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0日10:22 來源:映象網
脫貧攻堅是一項歷史性工程,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須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確保取得最后勝利。脫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落實靠基層,支撐在人才,尤其是在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程度深、基礎條件差、致貧原因復雜,更需要人才支撐。各級黨組織需積極引導各類人才流向基層,扎根基層,打好人才培育、人才引進、人才服務“三張牌”,推動人才向脫貧一線流動,凝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強大合力。
深度挖掘燃“引擎”打好“人才培育”牌。人才是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寶貴的人才資源,更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力量。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點燃人才“引擎”助力脫貧攻堅,各級黨組織首先需要積極挖掘本土“土專家”“田秀才”等,充分發揮他們帶領群眾致富的“領頭雁”作用,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通過示范引領帶動更多貧困戶致富奔小康;其次要充分發揮技能人才培育中心、人才市場等作用,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和交流力度,通過建立集中培訓、現場指導、技術服務“三位一體”培育模式,把貧困戶培育成新的“土專家”“田秀才”等農村實用人才。如此,打好“人才培育”牌,必能培育出一支能夠示范指導和帶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鄉土“領軍人物”,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緊扣需求造 “洼地”打好“人才引進”牌。人才興則事業興,人才強則鄉村強。農村本就是人才的洼地,貧困地區由于資源匱乏、交通不便等先天弱勢,更容易成為洼地中的洼地,優秀人才“引進難,留不住”更成了這些地區脫貧脫困路上的攔路虎。要想吹響優秀人才“集結號”,各級黨組織要用活政策,為急需的優秀人才打開“綠色通道”,支持在外致富帶頭人、退休教師、合作社負責人等回村任職、創業,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工作,推動“三支一扶”“大學生公共服務崗位”等服務項目的大學生向基層一線流動。如此,打好“人才引進”牌,必能不斷為脫貧攻堅隊伍注入“新鮮血液”,保持生機活力,興旺繁盛,推動人才集聚和產業發展的“同頻共振”。
疏通難點添“薪火”打好“人才服務”牌。好馬配好鞍。奮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攻城拔寨一線,其中困難挑戰可想而知,如果不及時把困難梳理打通,很可能會造成人才的流失,因此構建激勵人才創新創造的優良發展環境至關重要。要想持續為脫貧攻堅添好“薪火”,各級黨組織必須要做好服務,首先是科學配置人才,謀劃好各類人才參與脫貧攻堅的具體路徑,讓人才在最合適的崗位發揮聰明才智、實現人生抱負;其次要解決人才后顧之憂,特別是異地人才的配偶就業、子女就學、老人贍養及住房條件等,讓人才能夠感到家的溫馨和組織的溫暖。如此,打好“人才服務”牌,必能讓人才留的安心、干的放心,讓人才有干勁、有奔頭,讓脫貧攻堅更有推動力。
人才是保證脫貧攻堅勝利的重要因素,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脫貧攻堅中的人才問題,打好人才“三張牌”不斷將人才資源向貧困地區集聚,決勝脫貧攻堅才會有強勁動力,必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申可玉)
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6日在武漢舉行。根據《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藍皮書》,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助力防貧、防返貧的作用不斷凸顯。
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6日在武漢舉行。根據《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藍皮書》,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助力防貧、防返貧的作用不斷凸顯。
在當地農商銀行“扶貧小額信貸+脫貧致富貸”的支持下,巴代里如今僅靠賣駝奶每月就能掙10萬元。截至11月底,新疆農村信用社已累計發放“脫貧致富貸”近7500萬元,惠及12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助力脫貧攻堅,鄭太高鐵鋪就百姓致富路
日前,貴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全部出列。得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比岡感到十分振奮:“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當地實施的脫貧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的減貧仍穩步推進,經濟最落后的山區也實現了脫貧。
日前,貴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全部出列。得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比岡感到十分振奮:“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當地實施的脫貧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的減貧仍穩步推進,經濟最落后的山區也實現了脫貧。
12月3日至4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到南陽市桐柏縣、新野縣、南召縣、方城縣調研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生態保護等工作,就“十四五”規劃編制征求意見建議。
實現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作成果,而是長期接續奮斗的心血結晶。當前,我國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貧困發生率顯著降低,為推進扶貧脫貧戰略銜接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基礎。
全面推廣山西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脫貧模式,中西部22個省區市共組建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2.3萬個,吸納160多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工程建設,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在12月1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指出,“十三五”以來,高校畢業生累計達4088萬人,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77%以上。全面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辦民辦同招入學政策,24個大城市中免試就近入學比例已經達到98.6%,85.3%的隨遷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就讀或者享受政府購買學位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