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4日17: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實情,搞清楚問題是什么、癥結在哪里,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本期大家談,我們選刊3篇來稿,聚焦調查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編 者
調研要帶“半杯水”
宋 威
初到黨委研究室工作,曾向前輩請教,如何才能搞好調研。一位老同志傳授了一個“錦囊”:“調研是篇大文章,關鍵是要有‘半杯水’的心態。”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調研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之后,越來越覺得“半杯水”是做好做實調查研究的一個重要啟示。
“半杯水”里裝什么?一要裝問題,二要裝虛懷若谷。“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調查研究也一樣。裝著問題,才不會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就能看到原裝原貌的東西,聽到原汁原味的聲音;裝著虛懷若谷,拜人民為師,向人民請教,才能把好的舉措做法帶回來,取到解決問題的真經。
調研不是“紙來紙去”,要深入思考,由表及里,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用“另外半杯”裝回“干貨”,才能尋到管用實用的良策。歸根結底,調研只有瞄準真問題,下足真功夫,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才能通過調研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領悟,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推動事業發展。
和群眾坐一條板凳
李榮燦
基層干部都有深刻感受,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時,群眾的話匣子一打開,總有嘮不完的嗑。交流中,有干部想了解的情況,也有看不到的問題、沒想到的辦法。其實,這也是我們黨搞調查研究的好經驗:始終與群眾坐在一起,向群眾尋求良策。
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唯有從群眾中來,才能更好地到群眾中去。不少有生命力的創新經驗做法,都來自于基層的智慧。比方說,某地之所以建立“村級代辦員”隊伍,源于在調研中發現村一級普遍存在辦事難現象,綜合群眾意見之后產生了這一隊伍;又比方說,某地實施的“鄉村新聞官”制度,就是有群眾針對農產品“銷售難”等問題提議的。這些創新做法,無一例外都將群眾的智慧結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解決了群眾的憂心事、煩心事、擔心事。
用腳步丈量出來的調研才有泥土氣息,有群眾聲音的結論才有說服力。到基層去,與群眾緊密靠在一起,多串門、多請教、多解憂,這樣的調查研究才能找到科學決策、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鑰匙。
切實提高調研水平
倪顯策
調查研究是幫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求解題之道的重要方法。把握幾對關系,可有效提高調研水平。
一是既要全面掌握,也要突出重點。開展調研要奔著問題去,哪方面問題突出就聚焦哪方面,問題出在哪個環節就重點調研哪個環節。同時,全面收集各方信息也必不可少,查實情、辨虛實需要多元信息支撐,才能在普遍的問題中摸索出規律,在普遍的現象里發現關鍵節點,在偶然事件中尋找其中的必然性。
二是既要理性分析,也要感性認識。具體來看,調研要實事求是,了解具體實際,弄清群眾訴求。比如,一些現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些人的行為動機交織復雜因素。這就需要我們多層次、全方位、多渠道了解情況,才能得到正確結論,理順其中的邏輯關系。
三是既要身入其中,也要心入其中。對調研中出現的一些“標準流程”和“經典路線”要保持清醒,注重收集、篩選有效信息,發現新問題、隱形問題、深層問題。不斷提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靈活創新方法手段,才能確保調研不落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窠臼。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23日 05 版)
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必須用好調查研究這個法寶,把各項工作做好。領導干部要帶頭調查研究,拿出一定時間深入基層,特別是主要負責人要親自主持重大課題的調研,拿出對工作全局有重要指導作用的調研報告。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應對當前復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干部成長的必然要求。年輕干部的調查研究能力是一種立足人民立場的政治能力,是一種親歷親為、親民愛民的實踐力。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0月10日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應對當前復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干部成長的必然要求。
10月10日上午,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在中央黨校開班。希望廣大干部能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期盼,實字當頭,在不斷解決實際問題中展現青春作為,書寫青春華章。
10月10日,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在中央黨校開班。”總書記的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提出的“七種能力”為年輕干部成長成才、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指明了努力方向。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10月10日,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習近平總書記出席開班式,并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題,為全體學員講授了第一課。習近平總書記授課的主題,選得準、講得透、談得深,點中了穴位,切中了要害,聽了讓人十分“解渴”、茅塞頓開。
總書記要求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近百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解決了無數現實問題,創造了諸多中國奇跡。
實施調查研究,就是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中國社會性質和發展階段的高度正確認識中國國情,以此為基礎,確定怎樣搞中國革命
“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毛澤東同志早在1931年作出的這一著名論斷堪稱婦孺皆知,其實它還有下半句“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通知指出,調研工作要發揚求真務實作風,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力戒搞形式、走過場,不能給基層增加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