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4日11:13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暖聞|2歲男童高鐵上高燒抽搐,車上兩位長沙醫生緊急施救
11日下午5時許,由上海虹橋開往長沙南的高鐵G1357次列車上,一名年僅兩歲多的男童突然出現抽搐,獨自一人帶孩子出門的外婆急得暈倒在地。
列車工作人員立即通過廣播尋找醫生。兩位長沙醫生聽到廣播后聞訊趕來,急忙開展施救,最終孩子平安無恙。
“救人是我們的本能。”其中一名施救醫生在自己的朋友圈里這樣寫道。
長沙兩位醫生正在合力搶救孩子。
從杭州開完會搭乘此趟列車回長沙的湖南省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張愛民教授聽到廣播后,立即趕到孩子所在車廂。
急忙趕到以后,只見孩子翻著白眼、雙手緊握、牙關緊閉,一量體溫竟然高達39.4℃。
一問才知道,原來孩子昨天已經確診患上流感,看病吃藥后,今天由外婆帶著坐車回長沙。
此時,列車上沒有退燒藥,孩子外婆又暈倒了,張愛民教授只能當起了臨時媽媽,一只手抱著孩子,然后用溫水打濕衣服為孩子擦拭身體,同時喂他喝溫水。
同樣聞訊趕來的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學科辦公室主任劉旺華則為孩子做起了推拿,雖然只穿著一件襯衣,劉主任仍做得滿頭大汗。
隨后,列車長甘劍找來退燒貼給孩子貼上。
兩位醫生加上列車工作人員忙活了半個多小時后,孩子的精神狀態逐漸好轉,開始講話、唱歌、喝奶。眾人懸著的心這才放下,將孩子安全交到外婆手中。
在寒冷的冬日遇上如此暖心的一幕,同車乘客紛紛為醫生和列車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點贊。
但醫生仍要提醒家長,如非萬不得已,不應帶著得了流感、發燒的孩子出遠門。
如果一定要出門,則應做好萬全的準備,出門前咨詢醫生,同時要攜帶必需的藥品,以免發生突發情況無法及時應對。
來源:長沙晚報微信公號
次“戰友重逢”《生命緣》截圖,易凡(第一排左四)和王辰院士(第一排右四)“王院士是我的救命恩人。”12月6日,王辰院士(左二)、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學科主任詹慶元(左一)和易凡夫婦共同為“易凡號”ECMO揭牌。
奔走在危重病人身邊 疫情期間,張定宇帶領同事 誓死捍衛有疫情“風暴眼”之稱的
12月4日下午3點半,劉某夫妻二人在用過午飯后,陸續出現呼吸困難、頭暈、心慌、惡心嘔吐等癥狀,急忙趕赴揚中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治療。如果一旦發生中毒癥狀,要立即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部進行催吐,并及時到醫院救治。
剛剛過去的11月,見證了新冠疫情在加拿大暴發以來,一項又一項令人瞠目的新紀錄。其三,安大略省政府采取了控制疫情惡化的措施,但是每日新增病例不僅沒有減少,反而依然在猛增。
新藥專項構建了以綜合性大平臺為骨干、單元技術平臺(包括藥物安全評價平臺、藥物臨床研究平臺、資源平臺等)為支撐的藥物研發創新體系。截至2019年底,衛生健康領域獲得國家科技獎勵139項,其中特等獎1項;醫學科技論文總量居全球第2位,醫藥類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首位。
清晨,老撾川壙高原上的南汀村,60歲的阿婆索嗯幫12歲的孫子阿東穿戴整齊,目送他和小伙伴們結伴去上學,露出欣慰的微笑。中企還為村里捐建了診所、捐贈大批日常藥品,從普坤縣聘請多名醫生和老師常駐村寨,為他們發放工資。
從1992年起,卡麥克每年都率團隊來到中國,共帶領50批、400余人次專家訪問中國,并與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團隊建立起深厚友誼。2018年,卡麥克辭去美國的工作,和家人一起來到南京,全職擔任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名譽主任。
“生命方舟”的掌舵人,就是守護這座城市的“急”先鋒。
地處四川省涼山州的喜德縣,曾是深度貧困的彝族山區。佛山“組團式”醫療幫扶集中了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佛山市中醫院、佛山市婦幼保健院、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五家優質三甲醫院,結合喜德縣當地的需求,將優勢醫療力量和資源投入喜德縣人民醫院。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多個州報告稱,受疫情影響,目前當地醫院已人滿為患,無力接收新病患。新墨西哥州醫生 羅希尼·麥基:我們的醫院已經滿了,重癥監護室和普通病房的床位,都快要用完了,就過去幾周的數字來看,這個州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