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3日09:35 來源:小麥視頻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巫曉 ■見習記者 張晚璐/文圖 視頻 見習編輯 崔瑞淵/剪輯
吃花生米險些要了命?8月4日,河南省鄭州市一名2歲男童被緊急送往兒童醫院,經醫生全力救治最終保全性命,究其原因竟是孩子跌倒時嘴里在咀嚼花生。
8月4日中午十三點鐘,河南省兒童醫院鄭州兒童醫院急診科接到一通急救電話,撥號人稱2歲六個月大的男童出現呼吸困難、口唇發紺的情況,需要醫院的幫助。醫院隨即開啟綠色通道,十三點半前后,男童到達兒童醫院。
“孩子在玩時嘴里喊著花生,后來摔倒時嗆了。送到醫院來的時候可以說是非常非常不好,臉色灰白,因為咳嗽,眼睛的球結膜已經充血,眼睛睜不開,出現瀕死狀態。”回憶起當時孩子的情況,參與搶救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許瑩仍是心有余悸。
據了解,到達醫院時,男童血氧飽和度不到70%,聽診呼吸音、心率極弱、面色死灰,出現瀕死狀態。醫生通過硬性支氣管鏡先后進入兩側支氣管,用鉗子取出白色異物碎塊,最終男童轉危為安。
“急診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外科監護室、手術室四個科室都參與了當時的救治,我們科室就去了四名醫生。因為孩子情況很糟糕,我們從門診樓推著孩子跑到另一棟樓,什么都不知道,只想著趕緊跑,趕緊跑,送進手術室用了不到三分鐘時間,從一點半到兩點,三十分鐘把孩子救了回來。”許瑩介紹,“每年我們做支氣管異物手術近千例,還有走到半路沒有了的孩子,此前也搶救過來一個孩子,因為窒息時間太長最終成了植物人。”
為避免出現類似情況,許瑩也為家長提出部分建議。首先,不要給3歲以下兒童吃堅果類食物,對于剛會爬、會走的兒童,周圍不可放置小物件,以免其抓到后放入口中,其次,根據情況冷靜應對,如果骨頭等尖銳東西卡住氣管食道建議不要自行處理,盡快撥打120。
目前,該男童已經過4天住院觀察,于8月9日康復出院。
前幾天(12月3日),寧夏石嘴山市一名10歲男童在冰面玩耍時不慎掉入湖中,多虧周圍的群眾及時發現并救起,男童并無大礙。這時,正在湖邊散步的張女士發現后,便急忙叫自己的丈夫張敬磊前來幫忙。
小寶寶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什么東西都喜歡放在嘴里“嘗嘗”。盡管家長也都很謹慎,但有時難免“百密一疏”。
11月14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一位家長公開投訴稱,11月6日,其在歙縣城區聰明屋幼兒園上學的孩子,被一名老師拎起摔到地上,孩子掙扎一番,又被老師推搡到門口。
視頻中一個一歲多的小男孩穿戴著尿不濕,邁著尚顯稚嫩的步伐,努力推著外公的床。孟女士還透露孩子從出生到現在一直是姥爺帶大的,倆人關系特別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網友看到視頻以后紛紛表示太暖心,“姥爺沒白疼”。
10月26日晚上18點50分左右,鄭州快速公交公司一車隊B5路車長鄭躍東駕駛著公交車行駛到隴海路西三環在上下乘客的時候,發現車廂的后面有燈光在閃爍,車長鄭躍東以為車輛發生故障,于是利用等待信號燈的間隙前往查看,發現是一位10歲左右的小朋友在座位上看書,發現小朋友的右手打著石膏,左手拿著書在認真的閱讀,因為車廂中的光線不是特別亮,旁邊有一位熱心的男乘客正用手機的燈光幫忙照亮。
淄博5歲男童在早教中心上課時,因為好奇把手指伸進了課桌上的螺絲孔中,結果無法拔出。消防員趕到后,幫男童“解救”出被卡的手指,男童高興地給消防員敬禮,并靦腆地伸出雙手,求抱抱。
“妙手杏林典范,彰顯醫者仁心。13日,被救男童的母親束學花與當地酒店負責人來到醫院,向張禮剛致謝并送上感謝信和錦旗。張禮剛的妻子也是一名醫衛工作者,當天新郎“逃跑”了,她穿著禮服也連忙跟出去幫忙。
(原標題:甘肅酒泉8歲男童過馬路時觸電身亡 警方調查系鋼管內違規穿引電線所致) 9月22日,一段監控視頻在網上流傳。9月22日,酒泉市公安局肅州分局發布通報稱,9月21日18時59分,酒泉市公安局肅州分局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一男孩路過肅州區成林大廈門前時疑似被電擊倒地,正在酒泉市人民醫院搶救。
9月22日,一段監控視頻在網上流傳。9月22日,酒泉市公安局肅州分局發布通報稱,9月21日18時59分,酒泉市公安局肅州分局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一男孩路過肅州區成林大廈門前時疑似被電擊倒地,正在酒泉市人民醫院搶救。
剛接觸白果的時候,是不會發生過敏的,大部分人都會有24小時到48小時的致敏期。2、謹記不要用熱水清洗,因為遇到熱水,皮膚的毛細血管會擴張,反而會放大炎癥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