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3日12:42 來源: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記者 溫濟聰)截至8月31日,除*ST長生外,滬深兩市3696家上市公司已全部發布了2019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基本面良好,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優質藍籌公司優勢明顯,體現高質量發展的“韌性”;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高,帶動業績持續快速增長。上市公司的表現,凸顯了我國經濟的創新活力和潛力。
截至目前,滬市主板1490家公司、科創板28家公司、深市2178家公司(含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半年報全部對外披露。
藍籌股在原有營業收入、利潤規模較大的基礎上,實現了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快速增長。上證50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84萬億元,凈利潤1.2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0%、11%,占滬市整體營業收入的56%,整體利潤的72%;上證180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65萬億元,凈利潤1.50萬億元,同比增速均為11%,占滬市整體營業收入的72%,整體利潤的87%。
“深證100公司”上半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9688億元,同比增長15.3%,占深市整體營業收入32.86%;實現凈利潤1851億元,同比增長9.84%,占深市整體凈利潤45.38%,平均業績規模和增幅均明顯優于市場整體水平。
需要關注的是,作為資本市場的“新生兒”,28家已上市科創公司業績保持高速增長,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29.63億元,同比增長18%;實現凈利潤45.60億元,同比增長25%。扣除體量較大的中國通號,其余27家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7%、38%。其中,航天宏圖、睿創微納營收增長超過一倍以上,分別為282%、119%;嘉元科技、瀚川智能、睿創微納凈利潤實現翻番,分別為257%、124%和103%。
科創板業績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持續的高研發投入。28家科創公司研發費用占收入比平均為13%,遠高于傳統行業上市公司,顯示出鮮明的“科創底色”。5家公司研發費用占比超過20%,研發費用占收入比例最高的3家公司,虹軟科技、航天宏圖、微芯生物,分別達到34%、32%、27%。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今年是新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隨著新證券法的正式實施以及一系列重磅舉措的陸續推出,全面推進注冊制改革、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等工作正卓有成效地全速開展,這無疑是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必由之路。
話說,在上世紀90年代初南方黑芝麻糊的經典廣告是許多人難忘的回憶小編也真是沒少喝它▲ 南方黑芝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官網圖片 黑芝麻在11月3日發布的《關于深圳證券交易所半年報問詢函的回復公告》中表示,未來12個月內到期的債務合計約為16.55億元。
近年來,健全退市機制方面的制度建設取得了一定突破。健全退市機制,一個總的原則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拓寬多元退出渠道,嚴格退市監管,完善常態化退出機制。
記者溫濟聰從深交所獲悉:截至10月15日,深市共有92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占比為39.90%。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922家深市上市公司中共有652家預計盈利,占比達70.72%,預計平均盈利規模達3.78億元至4.1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8.24%,環比增長超過65.79%。
近日,福建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度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名單,鼓勵有關部門“一企一策”幫助協調解決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在上市、掛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此前結束的“2020湖北高質量發展資本大會”上,武漢市提出了實施上市公司倍增計劃,每年“儲備一批、培育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
近年來,國資央企積極穩妥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斷拓寬混改領域和范圍,著力“以混促改”轉換經營機制。翁杰明強調說,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并非全部,不存在“一混就靈”,不能“一刀切”,要根據企業實際“一企一策”來加以推進。
外媒稱,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巨頭??松梨诠?日宣布,將在歐洲削減1600個工作崗位,占其歐洲員工總數的11%以上。” 報道注意到,埃克森美孚并不是唯一飽受新冠肺炎危機和市場變化之苦的能源公司。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出臺多項舉措,明確了下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方向。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主任 李明:抓住了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這兩個核心點,涵蓋了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整個生命周期,打通入口、暢通出口,支持上市公司依托資本市場發展壯大。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吹響了新一輪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的號角。證監會相關人士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進和優化并購重組注冊制改革,進一步拓寬并購重組融資渠道,豐富融資產品,持續提高并購重組審核效率。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這是進一步強化資本市場的功能定位,激活市場主體活力,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以更大力度助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