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1日10:05 來源:法制日報
校園周邊200米內禁售“五毛食品”
最高檢發布一批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 本報記者 周斌
□ 本報見習記者 趙婕
對侮辱烈士行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處理長江邊堆放的巨量工業廢渣;對校園周邊售賣“辣條”等“五毛食品”問題進行監督……10月1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26件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副廳長王莉介紹說,這26起案例涉及領域廣泛,覆蓋長江、黃河、海洋生態資源保護以及食品藥品安全等,體現了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始終聚焦的兩個重點。
向三無食品說“不”
在這26件案例中,“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專項監督活動案例9件。
其中,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校園周邊“辣條”等“五毛食品”行政公益訴訟案頗為引人關注。
甘肅省明確禁止在全市所有校園及周邊200米范圍內銷售“辣條”等“五毛食品”。但酒泉市肅州區人民檢察院調查發現,轄區部分學校周邊小超市、文具店、雜貨店在明令禁止的情況下,仍向中小學生銷售存在質量安全問題的“辣條”食品,部分“五毛食品”為三無產品。
經調查核實,肅州區檢察院認為肅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肅州區教育局未依法履行職責,于今年4月向這兩個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建議區教育局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管理,落實校園食品安全責任,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教育與引導。
收到檢察建議后,區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排查整治校園周邊各類食品經營單位562戶次,排查整治食品批發市場及農村集貿市場13次,清理下架問題“辣條”40公斤,有效清查和取締了校園及周邊200米內銷售“辣條”的行為。區教育局對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全面排查整治;聯合公安、市場監管部門對校內外小商店、流動攤販、違規飲食攤點進行排查,嚴禁校園周邊銷售麻辣食品、膨化食品以及垃圾食品,杜絕無證經營流動商販在校園周邊設攤。
浙江省江山市保健品虛假宣傳行政公益訴訟案,推動保健品領域亂象整治;貴州省紫云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推動解決水源地環境污染問題……這些案例都與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回應了公眾關切,體現了檢察機關以人民為中心的辦案理念。
恢復長江生態野趣
另外17件案例為公益訴訟全面實施兩周年案例,其中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案例最多,達10件。這與兩年來檢察機關共立案公益訴訟案件20.4萬余件,環境資源領域案件占比達54.9%相一致。
在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長江武惠堤段違法堆存固體廢物破壞生態環境系列案中,巨量工業廢渣現身長江邊,致使長江武惠堤段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威脅長江汛期行洪安全。
青山區人民檢察院分別向區環保局、區水務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區水務局對違法堆存固體廢物行為進行處理;加強對轄區內傾倒垃圾、渣土等危害堤防安全和妨礙行洪活動的監管。建議區環保局依法處理違法堆存固體廢物行為,監督固體廢物的依法依規處置;加強對轄區長江河道管理范圍內堆放固體廢物或者其他污染物的監管。
青山區檢察院還主動向區委、區政府匯報該案情況。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相關部門組成聯合執法專班,調動200余輛工程車,將堆存在長江武惠堤段的22萬余噸固體廢物全部清除。青山區環保局對固體廢物清除后的土壤進行了勘驗檢查,并依法對違法公司處以15萬元的罰款。
為鞏固整治成果,青山區檢察院進一步跟進監督。2019年4月10日,青山區檢察院對該案開展“回頭看”,確認固體廢物已全部清除,復綠岸線面積共計480畝,恢復了長江流域“自然、生態、野趣”的岸線風光。
針對地下水資源被濫開濫采的現象,云南省安寧市人民檢察院啟動溫泉地下水資源保護公益訴訟系列案;針對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以無證砍伐林木數量達到刑事立案標準為由怠于履職,山東省臨清市人民檢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各地檢察機關加強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守護綠水青山藍天。
