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天下 > 正文

WHO專家:我接到了好多電話,都問我中國是怎么做的

2020年03月10日14:45  來源: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

5034

  世衛組織訪華專家組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表示,隨著國際病例的不斷增加,他接到的電話也越來越多,很多人問他中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們該怎么辦? 他說,“中國的抗疫方式是可以復制的,但需要速度、資金、想象力和政治勇氣。”

  布魯斯·艾爾沃德

  “都打電話問我中國是怎么做的”

  世衛組織訪華專家組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在中國考察返回后,一開始很多報道都說世界其他國家不能學中國這樣做,隨著國際病例的不斷增加,他接到的電話也越來越多,很多人問他中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們該怎么辦? 他說,他這幾天一直對伊朗和意大利說,進行控制,任何時候都不會太晚,我在中國,聽到最多的就是,救人,救人,救人!

  中國的病例在減少,不相信?

  當地時間3月4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記者與布魯斯·艾爾沃德的訪談內容,艾爾沃德介紹了自己在中國之行中了解的情況。

  艾爾沃德認為,目前疫情在全球多個地方暴發,找到合適的抗疫方法對緩解全球恐慌情緒十分必要。對抗疫情需要速度、資金、想象力和勇氣,從疫情防控實際效果,以及如果不加緊控制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上考慮,中國的模式可以復制。

  在被問及“中國的病例是否真的在減少”時,艾爾沃德坦言:“我知道有人懷疑”。他表示,他走訪的各處都表示,相比中國疫情峰值時,情況已經大不一樣了。此前每天都有約4.6萬人要求檢測,而在他離華時,這一數字下降為約每天1.3萬人。

  “我看不出任何操縱數據的跡象。”艾爾沃德進一步回應:“疫情已經趨于穩定了,而且進度要快于預期?!?/p>

  中國效率有多高?從做CT就能看出來

  艾爾沃德在采訪中說:“每臺機器一天大概做200次,一次掃描5到10分鐘。甚至可能是部分掃描。在西方,一家醫院一般每小時掃描一到兩次。這和做X光不一樣;病人看上去可能是正常的,但CT會顯示出他們要找的‘毛玻璃影’(肺部異常)?!?當他提及給疑似病人取拭子時,記者追問:“拭子是用來做PCR測試的,對吧?他們做得能有多快?直到前不久,我們(美國)還得把所有樣本都送到亞特蘭大去。” 艾爾沃德答道:“他們(中國醫生)把時間縮短到了4個小時?!?/p>

  艾爾沃德還稱贊“中國很擅長維持病人生命”,說“那里的醫院看上去比我在瑞士看到的一些還好”。

  “我們問:你們有多少呼吸機?他們說:50臺。我們問:有多少ECMO(ECMO是體外膜式氧合機,在肺功能衰竭時提供血液氧合)?他們說:5臺。來自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團隊成員說:5臺?在德國,也許只能有個3臺。而且在柏林才有?!?/p>

  針對美國民眾普遍關心的治療費用問題,艾爾沃德也做了一番對比:中國政府明確表示測試是免費的。確診患者的醫療保險滿額后,國家會承擔一切治療費用。

  相比之下,艾爾沃德認為美國當前的醫保體系“存在速度上的障礙”。高昂的檢測和救治費用,使得不少民眾會因為猶豫而耽誤救治,也對防控疫情進一步傳染非常不利。

  技術如何解決各種不便?

  對于被隔離人口的日常生活,艾爾沃德通過他的觀察表示,在武漢,1000多萬人不得不在網上訂購食物、送貨上門。

  而且,中國正在用技術手段應對當前的各種不便,他說:“中國管理著大量數據,他們試圖追蹤數萬個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他們關閉學校的時候,事實上只有學校大樓關閉了。學校教育轉移到網上?!?/p>

  “我們去了四川,那是個很大的地方?!卑瑺栁值略谀抢锟吹剑?00公里外的村莊處理問題的工作人員接到了省長打過去的視頻電話。

  中國人有多團結?看看他們的覺悟

  最讓艾爾沃德動容的是醫療之外,中國舉國上下的反應,這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很難看到,也是控制疫情中最關鍵的一個因素。

  他對記者說:“全社會都是這樣。他們有一種強烈的意識,‘我們必須幫助武漢’而不是‘武漢讓我們落到這種地步’。其他省份還派出了4萬多名醫療工作者來支援重災區湖北,其中許多人都是自愿的。”

  這種團結一心共同抗疫的責任感,互幫互助的善良與凝聚力,才是能保證整個社會高效運轉的潤滑劑。

  針對記者的提問——“為什么中國上下能迅速被動員并行動起來?” 艾爾沃德用一個形象的比喻說:

