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3日12:44 來源:新華網
4月2日,工作人員在進行代祭。清明節前,山東濟南市玉函山公墓工作人員免費代替群眾祭掃逝者格位和墓穴。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濟南市殯葬服務場所于清明期間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倡導代祭、網祭等方式。 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
新華社濟南4月2日電 題:清明“代祭”“網祭” “新風”寄托哀思
新華社記者潘林青、葉婧、楊文
清明將至,山東省濟南市玉函山公墓安靜肅穆,沒有了往年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上午9時,濟南市殯儀館職工高玉珊在這座公墓開始了工作生涯中首次“代祭掃”。
記者在現場看到,高玉珊戴著口罩、手套,懷中抱著一束菊花,拾級而上來到一座座墓穴前,先彎腰將雜物清理干凈,再按照“一墓一花”的標準,將菊花依次擺放在墓穴上方,然后用膠帶固定好,以防山風將菊花刮跑,最后起身深深鞠躬,表達哀思。
4月1日,高玉珊和120余名同事將“代祭掃”1.5萬座墓穴。“為防控疫情,逝者親友無法來到現場祭奠。我們用一枝枝菊花、一個個鞠躬,替他們表達哀思。”高玉珊說。
4月2日,工作人員在進行代祭。清明節前,山東濟南市玉函山公墓工作人員免費代替群眾祭掃逝者格位和墓穴。 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
濟南市玉函山公墓占地300多畝,共有4萬余個墓穴。4月1日起,濟南市殯儀館和玉函山公墓共同組織了代替群眾祭掃先人活動。
玉函山公墓副主任孫建軍告訴記者,4月4日清明節前,工作人員將免費代替群眾逐一祭掃逝者格位和墓穴,擺放鮮花,實現濟南市殯儀館寄存格位“一格一花”、玉函山公墓墓穴“一墓一花”。
清明節是慎終追遠、祭祖掃墓的日子。往年,清明前后是群眾祭掃的高峰期。“清明節前后15天,是祭掃群眾最多、人員密度最大的時候。以往,日均有5萬人次入園祭掃,車從公墓門口堵到五六公里之外。”孫建軍說。
今年,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濟南市在3月15日至4月15日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倡導群眾實行代為祭掃、網絡祭掃等方式祭奠先人。玉函山公墓自二十世紀80年代建成以來,出現首次閉園。
4月2日,工作人員在進行代祭。清明節前,山東濟南市玉函山公墓工作人員免費代替群眾祭掃逝者格位和墓穴。 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
為滿足懷念親人、寄托哀思的需求,山東省民政廳日前下發通知,群眾可向公墓提出申請,由公墓工作人員通過擦拭墓碑、敬獻鮮花等方式代為祭掃;鄉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可由村班子成員代為祭掃。
同時,山東各地殯儀館、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可通過網站、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提供免費網上祭掃服務,倡導群眾通過網絡祭掃的方式祭奠先人。
3月26日,濟南市民政局上線了“云追思·濟南祭掃網”網上祭奠平臺。截至4月1日10時,“云追思·濟南祭掃網”網上祭奠平臺注冊用戶34534人,創建虛擬祭奠廳15517個,瀏覽量484015次,留言51279條。
記者打開“濟南貼心民政”微信公眾號,點開“網上祭掃”欄目,便進入了“云追思·濟南祭掃網”網上祭奠平臺。記者看到,平臺設有“云公祭”“云家祭”“云友祭”,群眾登錄后,可選擇“點燭”“獻花”“留言”等方式追思逝者、寄托思念。
“追思先人貴在真情。特殊時期,祭奠先人的同時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也是對先人的一種告慰。”高玉珊說。
4月2日,工作人員在進行代祭。清明節前,山東濟南市玉函山公墓工作人員免費代替群眾祭掃逝者格位和墓穴。 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
濟南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處長孔天驕告訴記者,根據往年統計數據,清明節三天假期內,濟南市區兩級民政部門備案的經營性公墓、農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祭掃人數合計約為57萬人次,今年民政部門倡導家庭追思、網上祭掃等方式,寄托哀思,緬懷故人,做綠色、文明、安全、節儉祭掃新風尚的踐行者。
“清明祭掃,貴在心意,重在文明,‘心祭’大于‘形祭’。”孔天驕說,今年的清明節遇上了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通過“代祭”“網祭”等現代技術寄托情感,樹立文明新風尚,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群眾的支持。
“千百年來,清明祭掃的風俗一直在變。”高玉珊說,就像今年的祭掃“新風”,改變的只是形式,不變的卻是親友對逝者的哀思和懷念。
民政部5日發布消息,據統計,清明節假期首日(4月4日)各地網絡祭掃平臺服務群眾1336萬人次,通過網上建立紀念空間、書寫寄語等方式滿足群眾祭掃需求,網絡祭掃逐漸成為今年文明祭掃新風尚。
(記者 蔣波)近日,江蘇南京、無錫、徐州等地開展清明代祭掃活動,為受疫情影響而無法到墓園祭掃的市民給予精神慰藉,寄托哀思。4月3日,南京市在雨花功德園舉行莊重而簡樸的集體代祭掃儀式,祭奠為這座城市付出和犧牲的普通人。
4月2日,安徽省合肥市,臨近清明節,在合肥市小蜀山陵園,蜀山區小廟鎮的志愿者將鮮花擺放至墓碑前,代替逝者家屬親友表達哀思和追悼。近日,隨著清明節臨近,全國各地墓園推出云祭掃、代祭掃服務,還可以進行在線直播服務。
題:疫情下的清明:直播代祭追思 云端體悟親情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清明節,北京市采取分時預約方式減少到現場祭掃人員,并倡導市民在網上祭掃或預約代祭。” 從4月4日起,連續三天將是清明祭掃的高峰日,老山骨灰堂單日可接待預約祭掃人數已達到最高限制。
新華社南京4月2日電 題:錯峰預約、集中代祭、“云”端祭掃——各地清明節前夕祭掃見聞 4月2日,在上海福壽園公墓,預約現場祭掃的市民在祭奠親人。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濟南市殯葬服務場所于清明期間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倡導代祭、網祭等方式。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濟南市殯葬服務場所于清明期間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倡導代祭、網祭等方式。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濟南市殯葬服務場所于清明期間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倡導代祭、網祭等方式。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濟南市殯葬服務場所于清明期間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倡導代祭、網祭等方式。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濟南市殯葬服務場所于清明期間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倡導代祭、網祭等方式。
八寶山革命公墓供圖 3月21日,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堂內,工作人員進行消殺。清明祭掃接待服務期間,為避免因體溫檢測、預約驗證等造成擁堵,革命公墓南門關閉,祭掃群眾由八寶山殯儀館西3門進、西4門出單向出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清明節能否外出祭掃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據悉,鄭州市、洛陽市、焦作市等地近日均發布通知,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倡導網上遠程祭祀,倡導文明綠色祭祀。春季是火災易發多發季節,各地要加強對公墓、殯儀館、骨灰樓等祭掃場所特別是民辦殯葬服務機構消防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