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3日18:54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作為指導長三角地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綱要從發展背景、總體要求、規劃實施等十二個方面做出具體部署,是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的依據,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搭建起了“四梁八柱”。
在2018年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的高度出發,明確提出“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立足現實,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著眼未來,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增強長三角地區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區域連接性和政策協同效率,對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意義重大。
“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縱觀綱要全文,“一體化”是理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關鍵詞。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部署,必須樹立“一體化”意識和“一盤棋”思想,加強各地各領域互動合作,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在統籌兼顧中綱舉目張,在總覽全局中齊頭并進,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從而匯聚成推動中國發展的綜合優勢。
著力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是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內容。綱要的另一個突出特點就在于“高質量”。一方面,這體現在把長三角打造成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全國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戰略定位;另一方面,也體現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科創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基本建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基本實現、生態環境共保聯治能力顯著提升、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水平明顯提高、一體化體制機制更加有效的發展目標。只有牢牢抓住“高質量”這個關鍵,才能帶動整個長江經濟帶和華東地區發展,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集群。
以國家戰略籌劃指導建設與發展,是推動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方法論。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從雄安新區連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貫通東西如長箭入海,再到粵港澳大灣區矢志建設世界級城市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一個個事關國計民生的戰略舉措,是我國實事求是的經驗之舉,也是瞄準未來的發展布局。事實證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更加注重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中國的發展就能不斷延伸到未來。
善弈者謀勢,善謀者致遠。長三角一體化是發展大潮奔騰不息的先鋒,也是區域發展協同并進的縮影。以綱要為契機,著眼全國一盤棋,抓住重點和關鍵,我們就能把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制度優勢,轉化為發展的動能、前進的動力。
12月6日,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尹弘、省政協主席劉偉等省領導在鄭州市與干部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滔滔黃河,進入河南省三門峽市拐了一個九十度的大彎,流向從南向東,經三門峽大壩,過中流砥柱巨石,茫茫蒼蒼,一路滾滾東去,在三門峽境內蜿蜒206公里間形成了湖泊,大澤,淺灘,長廊,綠樹,野鴨,天鵝,奏響了一曲三門峽黃河流域和諧生態樂章。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村黨組織書記、主任“一肩挑”要達到35%、到2022年要達到50%的預期目標。由此可見,實行“一肩挑”是全國、全省的統一部署,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必然趨勢。
?當前,各地紀檢監察機關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部署上來,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盡職盡責地做好正風肅紀反腐各項工作,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強保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適應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突破和超越傳統發展模式的積弊和短板,迫切需要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來推動發展。
習近平:越是面對挑戰,我們越是要遵循歷史前進邏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呼應人民群眾期待,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秉持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也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中辦印發《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是黨的十九大后加強黨對全面工作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在衛生健康領域的貫徹落實,也是第一次就公立醫院加強黨建工作作出最為系統全面的要求。這是公立醫院改革發展進程中的又一重要政策文件,站位高、規格高、要求高,意義深遠。
發揮人才和智力優勢 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了鄉村振興的總目標、總方針、總要求和制度保障,并提出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補齊農村基礎設施這個短板、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等多項重要任務。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就有助于夯實糧食安全和農業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為什么要推動高質量發展、什么是高質量發展、怎樣推動高質量發展等問題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為我們深刻認識高質量發展的科學內涵、核心要義和基本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