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08:27 來源:河南交通廣播
大象新聞記者 李賀明
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如何?我省將采取哪些應對措施?11月2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社會關切,省生態環境廳通報了氣象預測結果及我省秋冬季污染防治措施。
根據分析研判,近期可能面臨不利氣象條件,我省空氣質量形勢不容樂觀。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焦飛在發布會上表示,氣象條件不利,采暖季污染物排放強度增大,環境空氣質量形勢不容樂觀,改善空氣質量任務十分艱巨。
目標:實現PM2.5、重污染天數“雙降”
最新氣象預測結果顯示,受厄爾尼諾影響,2019—2020年秋冬季冷空氣較弱,氣象條件整體偏差,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將面臨霧霾持續時間長、覆蓋范圍廣的情況。
進入10月份,我省全面啟動了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截至目前,已先后啟動了4輪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
11月初,省污染防治攻堅辦印發了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對各項攻堅治理任務提出明確要求。
結合我省實際,秋冬季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劃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整個秋冬季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即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1.9%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2天,這與國家下達我省的目標基本保持一致。
二是2020年第一季度改善目標,即2020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1.1%以上。
據此,我省不僅要實現2019年年度目標,也要為實現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目標開好局、起好步。
此外,在目標確定上,我省還分階段、分區域、分地市明確了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措施:41項重點治理任務守護藍天
在攻堅治理措施上,我省明確了41項重點治理任務。
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年底前煤電行業完成160萬千瓦落后煤電機組關停任務;焦化行業、化工行業、有色行業達不到煤炭消費量或產能削減任務的企業實施停產。完成25家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任務。
能源結構調整方面,全力做好清潔能源和集中供熱供應保障。2019年全省天然氣資源供應能力達到135億立方米,新增風電裝機能力130萬千瓦,實現外電入豫500億千瓦時;鄭州市、安陽市、焦作市、濮陽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均達90%以上。加快推進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機組供熱半徑15公里范圍內燃煤鍋爐和落后燃煤小火電關停整合。
運輸結構調整方面,2020年年底前完成15條鐵路專用線建成投運;統籌考慮老舊柴油貨車淘汰任務,建立淘汰任務清單,今年年底前淘汰數量達任務量的40%以上。
狠抓“三散”污染治理,充分運用電量監控、無人機等技術,扎實開展“散亂污”企業排查及監管工作。在保證群眾溫暖
過冬的前提下,2019年全省完成“雙替代”供暖200萬戶。重點推進鄭州、開封、新鄉、鶴壁等第一批國家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平原地區實現散煤“清零”。
狠抓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全面落實非電行業提標治理、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鑄造行業深度治理、鍋爐綜合整治、工業爐窯污染治理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等共3.1萬個治理項目。
當前,我省移動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鄭州市2018年污染源解析結果顯示,移動源污染排放占比高達37.2%,重污染天氣期間,貢獻更高。加強移動源污染治理,特別是加強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治理是當前重點工作。
“當前污染物排放總量遠超環境容量,在不利氣象條件下,重污染天氣依然頻發,成為人民群眾的‘心肺之患’。”發布會上,焦飛表示,科學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才能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打贏藍天保衛戰。
為支持保障民生企業,防止“一刀切”,經省污染防治攻堅辦研究決定,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對7類工業企業和重點項目,在保證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污染防治設施齊全并正常運行的前提下不停產。
(五)違反限行規定的機動車輛,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通過視頻監控抓拍和民警路檢路查依法予以處罰。違反《通告》規定上道路行駛的車輛,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通過視頻監控抓拍和民警路檢路查依法予以處罰。
經太原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批準,太原市發布通告,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同時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橙色(Ⅱ級)響應(11月16日18時-11月17日24時)。③揚塵源減排措施:除應急搶險外,所有施工工地的土石方作業、砂漿現場攪拌、石材切割、渣土運輸、噴涂粉刷、澆筑等易起塵作業全部停止。
》 記者從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該廳已發布《關于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響應的緊急通知》。其中,11月12日下午至14日上午,11月15日下午至17日,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和許昌將可能出現重度污染過程,其他城市受本地和傳輸影響,也將出現部分時段中至重度污染過程。
11月10日,映象網記者從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堅辦獲悉,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省氣象臺和省環境監測中心聯合會商結果,近期我省將可能出現兩次重污染過程。
記者從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該廳已發布《關于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響應的緊急通知》。其中,11月12日下午至14日上午,11月15日下午至17日,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和許昌將可能出現重度污染過程,其他城市受本地和傳輸影響,也將出現部分時段中至重度污染過程。
12月31日,映象網記者從鄭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根據空氣質量會商情況,按照《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鄭州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通知》(鄭政〔2019〕22號),經市政府研究,決定自2020年1月1日0時將重污染天氣Ⅰ級響應調整為Ⅱ級響應。
河南多地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響應,省生態環境暗訪督導組雷霆出擊,深入企業進行暗訪。
在人們的心目中,既然是啟動了重污染天氣預警,這天氣肯定不會有多好,至少是灰蒙蒙一片吧。然而,鄭州這兩日卻天氣頗好,藍天白云。那么,天氣比較好的情況下,為什么要實施重污染天氣預警?
記者12月27日獲悉,報道發出后,在相關部門的監督下,兩個項目施工方正對黃土裸露部門加強覆蓋。
在12月25日,鄭州發布繼續實施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的通知。今天(12月27日)鄭州擺脫了前幾日霧霾圍城之困,天氣轉好,人們紛紛出門,享受著明媚的陽光,不禁疑惑了,這是重污染天氣嗎?讓我們聽聽專家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