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1日09:35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編者按】
中南海連著最基層,人民領袖和人民群眾心貼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給基層干部群眾回信。從脫貧攻堅,到志愿服務;從大學校園,到民營企業;從祖國邊疆,到創新一線……一封封回信,飽含深情、字字暖心、催人奮進,體現著心心相印的人民情懷,蘊含著對治國理政的深刻思考,表達著對奮進新時代的殷切希望。
人民日報推出“牢記囑托 奔跑追夢——收到總書記回信之后”系列報道,與您一起見證發展變化、感悟初心使命。今天刊發《陸軍七十一集團軍某旅“王杰班”:做新時代的好戰士》。
“老班長好!我是‘王杰班’第31任班長王大毛!現在向您宣讀習主席寫給‘王杰班’全體戰士的回信!”
王大毛口中的老班長,就是著名的英模王杰。54年前,裝甲兵某部工兵一連班長王杰在組織民兵訓練時突遇炸藥意外爆炸,為保護現場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舍身撲向炸藥包,用23歲的寶貴生命,踐行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鏗鏘誓言。
收到習近平主席回信的那天,“王杰班”班長王大毛和戰友們激動得難以入眠。
逐夢強軍路,基層有作為
“2017年,隨著編制體制調整改革,我們由工兵班調整組建為裝甲步兵班,又經歷兩次換裝,一切從頭開始。2017年12月13日,習主席視察71集團軍,專程來到‘王杰班’與戰士們座談交流。”王大毛告訴記者,寫信的初衷,就是要將這一年多來取得的成績向習主席匯報。
將全班和個人的成績都寫在信中,就太長了。戰士們想了個辦法,各自精心挑選滿意的工作照,將個人情況寫在照片背后,最后再列一個前后對比的總表。
“我挑選了一張給戰士們講解駕駛要領的照片,匯報我們工作轉型的努力。”王大毛記得,在一次戰斗演練中,導調組突然宣布駕駛員“陣亡”,經驗豐富的他腦袋蒙了。直到演練結束,裝甲步戰車一動沒動。
一輛裝甲步戰車是一個整體,實戰中如果有人犧牲了,其他戰位的人能不能頂上?對此,“王杰班”在全旅率先開展減員戰斗訓練:減員至7人不影響戰斗,減員至5人可繼續戰斗,減員至2人能堅持戰斗!
為實現這一目標,他們在練好專業本領的同時,還請來其他專業的教練員輔導,一個個零件認,一項項任務過。在新裝備首次實彈射擊中,“王杰班”首發命中、發發命中;在與求教過的兄弟單位同場競技時,綜合排名第一。去年,全班外訓天數超過280天,人人獲得通信、射擊、駕駛3個專業的等級證書,并全部熟練掌握11種打擊武器,確保了戰場環境下的持久戰斗力。
“每個戰士都是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系統運行中,每個零件都發揮價值。”中士謝彬彬對習主席回信中“推進強軍事業,基層大有可為”這句話感觸頗深。入伍8年,他多次在崗位上摘金奪銀。擔任炮長以后,面對信息化程度更高的火控系統,他將過去清零,經常拿著教材鉆到蒸籠一般的炮塔里,一待就是幾個小時,終于在專業考核中獲得“最佳射手”稱號。
“收到回信后,全旅上下將習主席的親切關懷轉化為練兵備戰的動力源泉,通過學習討論、專題授課、‘十學王杰’等活動,讓習近平強軍思想在每個戰士身上得到貫徹落實,去年全旅6人因備戰打仗成績突出榮立二等功!”旅政委張振東說,轉型啃下硬骨頭,實戰攻克新難關,是基層改革創新的探索努力與奮進腳步,也是向習主席交上的最好答卷。
“王杰班”戰士正在進行海上極限體能訓練。王 磊攝
奮進新時代,爭做好戰士
“生死有些沉重,但軍人必須敢說,一旦有需要,我也會像老班長那樣奮不顧身。如果能平安歸來,一定會磨練意志、增強本領;如果不能,希望小外甥能以舅舅為榮,長大以后成為有用的人……”
這是“王杰班”下士徐斌第四次給家人寫告別信,也是“王杰班”所在旅開展“假如明天上戰場、留給親人一封信”活動的一部分。第二天,旅里首次組織新裝備水上駕駛訓練。該課目有一定危險性。徐斌向連隊提交申請書,爭取到了頭車。
腳踏離合,手控擋位,輕踩油門……車尾水浪翻騰,車體穩速推進。突然,車內警報大作,一旦車輛進水熄火,后果不堪設想。“打開出水口!”徐斌果斷下達命令,滲水開始從步戰車縫隙中流出,同時他加大油門,在轟鳴聲中,車輛搶灘登陸。
“我們是王杰傳人,必須要有血性膽魄,關鍵時刻頂得上!”徐斌告訴記者,班里每天為老班長鋪床疊被、擦拭雕塑,54年來從未間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戰士們永志不忘。讓他倍感自豪的是,水上首駕成功這個消息,也寫進了寄給習主席的信。
習主席勉勵“王杰班”戰士們“努力做新時代的好戰士”,現已為其他班班長的原副班長王佳鋒說,大家在收到習主席回信后,喜悅之余也紛紛為自己樹立起更高的人生標桿。
武術教練出身的上等兵李哲,由于長期運動量過大,患上重度靜脈曲張,一旦負重跑就疼痛難忍。動完手術,他在訓練時,將各項“要領”和“口訣”記錄在手心,方便隨時隨地查看。
在這個不斷取得突破和榮譽的集體中,每個人手掌都有厚厚的老繭和斑斑傷痕。“優秀是合格,第一是標準”,這已經成為“王杰班”代代相傳、人人踐行的“金標準”。
軍隊大熔爐,青春寫篇章
“王杰班”中士吳學哲大學畢業后入伍,去年,由于考核發揮失誤錯失提干機會,他一度曾考慮過退伍。
