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1日09:39 來源:猛犸新聞
資料圖
央廣網北京7月21日消息(記者張明浩劉會民)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一系列穩就業、促就業政策措施不斷發力。上半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73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7%。與此同時,上半年我國物價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2%。作為宏觀經濟調控兩大目標,就業和物價均體現出“穩”的態勢。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習近平: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農民工多渠道就業創業。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針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國內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作出了做好“六穩”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把“穩就業”擺在了首位。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說,從上半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近七成和穩定在5%左右的調查失業率來看,穩就業目標基本實現。
姚景源:黨中央、國務院一直是把實施積極就業政策放在第一位的,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天新增加的市場主體19400個,由于實施了積極的就業政策,全社會在就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一個成就。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公安部等五部委又印發通知,要求各地繼續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和基層成長計劃。
人口大省河南今年的畢業生數量比去年增加近4萬人,達到61萬人,就業壓力不小。落實政策要求,河南統籌實施“政府購崗”“三支一扶”“特崗教師”等基層服務項目,重點加強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有效對接。
河南省教育廳廳長鄭邦山:開展畢業生就業狀況跟蹤調研,高標準、高質量編發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推動建立區域、行業人才需求預測發布機制,為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等提供參考。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認為,通過持續不斷的推出穩就業、促就業政策措施,完全有條件實現全年就業各項目標。
張車偉:從這個宏觀統計的數據來看,我覺得整個上半年就業的形勢還是比較平穩的,如果你考慮到國內外經濟的不確定性的話,那么現在的結果,應該說好于我們的預期,我們今年完成就業的目標,應該沒有問題,而且還應該是超額完成。
事關百姓生活的就業穩住了,同樣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物價也保持了基本穩定。
上半年,食品價格的波動曾一度讓人們擔心物價上漲。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2%,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8%,漲幅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閆敏表示,我國居民消費價格處于溫和上漲態勢,低于3%的預期目標。
閆敏:實際上國家已經出臺了很多平抑物價的相關措施,從總體的漲勢來看,重點領域前一段時間漲得比較快的,比如說蔬菜價格已經漲幅回落了,另外豬肉價格目前漲幅也在縮小,總體上,整個物價的走勢是基本上趨于平穩的。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也認為,總的來看,我國經濟自我循環能力強,工農業產品供給充足,物價平穩運行具有較強基礎,預計今年后期價格總水平有望保持總體穩定。
孟瑋:針對物價運行的新形勢新變化,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價格監測分析預警,加大對重點地區、重點品種,特別是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變化情況的監測預警頻次;指導各地認真執行好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近期,已有多地及時向困難群眾發放了價格臨時補貼。
國家統計局11月16日發布數據,1月至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通過減輕企業負擔,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經營、良性發展,穩定就業崗位,為全力穩住就業基本盤提供了堅實支撐。
新就業形態是新生事物,大量新興就業崗位還難以歸類到既有職業體系和政策框架之中。新就業形態多屬于靈活就業,勞動者嚴重依賴平臺企業,在勞動權益保護方面尚有短板。
當前,就業形勢總體平穩,逐步回暖,好于預期。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表示,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實施就業創業促進等系列行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
“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總量持續增長,帶動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政策不斷出臺,支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新形態、新模式快速成長。“十三五”期間,我國從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到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不斷創新、充實的政策工具箱化解著復雜多變形勢下的就業壓力。
睢縣是典型的勞動力輸出縣,從2016年開始,睢縣抓住沿海地區制鞋產業轉移機遇,打造制鞋產業聚集區,吸引制鞋企業落戶。目前,河南睢縣已經有200多家制鞋及配套企業,更多的像謝亞軍這樣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已經回到家鄉就業。
就業為“六穩”“六保”之首,投資是經濟發展重要的拉動力。王昌林說,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874萬,創下了近年來畢業人數最高紀錄,再加上今年疫情等特殊因素,整體就業壓力前所未有。
從目前看,疫情帶來的嚴峻就業壓力,主要集中在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及貧困勞動力身上。“彌補重點就業群體因疫情帶來的招聘和就業延誤,需要把就業優先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好促進就業的政策組合拳。
保重點群體、降低用人成本、拓展就業渠道、加強職業教育……各國紛紛采取多種措施保就業 據俄羅斯政府網站信息,俄羅斯28個地區因地制宜啟動了就業支持計劃,聯合當地企業為應屆畢業生提供2到6個月的帶薪實習崗位。
通過充分研判疫情防控形勢,今年5月25日,重慶大學率先在重慶市恢復線下招聘,截至6月底已開展現場招聘會30余場,提供崗位需求6000余個。據悉,北碚區人力社保局在6月初共聯系了全區32名像桂佳欣一樣的貧困家庭應屆高校畢業生,在就業困難期切身為他們解困。
企業家應當努力穩定就業崗位,多用心、用情關愛員工,與員工共同攜手,齊心協力,渡過難關。企業家還應樹立正確的公益觀,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將回饋社會視為自己的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