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天下 > 正文

鄱陽湖告急!已漲破歷史極值

2020年07月13日11:16  來源:央視網

5034

近期南方多省河流水位暴漲,全國21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條河流超保證水位,19條河流達到歷史最高水位。

昨天(12日)的全國水情信息顯示:長江干流的10個水文站水位超警,鄱陽湖、洞庭湖水位超警。在太湖流域,到昨天(12日),太湖水位連續第15天超過警戒水位。

 鄱陽湖各水文站全線告急 

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昨天(12日),水利部將水旱災害防御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國家防總也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而這其中,江西是形勢尤為嚴峻地區之一。江西最主要水域,也是全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各水文站,全線超警,并且至少有四個水文站出現超1998年歷史洪水水位。至此可以說,鄱陽湖已經全線告急。 

 鄱陽湖正在急劇“變大” 

據12日公布的數據,衛星遙感監測顯示7月8日18時,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較7月2日擴大352平方公里,達4206平方公里,為近10年來最大,較歷史同期平均值(3510平方公里)偏大兩成,五大支流入湖口濕地大面積被淹。未來幾天鄱陽湖水位將繼續上漲,水域淹沒范圍逐步擴展。

圖片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鄱陽湖水位暴漲破歷史極值 一堤之隔涇渭分明 

7月12日下午,航拍位于鄱陽湖東岸的江西鄱陽縣珠湖聯圩,一側為清澈的鄱陽湖內湖珠湖,一側為因暴雨變渾濁的鄱陽湖外湖,呈現一堤之隔涇渭分明的景觀。

水利部:6月以來全國433條河流超警

7月13日消息,水利部在今天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6月以來,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目前,長江干流監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仍處于超警狀態。應急管理部表示,有27省(區、市)3789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倒塌房屋2.8萬間。累計緊急轉移224.6萬人次。

 六問南方強降雨:與1998年相比如何? 

6月以來,我國南方迎來持續強降雨,呈現出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局地強降水重疊度高等特點。

記者就此專訪多名氣象專家,多角度詳解近期南方強降雨之兇猛。

 一問:近期南方暴雨有多暴烈? 

從6月2日至7月12日6時,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近期南方暴雨之強可見一斑。

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湖北東部、安徽南部、浙江中部等地,浙江、安徽、江西局地累計降水量超過800毫米。

7月8日,浙江新安江水庫9個泄洪閘孔全開泄洪,這是自1959年9月該水庫建成以來的首次。

多地日雨量突破歷史極值。比如在7月4日至10日的強降雨過程中,湖北黃梅、浠水,江西吉安、峽江,湖南隆回等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日雨量突破極值。

暴雨給長江流域防汛帶來了壓力,6月1日至7月9日,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達到369.9毫米,較1998年同期偏多54.8毫米,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

 二問:近期雨情與1998年同期相比如何?

7月12日零時,鄱陽湖標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這標志著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

一個令人揪心的問題是,與1998年我國南方特大暴雨事件相比,此次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降水如何?

“綜合考慮范圍、持續時間和雨量發現,6月27日以來(截至7月9日)的我國南方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綜合強度為1961年來第五強(1998年第一)。” 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翟建青說。

7月8日,一場大暴雨導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遷清公路多處出現山體滑坡。相關部門緊急奔赴一線開展災情調查和路面清障等工作。

 三問:近期南方暴雨為何陷入“車輪戰”? 

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頻繁出現強降雨過程。其頻繁性不僅體現在強降雨過程多,而且強降雨一輪接一輪,間歇期非常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解釋,這主要與今年6月以來的大氣環流形勢有關。

對我國影響巨大的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是一個穩定而少動的暖性深厚天氣系統。其外圍西北側的西南氣流恰恰是向暴雨區輸送水汽的重要通道。

具體來說,今年6月以來,副高比往年同期勢力偏強,其外圍的西南氣流將來自孟加拉灣或我國南部海區的充沛水汽輸送到我國南方;同時,北方的冷空氣活動也比較頻繁,造成了冷暖空氣在南方地區持續交匯的局面,由此導致強降雨過程頻繁而持續發生。

四問:是否梅雨在作怪? 

