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9日09:25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記者 陳偉然
近期,鄭州市兩會、二七區兩會先后召開。在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將二七廣場片區打造列為了2020年鄭州市建設發展重點任務之一,并提出了明確的建設目標:“將二七廣場片區打造成為‘鄭州人精神家園、河南省消費中心、全國城市復興典范’”。
從二七區兩會上,記者了解到,二七區不僅將壯大二七商圈板塊作為今年全面培育的“六個動力源”之一,同時,明確了推進二七商圈城市復興的具體舉措:籌建“二七精神紀念館”、振興鄭州老字號品牌、全面啟動核心區域改造提升36個重大項目、推進二七廣場周邊區域形態風貌提升……圍繞“中優”功能布局,大力實施文化復興、產業復興、城市復興。
吳晨
老城區有機更新對鄭州市城市復興的意義有哪些?二七商圈將如何打造?未來市民在二七商圈將會有怎樣的體驗?帶著這些問題,5月27日,記者通過視頻連線全國人大代表、二七商圈提升改造總設計師吳晨,圍繞二七商圈改造進行了專訪。
鄭州二七商圈改造,將引領一場鄭州的“城市復興”
目前,鄭州市城鎮化率約73%,處于城市化穩定階段。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市在當前國家經濟轉型升級階段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將率先成為區域經濟增長極。而城市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基于城市資源約束以及城市品質提升的需要,必須對既定土地利用空間格局進一步優化,通過城市再開發和再城市化,實現城市由量向質發展,滿足經濟社會轉型和城市治理需要。而城市復興,就是通過盤活低效存量用地,使城市空間結構與建筑功能不斷調節相適,增強城市整體機能,使城市能夠不斷適應未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需求。
以城市設計為先導的城市復興,需要綜合考慮各種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多維復合空間環境的整合,促進城市環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最終實現城市活力和城市經濟的復興。吳晨和他的團隊在北京老城的城市復興實踐中,已經提出了“整體保護,積極創造,全面復興”的指導思想,先后開展并完成了北京老城總體城市設計、北京大柵欄地區、白塔寺地區等區域的保護、整治、復興規劃及城市設計與研究工作,在城市復興和老城區有機更新領域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
在快速城鎮化發展的背景下,城市的發展,特別是老城區的發展面臨人口和資源環境的矛盾、建設用地緊張等問題,而鄭州主城區也存在大量的建成區面臨更新改造和城市復興工作。隨著城市融合加速推進,城市發展日新月異,老城區的布局、設施已跟不上市民對于品質生活的需求。鄭州正在以城市復興為抓手,逐漸從被動應對向主動服務、從突擊整治向長效管理、從政府主導向多元參與、從簡單改造向精準施策加快轉變。未來主城區的城市復興將采取地塊再更新模式、共同締造模式、社區營造模式等多種措施,既要實現物質性的復興,也要實現非物質性的復興,這對于改善居住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產業能級、重塑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義。要加快推進老城區的復興,打破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注重精明規劃、精準建設、精細管理,讓老城區煥發活力、實現活力城市與美好人居。
新的二七商圈,將重現二七塔城市精神及德化街的百年繁榮商貿場景
