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2日12:1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在全國上下埋頭苦干、萬眾一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之際,中央宣傳部2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朱有勇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云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后的面貌。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云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帶頭人。他情系三農,扎根邊疆,掛鉤聯系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群眾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贊揚,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范教師”等榮譽稱號。
近一段時間,朱有勇的先進事跡被中央媒體集中宣傳報道后,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干部群眾普遍認為,朱有勇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忠誠踐行者,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是奮斗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農民院士”。廣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學習朱有勇科技扶貧的先進事跡和忠誠擔當的崇高精神,積極投身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偉大事業,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應有貢獻。
“時代楷模”發布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授予朱有勇同志“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朱有勇先進事跡的短片。發布單位有關負責同志,朱有勇的同事、學生,村民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等參加發布儀式。
彩云網評特約評論員 雷鐘哲 7月7日晚播出的央視《焦點訪談》,以《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題,對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的事跡進行了深入報道。
完全免費 這兩個相反意義的詞同時出現 是因為他 朱有勇 他將10億專利無償送給農民 1955年 出生于云南省紅河州個舊市 解決了世界糧食生產的重大難題 為世界糧食安全推開了一扇窗 60歲那年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2015年,朱有勇和他的團隊來到瀾滄縣蒿枝壩村時,看到當地自然的條件不錯,而村民卻過著貧窮的日子,連連感嘆。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朱有勇剛剛來到這里,發現當地村民一年只種一季水稻,有20萬畝的松林,卻沒有任何利用,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
“農民院士”,一句親切的稱呼,道出了朱有勇在農民心中的人氣兒,更映襯出他心系三農、扎根邊疆的深沉情懷。朱有勇,有勇有智有擔當,他的科研事業從泥土中開花結果,也幫助落后地區拔除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