近年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增多,氣候似乎越來越反常,那么此次持續強降水背后是異常的氣候在作怪嗎?

據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王永光介紹,引發此次強降水過程的是一只“怪獸”——梅雨。具體而言,入梅偏早和梅雨鋒偏強,是長江中下游梅汛期降雨異常偏多的原因。

 五問:防汛壓力會否減輕? 

短暫的間歇期之后,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7月13日至16日,主雨帶又將南落至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此期間,主要強降雨區域會出現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重慶東部、貴州北部、湖北、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還將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提醒說,即使7月中下旬雨帶東段北抬,長江流域防汛的壓力并不會減輕,長江中上游地區的明顯降水依然會給水位高位運行的江河庫湖帶來威脅。

 六問:未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會愈加頻發嗎? 

每一次大暴雨、高溫、颶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時,都可能是大自然在給人類發出警示信號。那么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是:未來,這樣的極端事件會越來越頻發,甚至成為一種“新常態”嗎?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指出,21世紀全球部分地區的高溫和暴雨事件將趨多,干旱程度將加劇,威脅各國糧食、水資源和能源安全。

“雖然目前很難將單獨的一次天氣氣候事件(比如南方暴雨)直接歸因于全球氣候變暖,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確實在增多增強。”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適應室研究員黃磊說。

事實上,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1951年以來,我國平均溫度和極端溫度都呈顯著升高的趨勢,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出強度更強、發生更加頻繁、持續時間更長的特點。

1961年至2019年全國暴雨日數歷年變化 圖/國家氣候中心

1961年至2019年全國平均高溫日數歷年變化 圖/國家氣候中心

氣候模式的預估結果表明,如果不控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未來全球范圍內一些極端事件的出現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都將顯著增加,到21世紀末陸地區域高溫熱浪事件的發生概率將是現在的5-10倍,極端強降水事件的發生頻率在全球的大部分地區也將有所增加。

文章關鍵詞:鄱陽湖 水位暴漲 最高水位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數描中國|藍天白云綠水青山 繪出美麗中國新顏值

    數描中國,筆耕不輟。這個冬天,約17萬只候鳥在鄱陽湖濕地集結;塞罕壩林場的112萬畝人工林正在生長;太原汾河碧波清流,“汾河晚渡”美景重現……如今的美麗中國“顏值”不斷上升,“十三五”收官之年,綠色成為全面小康的亮麗底色,生活多了一份清新的幸福。

  • 鄭州黃河濕地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11月24日,鄭州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巡護過程中,在灰鶴種群中觀測到一只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據悉,全世界鶴類共有15種,其中,中國有9種,在鄭州黃河濕地觀測到的有4種:白鶴、白頭鶴、白枕鶴和灰鶴。

  • 鄭州黃河濕地首次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11月24日,鄭州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監測巡護過程中觀測到在灰鶴種群中有一只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濕地屬于首次發現。在鄭州黃河濕地觀測到的有4種,分別為白鶴、白頭鶴、白枕鶴和灰鶴。

  • 圖片特刊:江西冬游打卡地——“白鶴王國”

    在江西九江,通向吳城的永吳公路大湖池路段“水上公路”已成為網紅打卡地,被譽為“中國的馬爾代夫”。每年到鄱陽湖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萬-70萬只,其中有約占全球98%的白鶴、80%的鴻雁、85%的東方白鸛,江西九江因而被譽為“白鶴王國”。江西九江永修縣委宣傳部供圖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江西吳城候鳥小鎮:唱響“候鳥經濟”之歌 摹繪鄱陽湖生態畫卷

    鄱陽湖是世界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地,每年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只,種類多達310種,有著“候鳥王國”的美譽。在吳城保護管理站的救助水塘,兩只東方白鸛——“卡卡”和“凍凍”,正在水塘里度過它們悠閑的午后時光。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