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7日16:43 來源:中國江蘇網
2020年的春節,是一個不尋常的新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緊牽動著14億中國人的心,也牽動了海外華僑華人的心。
這兩天,很多人的朋友圈被這樣一則新聞刷屏。南方航空CZ634航班,內羅畢飛往廣州的一個普通商業航班整個飛機的前部機艙“坐”的不是客人,而是一箱箱口罩。總計數千箱的醫用物資包括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手套、防護服、體溫儀、采血管等,這些物資全部由在肯華僑華人愛心捐助,將捐贈給湖北、安徽等地。
武漢等地疫情嚴重,醫療物資緊缺。事實上,不止是武漢,除了一線的醫護人員需要充足的醫療物資,14億人民日常防護也需要口罩等醫療用品。工信部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全國口罩產能恢復至60%左右,每天生產1200萬副。即便是國內相關企業全部投入生產,產量離需求量還有很大的距離。沒有護防物資,也就意味著防控工作不能順利開展。疫情防控是一場硬仗、大仗,只有前方有充足的“糧草”“子彈”,才能為后方筑牢安全屏障。
也正是在這緊要關頭,海外華人紛紛伸出援助之手。許多僑團臨時取消、推遲了原定的春節慶祝活動和其他會務,全身心投入到尋找、購買、發運“戰疫”物資支援武漢、支援家鄉的緊張工作中去。泰中西北商會向廣州送去了25箱貨物,其中2萬只口罩,750個醫用鞋套;發往甘肅N95口罩超過2.3萬只。遠在西班牙的甘肅人孫毅牽掛家鄉,他甚至“打飛的”飛往瑞典協調廠家預定口罩。雅典中文學校的師生們加入捐款行列,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將10塊、5塊、2塊、20分歐元……投入捐款箱。海外華僑華人以實際行動,把一顆顆滾燙的愛心獻給祖國母親。“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這一刻是最真實的寫照。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關系的動用一切關系采購醫療物資。江蘇互聯網企業家楊銀劍在印尼的華人華僑網絡社區里發帖求助,印尼各界華人華僑積極行動,通過挨店收集的形式,采購到了25000只統一規格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他趕赴一趟又一趟國際航班,輾轉多國,只為了做一件事:購買口罩。在阻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各行各業都挺身而出、義無反顧,沖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這種無私無畏的精神,正是我們打贏戰“疫”的底氣。
一個人的力量注定會顯得無助和薄弱,而當千千萬萬份個體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時,便形成了中國力量!這是戰勝疫情的強大力量,是中華56個民族和海外僑胞聚合而成的強大力量。危難凝聚力量,也激活了一個民族最強烈的情感。讓我們凝聚更多打贏戰“疫”的“中國心”,只要大家齊心努力,一定能克服困難,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共同迎來春暖花開。(陳曉寧)
香港輿論認為,反對派全然不顧特區政府防疫安排,肆意組織非法聚集,是導致疫情急速蔓延的重要原因。新華社近日就此發表評論文章表示,香港市民應看清反對派為一己私利而“攬炒”香港的卑劣行徑,切實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措施,攜手渡過當前的艱難關口。
要出門,戴口罩,大家健康最重要……” 疫情防控期間,這樣的“大喇叭”式宣傳語在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膾炙人口。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充分運用科技手段,快速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效率,推動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
自6月11日北京終結56天無本地新增確診病例起,疫情警報再次拉響,截至18日整整一周。面對卷土重來的疫情,北京迅速響應、凝聚力量、強力應對。
多國人士表示,中國兩會傳遞出中國在防控疫情同時發展經濟的決心,相信中國經濟會穩步恢復活力,提振世界經濟復蘇的信心。海外政學界人士表示,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實現平穩增長,雖受到疫情影響,但相信中國可以將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這對世界也有重要意義。
多國人士表示,中國兩會傳遞出中國在防控疫情同時發展經濟的決心,相信中國經濟會穩步恢復活力,提振世界經濟復蘇的信心。海外政學界人士表示,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實現平穩增長,雖受到疫情影響,但相信中國可以將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這對世界也有重要意義。
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但它無法阻擋我們取得脫貧攻堅戰的勝利,也無法阻止我們實現全面小康的腳步。特殊時間節點的全國兩會,將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凝聚磅礴力量,為答好經濟社會發展考卷貢獻智慧。
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 經濟社會運行正常秩序加快恢復
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 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
默哀,是對英雄烈士和逝世同胞的追思與告慰,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敬仰,是悲傷的表達。默哀時刻,讓我們向不幸患難的烈士致敬,讓我們虔誠地共同祭奠以犧牲生命為代價守護我們健康無恙的至親至近的親人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3月18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研究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凝聚力量,中國有“疫”中取勝的堅強領導。凝聚力量,中國有“疫”中取勝的堅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