  他們被動員起來,就像在戰爭中一樣。他們真的認為自己站在第一線,這是在保衛中國其他地區乃至整個世界。

  艾爾沃德還反問記者道:“你能做到那些簡單的事情嗎?你能隔離100個病人嗎?你能追蹤1000個聯系人嗎?如果不做,疫情會在整個社區里蔓延。”

  艾爾沃德用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感向全世界傳達一個信息:人類需要團結。

  他在專訪中講述的中國見聞也得到了網友普遍的認可和稱贊。

  “好文章,這才是中國的真相?!?/p>

  “中國政府的反應,高效的管理與運作,人民群眾的凝聚力,共同抗疫,值得一看?!?/p>

  “是事實,一定要看?!?/p>

  一場疫情,不僅能讓人看到社會的冷暖,也能讓人體會到國家的擔當,以及人類放下對彼此偏見的勇氣。造謠治不了病,排擠也阻斷不了病毒。在對抗疾病的戰爭中,沒有人能當得了逃兵,只有團結起來向前沖,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韓寶儀、孟哲)、人民日報微信、百萬莊通訊社、環球時報

文章關鍵詞:氧合 病例 操縱數據 紐約時報 病人 中國 訪華 CT 肺部 確診 責編:付琛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醫之大者 為國為民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張伯禮臨危受命,于1月27日飛赴武漢參與新冠肺炎的救治,在抗疫前線奮戰了80多天。除了新冠疫苗,陳薇還率領團隊研發新藥,加緊研制針對特異性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單抗藥物。

  • 進博新品匯丨硬核!多款醫用防疫新品助力科學抗“疫”

    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首設“公共衛生防疫專區”,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 中國政府抗疫醫療專家組在南蘇丹對當地醫護人員展開培訓 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當地時間8月24日上午,中國政府抗疫醫療專家組來到朱巴教學醫院實地考察,并在中國援建的朱巴教學醫院門急診樓會議廳舉辦了疫情防控技術培訓會。南蘇丹衛生部,有關州、縣衛生院、社區衛生所負責人、朱巴各醫院的醫生、護理及院感負責人60多人參加培訓。

  • 不一般的展會 “雙循環”的窗口——寫在第三屆進口博覽會倒計時100天之際

    2020年5月8日,虹橋品匯國別文化節云游意大利主題展在上海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舉行,嘉賓在一家意大利酒類企業的展臺前駐足觀看。”  2020年5月8日,虹橋品匯國別文化節云游意大利主題展在上海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舉行,參觀者從展覽上一個意大利皮具展示臺前走過。

  • 他從武漢來,在人民大會堂說出了心里話……

    2月11日,協和醫院接到改建850床的重癥醫院任務,第一時間迅速騰空病房,創造性完成“三區兩通道”改造,第三天開始收治病人。2月15日,與來自浙江、福建、安徽等地的11支援鄂醫療隊一道,完成了499名重癥患者的轉運、收治任務,創造了重癥定點醫院單日收治患者最多的紀錄。

  • “我的小飛”——一位遼寧援鄂醫生和他的“最重患者”

    新華社沈陽5月25日電題:“我的小飛”——一位遼寧援鄂醫生和他的“最重患者”遼寧醫療隊撤離前,賈佳親手將小飛轉運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重癥醫學科。撤離武漢那天,小飛的愛人特意趕到遼寧醫療隊的駐地,向醫護隊員們深深地鞠躬致謝。

  • 親歷武漢戰“疫”100多天后,全國政協委員胡豫有話說

    1月26日,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獲準開展核酸檢測,日均檢測量漸達千例,破解了確診難題。1月27日,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一所分院整體改造成重癥患者定點醫院,可隔離收治810人,就醫秩序明顯改善。

  • 云聽會 看履職丨總臺記者帶你見證人大代表建言獻策

    李延萍舉例說,據數據調查,用于應急的體外膜肺氧合(ECMO)設備重慶只有四臺,全國400臺多數集中在發達地區。

  • 聞令而動 盡銳出戰

    面對疫情,公立醫院聞令而動,盡銳出戰,為廣大患者提供了堅強保障,承擔了“頂梁柱”的責任。隨后,由北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大第一醫院、北大人民醫院、北大第三醫院等公立醫院組成的國家抗疫醫療隊馳援武漢,進駐中法新城院區。

  • 致敬!“南丁格爾之燈”點亮抗疫戰場

    江蘇省人民醫院護理部護理感控科科長、江蘇第六批援鄂醫療隊護理總護士長宋瑾,依然清晰地記得在武漢的60個日日夜夜。”  隨著科技的進步,出現的一些護理機器人部分替代護士進行拍背、康復等事務性的工作,但對病人的全身心護理,特別是心理上的安慰關心,護士的作用無法替代。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