二七商圈是鄭州近百年發展歷史的縮影,承載著鄭州人的精神記憶,也是實現鄭州市委全會確定的“中優”城市功能布局的核心區域。而二七商圈現狀缺少文化引擎項目,除二七塔外難以形成明確的文化地標,現存的歷史建筑缺乏系統性保護與更新利用,現存的公共空間難以體現片區文化象征。
為此,吳晨的規劃將進一步發揚紅色文化、商貿文化、鐵路文化,再現二七塔的城市精神統領作用及德化街的百年繁榮商貿場景,打造鄭州站的中原交通支點形象,從而塑造更有特色的城市風貌。
對于二七商圈核心區,將著重打造二七塔的周邊空間,通過二七廣場這一引擎項目的升級改造,重塑鄭州的文化地標。在注重歷史保護、文脈傳承與時代性結合的原則下,將新興城市功能與歷史建筑相融合,打造若干不同特色的“精致空間”來激活城市活力。通過引入城市燈光秀、購物街、城市日等新興文化商業形式,建立開放的國際城市門戶形象,打造兼具文化底蘊和時代感的城市文化名牌。
通過科技創新驅動文商旅融合發展,釋放二七城市活力
城市的活力離不開經濟, 2018年鄭州正式加入“萬億GDP城市俱樂部”[],從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結構變化趨勢判斷,鄭州已邁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提質增效階段。二七區現階段軟件、信息技術相關產業產值增長率較高,展現出區域未來主導產業潛力,現階段主城核心區仍以批發零售類產業為主導,產業內容傳統,整體檔次低、品質差,增速緩慢,明顯滯后于城市整體產業導向。
未來二七將打造新空間、新業態、新平臺,實現生活、生產、生態的“三生”融合和全面騰飛。挖掘新的產業增長點,積極推動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加速低端批發產業外遷的工作,注重商業酒店品質的提升和文化辦公短板的補充,重點關注現代服務業及互聯網經濟融合產業,同時關注數字經濟產業布局中的發展機遇,如大數據、數字文創、人工智能等領域,實現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發展目標,通過科技創新驅動文商旅融合發展,釋放城市活力,打造現代產業發展高地。
凝氣、增色、提質、增效 四大策略破解二七商圈空間困局
二七商圈緊鄰鄭州火車站,能夠為該區域帶來豐富的客流。周邊的人民公園和古商城遺址公園未來將成為主城中心重要的市民休閑文化活動場所。
吳晨告訴記者,目前二七商圈的空間發展挑戰可總結為四點,第一點為二七廣場精神統領性弱化。二七紀念塔本應為城市地標,是人民的“精神燈塔”,隨著周邊高層建筑拔地而起,在高度上和體量上均遠遠超過了二七紀念塔,二七廣場四周被連廊圍合,地面交通的交匯對場所營造起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周邊物質環境的變化也使二七廣場的場所感逐漸弱化。
火車站東廣場與二七商圈聯系弱。鄭州火車站是鄭州現代城市的發展的起點,也是鄭州老城區的對外門戶。站前廣場被鄭州長途汽車站阻擋,影響了其作為城市對外客廳的公共作用。二七商圈現狀不僅是鄭州市民的日常購物場所,也是鄭州地區重要的商貿基地,內有多處大型酒店。但站前廣場與二七商圈沒有直接的步行聯系,行人通過站前廣場到達商圈需要穿越交通環境復雜城市街區,極為不便。
人民公園周邊的環境過于封閉,綠色開敞性差。鄭州市人民公園位于項目基地北側,是鄭州城市中心區重要的開放空間場所和城市綠色空間。但人民公園現狀卻被周邊的城市建設包圍,對城市重要界面的開敞性較差。
德化步行街缺少面狀的公共空間。德化步行街現狀是以線性空間串聯的街塊式商業步行街,能夠滿足現狀商品批發,電器零售等業態快速通過的需求。未來德化步行街轉型升級將面臨面狀公共空間匱乏的困境,缺少文化場所的發生器,難以形成人群的聚集效應,從而導致城市公共活力的喪失。
為此,吳晨和他的團隊將提出四大策略來提升城市空間品質,規劃四大片區來塑造城市發展名片:
策略一:凝氣。我們將通過擴建二七廣場來點亮精神家園,通過整合周邊空間界面,豐富街區環境的景觀營造,巧妙利用水景、綠帶、燈帶、景觀小品等元素,拓展步行空間的娛樂性以及提升場所感,吸引更多人流,凝聚場所人氣。
