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8日15:44 來源:映象網
脫貧攻堅是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步,是黨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在經歷疫情影響后,脫貧攻堅迎來關鍵時刻。為保證脫貧任務如期完成,讓廣大同胞大步邁向幸福生活,各級干部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撲下身子抓落實,繃緊弦、加把勁,堅定按下脫貧攻堅“加速鍵”,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要加快節奏,按下復工復產促進就業“加速鍵”。年初,一場不期而至的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由于疫情的全球性,以及經濟發展的全球關聯性,我國的經濟不僅要受到本國疫情的制約,還要受到整個世界因疫情導致經濟下滑的影響。當前,最重要的是開展全面復工復產,要讓企業有“訂單”,有了訂單才能“有工可復”。在受國際環境影響的情況下,企業要多方尋求“訂單源”,可以根據自己情況結合當前市場需求實行即時轉產,甩脫“無工可復”的囧態。也可以從當前政府出臺的拉動內需的系列政策、加強支持涉及國計民生行業的政策環境中尋求商機,讓企業有“單”可接,順利實行復工復產,一方面盤活企業發展,另一方面助力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要加快節奏,按下財政兜底“加速鍵”。2020年,全國尚有500多萬人口未脫貧,因為疫情的影響,可能會導致部分群眾有返貧的風險,特別是一些有殘疾、五保、患病、勞動力少的家庭。因此,要采取多種措施把脫貧的底線兜住。現在低保、失業保障、特困救助等人員大概一年6000萬人左右,預計今年人數會增加較多,在應對疫情沖擊過程中,要特別認真細致地考慮把各方面困難人群保障起來,擴大低保和失業保障的范圍,此外,還有近3億領養老金的人員。面對這些財政兜底的特殊人群,要保證低保金、救助金、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工作上不能出任何紕漏。在中央的統籌下,各級政府務必要把各項保障方方面面落實到位,要讓他們算的起賬,吃得飽、住的暖,沒有生活上憂慮,這樣才會有力支撐民心安定,推動經濟發展,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脫貧攻堅,要加快節奏,按下拉動內需消費扶貧“加速鍵”。消費扶貧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不同地區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貧困地區并不缺少“土特產”、好東西,但由于設施不足、物流不暢、運距較遠、成本較高,還有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等因素,容易出現滯銷難賣情況。針對這些問題,要在產地市場建設、市場信息服務、農業品牌打造、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電商培育和產銷對接等方面下功夫,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和傾斜力度。通過市場培育、銷路拓展,既讓山區群眾打開眼界,又培育了市場意識和發展思路,更讓“輸血式”外部支援轉換成“造血式”自我發展。要加強對貧困地區電商建設和“互聯網+消費扶貧”運行模式的資助,這樣,既打開了山區產品的銷路,也為千里之外的人們助力扶貧暢通了便捷通道。
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按下脫貧攻堅“加速鍵”,把疫情耽擱的時間追回來。黨員干部更應以時不待我、奮勇直追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以百倍的精神和毅力堅決打贏這場關系廣大同胞擺脫貧困、奔向小康的脫貧攻堅戰。 (李學富)
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6日在武漢舉行。根據《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藍皮書》,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助力防貧、防返貧的作用不斷凸顯。
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6日在武漢舉行。根據《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藍皮書》,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助力防貧、防返貧的作用不斷凸顯。
在當地農商銀行“扶貧小額信貸+脫貧致富貸”的支持下,巴代里如今僅靠賣駝奶每月就能掙10萬元。截至11月底,新疆農村信用社已累計發放“脫貧致富貸”近7500萬元,惠及12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助力脫貧攻堅,鄭太高鐵鋪就百姓致富路
日前,貴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全部出列。得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比岡感到十分振奮:“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當地實施的脫貧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的減貧仍穩步推進,經濟最落后的山區也實現了脫貧。
日前,貴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全部出列。得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比岡感到十分振奮:“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當地實施的脫貧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的減貧仍穩步推進,經濟最落后的山區也實現了脫貧。
12月3日至4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到南陽市桐柏縣、新野縣、南召縣、方城縣調研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生態保護等工作,就“十四五”規劃編制征求意見建議。
實現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作成果,而是長期接續奮斗的心血結晶。當前,我國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貧困發生率顯著降低,為推進扶貧脫貧戰略銜接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基礎。
全面推廣山西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脫貧模式,中西部22個省區市共組建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2.3萬個,吸納160多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工程建設,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在12月1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指出,“十三五”以來,高校畢業生累計達4088萬人,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77%以上。全面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辦民辦同招入學政策,24個大城市中免試就近入學比例已經達到98.6%,85.3%的隨遷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就讀或者享受政府購買學位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