侮辱烈士公開道歉
在這些典型案例中,有兩起案例頗為特殊,一起是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檢察院訴霍某侵害涼山烈士名譽權、榮譽權民事公益訴訟案,另一起為貴州省榕江縣人民檢察院訴栽麻鎮人民政府不依法履職案,涉及英烈名譽保護及英烈設施保護領域。
前案中,在社會各界對在涼山州森林大火中犧牲的30名烈士表示哀悼之時,霍某在其微信朋友圈中公然發布帶有侮辱性的不當言論,詆毀涼山烈士的品德和形象,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保定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履行民事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在媒體上發布公告,告知四川省涼山30名救火英雄的親屬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在公告期限屆滿,親屬未提起民事訴訟情況下,保定市檢察院于今年8月30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要求追究被告霍某侵害涼山英雄烈士名譽權、榮譽權的民事責任,請求判令被告通過國家級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9月24日,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本案并當庭宣判,支持了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
后案中,針對行政機關未能依法履行保護傳統村落職責的行為,榕江縣檢察院通過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督促其依法履職,對保護歷史文化的傳承發揮了重要作用。
民族傳統村落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優秀歷史文化遺產,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傳統村落遭到破壞的情況日益嚴重,保護傳統村落迫在眉睫。本案辦理過程中,檢察機關依據國家及當地關于保護傳統村落的相關法律法規,用公益訴訟的方式促進鎮政府依法行政,擔負起保護傳統村落的法定職責,不僅促進了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貢獻了檢察力量。
本報北京10月10日訊
數據顯示,繼螺螄粉之后,“國民零食”辣條也沖出國門,成為海外饕客們的“網紅”新寵。除了辣條,其他國貨美食也在加速俘獲海外食客的味蕾。四川香腸臘肉增長超200%;即食火鍋、火鍋底料、鴨脖鴨舌、方便米飯和粉絲也加速出海。
中華美食素來備受世界贊譽,近年來,隨著文化、物流等行業地不斷發展,中國零食也成為了海外消費者的新歡。根據相關平臺數據,2020年下半年辣條出口額同比增長超120%,出口至160國,海外購買辣條最多的國家依次為日本、新加坡、韓國、美國。
近日,有消息稱,國民零食辣條品牌“衛龍”計劃上市,從鄉村學校小賣部或將轉身辣條第一股。
”高佑思是以色列人,在中國已經12年了,他的答案和星悅不太一樣。當他聽到星悅介紹美國人會把枸杞放在果汁里時,有些驚訝,這個答案顯然又超出了他的認知范圍。” 這場面向北美用戶的帶貨直播,是他們在海外電商平臺的第一次嘗試,很多冒險,很多探索。
9月15日,湖南平江縣職業技術學校辣條專業班舉行開班儀式。9月16日,辣條專業班學生喻明真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她希望自己能夠踏實地學好這個專業,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
我們要為這一事件中勇于說“不”、敢于曝光的新員工點贊,面對不良風氣他沒有選擇同流合污、沒有選擇忍耐。唯有如此,才能讓職場霸凌成為“過街老鼠”,從根本上革除企業文化中不好的方面。
90后小伙黃河漂流38天,網友:請別帶上狗狗 近日,一則90后小伙一人一狗,黃河漂流38天的消息引發大家的關注 據了解,7月28日,90后小伙步凡順著黃河漂流到濟南。步凡表示,穿上救生衣,搭乘小舟(氣船),帶上心愛的小狗“辣條”,漂流于黃河之間,是他多年來的夢想。
5月7日,成都24歲女孩劉小雪因業績不達標,被領導罰吃“死神辣條”,隨后感到胃部燒灼,冒冷汗,當場暈倒,送醫搶救3小時。19日,她被診斷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竇炎,醫生表示,該病是食用過于辛辣的食物刺激胃部導致。
3月8日,王建榮、孫武、任濤、何民、王永程五人從寧夏銀川出發,他們駕駛大貨車,車上裝著寧夏八寶茶,牛羊肉水餃、枸杞、辣條、羊雜、火鍋底料、醬牛腱、酸辣粉,醫療物資和寧夏援湖北襄陽醫療隊家屬轉帶的生活用品,他們要把這些家鄉人的情誼送到湖北襄陽。
冰糖葫蘆是我們中國的傳統小吃,在我們北方冬天非常的常見。一般的冰糖葫蘆都是山楂,或是別的水果,而東北大街上的冰糖葫蘆種類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一起來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