件改善率達99%、就醫條件改善率達99.87%,“兩不愁三保障”實現率達100%,搬遷群眾滿意度達100%。
題:“最后100米”,堵車更堵心——醫院“停車難”加劇“看病難”現象調查 記者了解到,以太原市為例,老城區醫院占地多在100畝、200畝,最小的僅30畝,因為地上車位有限、地下車位沒有,停車存在實際困難。
不少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主任盧向東介紹,方案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7個方面20條具體措施。
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創新服務方式“兩條腿”走路原則,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還要保留傳統的服務方式。暢通家人、親友或者家庭簽約醫生為老年患者代為掛號渠道,保留并暢通這個渠道。
為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全面部署。
王海東介紹,下一步,國家衛健委將開展兩項工作:一是在全國開展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活動,在醫療機構中推動友善的管理、友善的服務、友善的文化、友善的環境,便利老年人看病就醫。
地鐵里沒有“健康碼”不能乘車的老人,醫院里不會手機掛號不能就醫的老人,冒雨交醫保卻因拿的是現金而被拒的老人,被家人抬著在銀行柜員機前進行人臉識別的94歲老人……隨著老年人被困在“數字鴻溝”里的問題日益凸顯,國家終于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