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4日18:57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淮海大地,銀裝素裹,年味漸濃。2019年春節前夕,第71集團軍某旅“王杰班”全體戰士收到了習近平主席的回信。
捧讀習主席的回信,“王杰班”第31任班長王大毛難掩激動,戰士們全神貫注聆聽回信內容,幸福洋溢在每一名戰士的臉上。
信中的文字簡單樸實,卻感人至深。這封回信不僅僅是習主席對“王杰班”全體戰士的贊揚與肯定,更是對廣大基層官兵的期許與厚望。
“看到一年多前我們一起交流的照片,當時的情景又浮現在我的眼前……”習近平在回信中所說的“一年多前我們一起交流”,是2017年12月13日,他到71集團軍的那次視察。習主席始終心系基層,情牽官兵。那一天,他專程來到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王杰同志生前所在連,深入“王杰班”座談交流。
在連隊榮譽室,習近平詳細了解王杰舍己救人的壯舉后,感概地說:“我小時候就知道王杰的故事,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王杰,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55年前,他在組織民兵訓練時突遇炸藥意外爆炸,為保護現場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舍身撲向炸藥包,用23歲的寶貴生命,踐行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鏗鏘誓言。
習近平高度重視學習弘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他明確指出,軍人要有血性,血性就是戰斗精神,核心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習近平多次強調,無論什么時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都不能丟。在黨、國家、人民需要的時刻,軍隊就是要有這股勁、這種精神。
▲201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第71集團軍視察。這是習近平同“王杰班”戰士合影。
隨后,習近平來到“王杰班”。全班戰士列隊歡迎,習近平微笑著同他們一一握手。“來,咱們坐下聊一聊!”習近平隨和地招呼大家。戰士們圍攏在習主席周圍,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喜悅。
“學習抓得緊不緊?訓練開展得怎么樣?生活保障好不好……”貼心暖心的問候,彰顯軍隊統帥情系基層、關愛官兵的一片深情。
“只要練不死,就往死里練!”戰士們爭先恐后地坦露心聲,作為王杰傳人,就要精武強能、爭當先鋒,平時訓練不怕苦、上了戰場不怕死,為英雄集體增添新的光榮。
一張張年輕的臉龐朝氣蓬勃,一句句堅定的話語鏗鏘有力,“王杰班”里充盈著戰士的血性豪情。
習近平說,軍隊是要打仗的,打仗就要有打仗的樣子,就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兩不怕”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他勉勵大家,要學習踐行“兩不怕”精神,加強戰斗精神培育和戰斗作風訓練,傳承好紅色血脈,做新時代王杰式的好戰士。
習主席的關懷和囑托,滋潤著戰士的心田,激發出無窮的力量。
一年后,“王杰班”全體戰士滿懷深情給習主席寫信,匯報他們這一年來工作、學習和個人成長進步等方面情況,表達牢記習主席囑托,砥礪奮進、再創佳績的決心和態度。
將全班和個人的成績都寫在信中,就太長了。戰士們想了個辦法,各自精心挑選滿意的工作照,將個人情況寫在照片背后,最后再列一個前后對比的總表。
“我挑選了一張給戰士們講解駕駛要領的照片,匯報我們工作轉型的努力。”班長王大毛記得,在一次戰斗演練中,導調組突然宣布駕駛員“陣亡”,經驗豐富的他腦袋蒙了。直到演練結束,裝甲步戰車一動沒動。
一輛裝甲步戰車是一個整體,實戰中如果有人犧牲了,其他戰位的人能不能頂上?對此,“王杰班”在全旅率先開展減員戰斗訓練:減員至7人不影響戰斗,減員至5人可繼續戰斗,減員至2人能堅持戰斗!