策略二:增色。通過增加特色空間來創造文化氛圍,在步行商業街中增加自然環境和特色開放空間來創造輕松、宜人、舒適的環境氛圍。打造更生態、更有趣、更精致的文化休憩空間,提供多元化的公共設施來為居民提供更多的選擇。
策略三:提質。建設以公共交通為導向,適于步行的小型街區,優化多元化慢行體系建設,提升步行環境品質。
策略四:增效。豐富慢行區建設,提升各片區的可達性。通過緊湊、密集型城市空間建設,為街區提供多元化、復合性功能,建設多級公共空間形態,為文化與商業互生共榮提供高品質空間。
營造高品質的交通環境,建立優美“穩靜街區”
鄭州火車站和鄭州中心客運站作為鄭州老城的對外交通門戶位于二七廣場周邊,鄭州中心客運站是現階段城市發展中較為少見的還位于城市核心區的長途汽車客運站,為這個區域帶來便利交通和大量客源的同時也為區域造成了巨大的交通壓力和空間品質影響。二七廣場現狀被城市內多條主干道路交匯通過,交通流復雜,過境交通流穿越城市核心。軌道交通對二七商圈南部的覆蓋較弱,公共交通服務品質有待加強。慢行交通的優先權不足,現狀與機動車交通形成相互干擾,人非沖突明顯,城市慢行的環境較差,城市交通高峰期經常出現嚴重的擁堵現象。二七區域目前已經形成金水路、京廣快速路、隴海路、紫金山路圍合的過境交通保護系統,商業核心區的過境交通從規劃原則上,本應該進行剝離,過境交通穿越商業核心,除了增加交通擁堵外,也嚴重影響了區域商業品質和居民休閑娛樂活動的感受,降低了區域發展的品質。
未來二七將站在宏觀的角度對二七廣場的交通進行系統梳理,目標為營造一個高品質的交通環境,建立一個優美的“穩靜街區”。對此將實施四大舉措,舉措一為構建三個圈層的慢行專屬無車區,控制協調區主要分離過境交通,加強過境交通的控制與引導;慢行優先區則是強調慢行為主,只允許必要的車輛進出;慢行專屬無車區既是以營造高品質的人行活動空間為主要目標。舉措二是組建分層次的立體道路網系統,將地面環路系統和地下交通系統按照過境交通、對外聯系通道和服務通道的不同功能進行高效組織劃分。舉措三是推行多層次、多模式一體化的公交體系,貫徹公交優先原則,實現TOD導向,規劃以軌道交通為骨架,快速公交系統為補充,無人駕駛為輔助及特色服務,普通公交為主體,打造多模式一體的出行與換乘體系。舉措四是建立基于需求管理的智慧停車系統,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智慧停車的目標,調控社會車輛停車。
打造以德化步行街到丹尼斯百貨一線為主軸,串聯重要歷史文化節點、消費節點的整體夜間消費體系
夜經濟成為快速發展的現代城市消費形式,鄭州作為中原中心城市,具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商業需求,隨著城市品質提升和年輕消費群體崛起,二七商圈憑借區位優勢和商業傳統優勢成為重要夜間消費市場。伴隨二七商圈改造提升,未來這里將成為鄭州夜經濟消費新場景核心區域。
二七商圈將打造成為以德化步行街到丹尼斯百貨一線為主軸,串聯重要歷史文化節點、消費節點的整體夜間消費體系。通過文化內涵提升商業和旅游附加值,既體現歷史文化傳承、也融合現代科技;既服務市民休閑、也豐富旅游體驗。
二七商圈城市復興進程已經拉開帷幕。建筑和城市環境的改變,將為燈光照映下的二七商圈帶來更現代、更具活力和更富吸引力的夜間消費環境;通過商業業態調整和提升,二七商圈將打造為集歷史文化旅游、休閑娛樂消費和文化藝術體驗于一體的夜間消費載體。
二七塔、二七廣場和二七紀念堂,將在弘揚展示城市精神的同時,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閑、參觀、歷史文化體驗等選擇,整體形象提升和夜景打造將有效延長居民和游客的停留時間。
新建和現有的高品質項目如華潤萬象城、丹尼斯百貨,將通過品質餐飲、文化藝術展演、高端零售等業態為夜間消費提供選擇。
老牌的亞細亞、天然商廈以及改造后的友誼大廈,將一改傳統零售業態的形象,充分發揮環繞二七廣場的區位優勢,提供更具文化藝術氛圍、體現現代生活方式的精品購物、休閑和餐飲業態,如24小時書店、歐洲街區式餐飲、精品百貨等,延長居民和游客停留時間、增加消費選擇。
