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19:5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題:透視2020年金融監管走向
新華社記者李延霞、吳雨、劉慧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金融工作作出諸多部署。接下來,金融監管的走向如何?“一行兩會”已經釋放明確信號。
支持實體經濟發力更精準
2019年以來,在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金融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1月至11月,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1.2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43萬億元。
從“一行兩會”釋放的信息看,服務實體經濟仍將是2020年金融業的重要任務,并且突出重點領域,發力將更精準。
人民銀行表示,加強逆周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進一步改善信貸結構,加大金融對制造業和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建立較為完善的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支持政策制度體系。
銀保監會表示,改進和完善小微和民營企業服務,疏通貨幣信貸傳導機制,促進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發揮開發性、政策性和商業性金融機構的作用,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工程。優化信貸供給結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比重,支持科技創新、先進制造。聚焦扶貧、養老、健康、醫療等金融服務薄弱環節,調動各類金融資源,支持消費升級和民生改善。
證監會表示,加大資本市場對符合國家戰略和產業政策方向相關領域的支持力度,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防風險從“治標”走向“治本”
防風險是金融業的永恒主題。2019年,金融監管部門對金融領域的重點風險主動化解防范,牢牢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人民銀行表示,要鞏固攻堅戰前期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穩金融、穩預期。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穩妥處置突出金融風險點,壓實各方責任。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管理框架,統籌做好金融基礎設施、金融控股公司、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加快補齊制度短板,完善金融法律法規體系,從治標逐步向治本過渡。
銀保監會表示,進一步強化風險意識,壓實各方責任,穩妥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持續加大不良資產核銷力度,對影子銀行業務進行一致性、穿透式、全覆蓋監管,堅決清理整頓各類假創新、偽創新。分類處置重點金融控股集團風險。完善房地產融資統計和監測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規行為。持續推進網絡借貸等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堅決遏制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高發勢頭。
證監會表示,將強化對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風險的防范化解,努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更多舉措推進高水平開放
2019年,我國金融領域的一些關鍵性改革取得明顯進展。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需要與之相匹配的金融體系。從金融監管部門釋放的信號看,更多改革舉措值得期待。
人民銀行表示,要注重以改革的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一步降低民營小微企業社會融資成本,提高貨幣政策的效果。優化金融體系結構,深化中小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改革。通過創新資本工具等多種渠道,進一步補充中小銀行資本,提高中小銀行放貸能力。
銀保監會表示,完善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深化城商行和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推動信托、理財、養老保險等行業轉型發展,引導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回歸本源。優化銀行保險機構的股權結構,強化關聯交易監管,優化激勵約束機制。
在大力補齊直接融資短板的背景下,資本市場的多項改革措施將陸續落地。證監會表示,抓緊研究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內涵、外延以及改革的思路舉措,努力構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堅守科創板定位,加快推進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深化新三板改革。加快債券市場產品工具創新,加大期貨期權產品供給。大力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完善創新資本形成機制。
證監會表示,在融資端加強改革的同時,在投資端采取更多措施。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推動完善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制度安排,優化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的制度體系。
2019年,我國金融業開放步伐加快舉世矚目。人民銀行表示,將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可兌換,推動金融業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銀保監會表示,將推動已發布的對外開放措施盡快落地,進一步推進更高水平開放。
監管能力要與開放水平相適應。證監會表示,堅定推進資本市場對內對外雙向開放,加強開放條件下的監管能力建設,確保“放得開、看得清、管得住”。
地方性金融監管法規不斷出臺,有助于地方金融監管加快填空白、補短板、明責任,將為規范地方金融監管執法,維護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合法權益,推動地方金融健康發展提供法制保障。據介紹,《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已經“在路上”,將進一步明確地方金融監管范圍,對地方金融組織及其活動制定了具體監管制度和措施。
□ 回望網貸行業的整治歷程,監管層一直采取審慎監管、包容試錯、鼓勵創新的態度,實事求是地逐步深入開展工作。在公布網貸機構歸零的同時,劉福壽也明確表示,未來將加快構建現代化的金融監管體制。
” 從山東濟南市主城區出發,驅車近兩小時,便來到了位于濟陽區新市鎮的銘威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今年以來,像銘威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這樣享受到金融輔導隊貼心服務、獲得融資支持的企業還有很多。
” 從山東濟南市主城區出發,驅車近兩小時,便來到了位于濟陽區新市鎮的銘威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今年以來,像銘威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這樣享受到金融輔導隊貼心服務、獲得融資支持的企業還有很多。
9月16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金融扶貧專場,介紹河南省金融扶貧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優先支持深度貧困地區,連續3年定點向4個深度貧困縣累計調增扶貧再貸款額度20億元,組織省市縣三級金融機構深入到4個深度貧困縣,引導金融資源向深度貧困地區匯聚。
2019年4月以來,山東省開展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培植行動,遴選企業并逐戶建立工作臺賬和培植檔案,一企一策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為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聯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開發“山東省融資服務平臺”,省內企業自主登錄“山東政務服務網”和“愛山東”手機應用,即可在線提交融資需求。
(張繼偉 趙逸荻)在新加坡,全部的金融監管工作和金融政策制訂,均出自金融管理局——其職能相當于中國的“一行三會”(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總和。近期,王瑞杰先后在新加坡和北京兩次接受了記者的專訪,暢談新加坡的金融定位與中新兩國的金融合作。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切實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緩解小微企業和“三農”等普惠領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實施意見
7月31日,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廣東證監局、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銀保監局、深圳證監局共同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的實施方案》。
除了立足于上海的金融市場改革提速,在為科技企業提供助力的更多元層面,上海的諸多新舉措,也正在吸引全球創新公司目光。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培育中國的硅谷,科創板一周年的背后是,上海的科技金融中心的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