“習主席囑咐我們每年都要定個目標。我去年定的目標,是掌握所有武器、通過一專多能等級考試。可惜只實現了一半目標。”吳學哲說,“如果那時退伍了,既辜負了習主席的期望,也違背了在老班長雕塑前許下的誓言。”
為了能成為業務尖兵,他把訓練標準定得更高。最終在等級考核中脫穎而出。今年,他順利通過提干考核,已被陸軍工程大學錄取。
上等兵周智涵來自杭州,今年20歲。拉開袖子、卷起褲管,他身上的40余處傷疤記錄著拼搏的青春。
“習主席與我們談話時,問到這一批孩子們還能不能吃苦?有沒有‘驕嬌’二氣?我先是一陣臉紅,隨后又挺直了腰桿!”周智涵是家中獨生子,入伍前從沒做過家務,沉迷網絡游戲,還曾逃學、離家出走。
到部隊這兩年,周智涵變成了“手繭厚、傷疤多、臉龐黑”的“神射手”。更重要的是,他學會了關愛他人、關心集體,閑時為戰友們理發,換崗前為戰友們擠好牙膏。周智涵夾在信中的照片,記錄下了訓練間隙和戰友們休憩、學習的場景:“我想向習主席報告,軍營里的青春有苦也有樂,搞實訓也重理論,有付出也有收獲”。
“悶葫蘆”韋勇國業務能力很強,在同屆義務兵里,他最早一批實現所有體能課目全部合格,可內向的他說話半天蹦不出一個字,與戰友的溝通交流、戰術配合難免存在阻礙。班里引導幫助他上臺發言、擔任解說。現在,他變得開朗健談,還主動參加旅里組織的“學習主席回信精神,做新時代的好戰士”演講比賽。“王杰部隊就是一個大熔爐。老班長用生命換來的榮譽、戰友們用成績取得的光環,我們要發揚和傳承,人人要過硬,事事要過硬,成為更好的自己!”韋勇國說。(原標題《陸軍七十一集團軍某旅“王杰班”:做新時代的好戰士》)
題:統帥的深情牽掛——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講述習近平主席關心基層建設的故事 “全面鍛造聽黨話、跟黨走的過硬基層,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硬基層,法紀嚴、風氣正的過硬基層,為推進強軍事業提供堅實基礎和支撐”
捧讀習主席的回信,“王杰班”第31任班長王大毛難掩激動,戰士們全神貫注聆聽回信內容,幸福洋溢在每一名戰士的臉上。” ▲“王杰班”戰士始終高擎“兩不怕”精神旗幟,牢記“王杰傳人”身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誓用汗水和鮮血捍衛連隊的榮譽。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互聯網,發表了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我們主辦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明、開放、包容的中國。
題:全面鍛造過硬基層 為強軍事業提供堅實支撐——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軍委基層建設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在全軍部隊引起強烈反響 廣大官兵表示,要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腳踏實地強基固本,朝著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不懈奮斗。
2017年12月,習近平主席視察第71集團軍某旅王杰生前所在連,感慨地說:“我小時候就知道王杰的故事,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2017年7月,他和團隊在延安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他主筆向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在梁家河的體會。總書記在回信中說:“希望你們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在億萬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進行的偉大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用青春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華彩篇章。”
從北疆哨所到南國林海,從戈壁大漠到海防一線,士兵永遠是習近平心中的牽掛;基層,是他最惦念的地方。” 2014年1月26日,習近平來到祖國邊疆的內蒙古阿爾山,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迎風踏雪慰問在邊防線上巡邏執勤的官兵。
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堅定信念、苦練本領、再創佳績,努力做新時代的好戰士,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中書寫火熱的青春篇章。近日,“王杰班”全體戰士滿懷深情給習主席寫信,匯報他們一年多來工作、學習和個人成長進步等方面情況,表達牢記習主席囑托,砥礪奮進、再創佳績的決心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