德化步行街已經具備夜間消費氛圍,未來通過購物公園業態提升、步行街商貿城改造等,為年輕客群提供更潮流的休閑娛樂和國際范兒的各式餐飲美食,包括live show、體驗娛樂、國內外特色餐飲、酒吧等;通過居民文化中心、藝術團體常駐場館等,提供豐富的夜間文化藝術活動。
步行街后街將與主街形成互動,隨著批發市場逐步疏解、引入與商圈形象匹配、服務周邊居民和市民的餐飲、休閑等豐富配套。
二七商圈夜間經濟環境打造和消費提升,將豐富居民休閑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居民消費水平、促進旅游與消費結合,進一步挖掘城市消費潛力,強化二七核心商圈地位,完善城市功能,促進鄭州消費樞紐城市建設。
記者昨日從省政府獲悉,《河南省地震預警管理辦法》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地震基本烈度7度以上地區的學校、醫院、車站、機場等人員密集場所,應當安裝地震預警信息自動接收和播發裝置。
愛是因為這是一條連接鄭州北區東西向的咽喉要道,而恨則是由于彩虹橋常常在早晚高峰擁堵得一塌糊涂。去年10月26日起,鄭州市對彩虹橋進行封閉,由此,驅車往來高新區和東區需要繞上一大圈。
近日,河南鄭州一名女子稱,自己在鄭州湯盛溫泉女浴區遭一陌生女子偷拍,報警后涉嫌偷拍女子被警方帶走,民警又在其手機里發現多段偷拍視頻,還曾傳給過陌生男子。此次事件的發生,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引起網友熱議。?
近年來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深入推進,為響應國家戰略,鄭州市市政工程總公司嚴格落實各級控塵督導,積極主動配合轄區鎮辦交辦工作。響應市控塵辦號召,積極主動參加老舊社區改造志愿者服務,成立總公司“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參加“綠城使者”等志愿服務行動。得到主辦單位一致認可。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鄭州火車站的東、西廣場之間,直線距離只有400多米,但因沒有直接的聯絡通道,出錯站的乘客只能繞一個大圈通過。
12月6日,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指導、中國建設教育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房地產校企協同創新發展峰會在湖北武漢圓滿落幕。
為了給在寒冬中出行的乘客和室外工作者送去一份溫暖和關愛,12月6日,鄭州快速公交公司站務辦黨支部在隴海路工人路BRT站臺開展“一杯熱水、一份濃情”暖心活動,站臺工作人員在站臺內設立了“愛心驛站”,在冬日里,為“城市的美容師”環衛工人們遞上一杯熱水,送上一份溫暖。
12月2日下午,在集中收聽收看全省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推進會議后,鄭州市立即召開國土綠化工作推進會,對全市今冬明春的國土綠化工作進行安排部署。2021年,全市要完成國土綠化面積31300畝和中幼林撫育58000畝、開建5個森林(濕地)公園、創建完成108個森林生態鄉村和11個森林特色小鎮。
二手車出口,市場不可小覷。7日,記者從鄭州市商務局獲悉,我市成為二手車出口試點城市之一,這對二手車企業、出口企業及海外基建類投資企業是一大利好。
時間定格在2020年11月26日,汝南縣公安局追逃攻堅小組在鄭州市一廣場將藏匿三十一年的逃犯吳某臣抓獲。至此,汝南縣跨度時間最長的惡性強奸幼兒積案成功告破。2020年11月26日,抓捕小組決定對吳某臣進行抓捕,在鄭州某企業人事部門進一步核查“郭某”身份時,該人出現在張琰面前,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張琰確定該人就是吳某臣,立即對該人實施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