為實現這一目標,他們在練好專業本領的同時,還請來其他專業的教練員輔導,一個個零件認,一項項任務過。在新裝備首次實彈射擊中,“王杰班”首發命中、發發命中;在與求教過的兄弟單位同場競技時,綜合排名第一。
▲“王杰班”戰士講述王杰老班長生前一撲的偉大壯舉。
“推進強軍事業,基層大有可為。”中士謝彬彬對回信中的這句話感觸頗深。入伍8年,謝彬彬多次在崗位上摘金奪銀。擔任炮長以后,面對信息化程度更高的火控系統,他將過去清零,經常拿著教材鉆到蒸籠一般的炮塔里,一待就是幾個小時,終于在專業考核中獲得“最佳射手”稱號。
“生死有些沉重,但軍人必須敢說,一旦有需要,我也會像老班長那樣奮不顧身。如果能平安歸來,一定會磨練意志、增強本領;如果不能,希望小外甥能以舅舅為榮,長大以后成為有用的人……”
這是“王杰班”下士徐斌第四次給家人寫告別信,也是“王杰班”所在旅開展“假如明天上戰場、留給親人一封信”活動的一部分。第二天,旅里首次組織新裝備水上駕駛訓練。該課目有一定危險性。徐斌向連隊提交申請書,爭取到了頭車。水上首駕獲得成功,徐斌把它寫進了寄給習主席的信里。
青春有多少種選擇?有人在燈火霓虹中舉杯歡笑,有人在詩與遠方的田野中尋找自我,但士兵們的青春只有勤學苦練,浸透著汗水、澎湃著熱血。
統帥與士兵心連心。士兵們的選擇與習近平回信中所寫一樣——“努力做新時代的好戰士,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中書寫火熱的青春篇章。”
▲“王杰班”戰士始終高擎“兩不怕”精神旗幟,牢記“王杰傳人”身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誓用汗水和鮮血捍衛連隊的榮譽。
收到習主席的回信后,“王杰班”戰士們表示要繼續弘揚王杰精神,努力拼搏奮斗,并紛紛將“努力做新時代的好戰士”作為自己更高的人生標桿。
中士吳學哲大學畢業后入伍,2018年,由于考核發揮失誤錯失提干機會,他一度曾考慮過退伍。“習主席囑咐我們每年都要定個目標。”為了能成為業務尖兵,吳學哲把訓練標準定得更高,最終在等級考核中脫穎而出。2019年,他順利通過提干考核,已被陸軍工程大學錄取。
上等兵周智涵來自杭州,入伍前從沒做過家務,沉迷網絡游戲,還曾逃學、離家出走。到部隊后,周智涵變成了“手繭厚、傷疤多、臉龐黑”的“神射手”。他說,“我想向習主席報告,軍營里的青春有苦也有樂,搞實訓也重理論,有付出也有收獲”。
“悶葫蘆”韋勇國業務能力很強,在同屆義務兵里,他最早一批實現所有體能課目全部合格,可內向的他說話半天蹦不出一個字,與戰友的溝通交流、戰術配合難免存在阻礙。班里引導幫助他上臺發言、擔任解說。現在,他變得開朗健談,還主動參加旅里組織的“學習主席回信精神,做新時代的好戰士”演講比賽。
在這個不斷取得突破和榮譽的集體中,“優秀是合格,第一是標準”,這已經成為“王杰班”代代相傳、人人踐行的“金標準”。
字字深情,句句暖心,習主席的回信激勵著廣大基層官兵。“王杰班”全體戰士表示,要時刻牢記習主席殷切囑托,把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深切關懷轉化為強軍興軍的強大動力,矢志強軍報國,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
題:統帥的深情牽掛——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講述習近平主席關心基層建設的故事 “全面鍛造聽黨話、跟黨走的過硬基層,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硬基層,法紀嚴、風氣正的過硬基層,為推進強軍事業提供堅實基礎和支撐”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互聯網,發表了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我們主辦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明、開放、包容的中國。
題:全面鍛造過硬基層 為強軍事業提供堅實支撐——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軍委基層建設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在全軍部隊引起強烈反響 廣大官兵表示,要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腳踏實地強基固本,朝著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不懈奮斗。
收到習近平主席回信的那天,“王杰班”班長王大毛和戰友們激動得難以入眠。軍隊大熔爐,青春寫篇章 “王杰班”中士吳學哲大學畢業后入伍,去年,由于考核發揮失誤錯失提干機會,他一度曾考慮過退伍。
2017年12月,習近平主席視察第71集團軍某旅王杰生前所在連,感慨地說:“我小時候就知道王杰的故事,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2017年7月,他和團隊在延安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他主筆向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在梁家河的體會。總書記在回信中說:“希望你們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在億萬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進行的偉大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用青春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華彩篇章。”
從北疆哨所到南國林海,從戈壁大漠到海防一線,士兵永遠是習近平心中的牽掛;基層,是他最惦念的地方。” 2014年1月26日,習近平來到祖國邊疆的內蒙古阿爾山,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迎風踏雪慰問在邊防線上巡邏執勤的官兵。
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堅定信念、苦練本領、再創佳績,努力做新時代的好戰士,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中書寫火熱的青春篇章。近日,“王杰班”全體戰士滿懷深情給習主席寫信,匯報他們一年多來工作、學習和個人成長進步等方面情況,表達牢記習主席囑托,砥礪奮進、再創佳績的決心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