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3日09:56 來源: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6月22日訊 (記者 喬文匯)“截至5月底,全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7.16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60.35%;全區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198.5萬人次,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3.5%。”6月22日,在新疆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自治區人社廳副廳長劉俊昌表示,為應對疫情影響,新疆迅速出臺了多份穩就業保就業文件,在減負、穩崗、擴就業方面提出的系列措施,可概括為“免、減、緩、返、補”5個字。總的看,全區就業形勢延續了總體穩定。
劉俊昌說,“免和減”主要是指階段性地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包括以單位方式繳費的個體工商戶也可以享受這項政策。截至5月底,共為全區10.02萬戶用人單位減免社會保險費50.47億元。“緩”主要是指允許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并放寬社會保險費繳費時限要求。至5月底,已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約6.47億元。此外,“返”主要是指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補”則是指培訓補貼、求職創業補貼等各類就業創業補貼。
前五個月,新疆就業數據亮點紛呈。如新疆城鎮零就業家庭保持24小時動態為零;新增創業人員數量為年度目標任務的94%以上;穩定就業人員數量占城鎮新增就業人員總量的逾70%;南疆四地州職業技能培訓人次增長近29%,為穩定就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劉俊昌表示,新疆人社部門今后將加大就業扶貧力度,持續推進南疆三地州,特別是10個未摘帽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工作;及時將受疫情影響的就業困難人員納入就業援助范圍;堅持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持續開展線上招聘,促進勞動者與用工企業精準對接。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報告顯示,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形勢,廣東打出了一套減負穩崗擴就業的政策“組合拳”。報告顯示,廣東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穩住就業基本盤。
商務部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10954.1億元,同比增長9.3%。 在業務結構方面,1—10月,我國企業承接離岸業務流程外包和知識流程外包執行額,同比分別增長13%和12.9%;承接集成電路和電子電路設計外包離岸執行額以及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外包離岸執行額增長較快。
國家統計局11月16日發布數據,1月至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通過減輕企業負擔,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經營、良性發展,穩定就業崗位,為全力穩住就業基本盤提供了堅實支撐。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5年間,我國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過6000萬人,勞動參與率在主要經濟體中始終處于較高水平。回望“十三五”,圖說你我的收獲與轉變,央視網系列漫畫《一圖秀出我的“十三五”》推出第二期,帶你感受多渠道穩就業。
來自央視微博的一組數據顯示,在我們一起走過的這個“十三五”期間:我國2020年GDP預計突破100萬億元。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糧食年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
當前,就業形勢總體平穩,逐步回暖,好于預期。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表示,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實施就業創業促進等系列行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
在28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介紹了“十三五”時期我國在就業方面取得的成就。“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就業任務,我國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推動就業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保持了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10月28日,國新辦舉行穩就業和減免社保費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表示,當前就業形勢可用12個字概括:總體平穩、逐步回暖、好于預期,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增、一降、一升。
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
“十三五”期間,我國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就業形勢持續保持穩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5年間,我國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過6000萬人,勞動參與率在主要經濟體中始終處于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