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1日14:21 來源:東方網
8月19日,“中國飲料十強企業”椰樹集團發布的一則招聘廣告引發爭議。據海南省人力資源市場微信公眾號“海南直聘”發布的椰樹集團招聘文件顯示,“椰樹培養職業經理學校”公開招生,要求應聘者承諾做到“兩不”:忠誠不謀私,顧事業不顧家;同時承諾終身在“椰樹”服務,寫下承諾書以房產作抵押,離開“椰樹”就用房產償還。(據觀察者網8月20日)
椰樹集團的宣傳廣告被稱為“廣告屆的泥石流”,沒想到招聘廣告同樣是這么的簡單粗暴。百萬年薪、別墅獎、分紅股獎,一張張誘人的畫餅背后,原來隱藏的是“忠誠不謀私,顧事業不顧家”這樣的苛刻。還要終身在“椰樹”服務,承諾以房產作抵押,這不是應聘職位,而是簽“賣身契”。
椰樹集團的招聘廣告延續了其一貫的“泥石流”風格,帶有典型的暴發戶氣息,而其所謂“椰樹培養職業經理學校”更是讓人不知所云。但透過這則奇葩招聘廣告,我們可以對椰樹集團存在的問題略知一二,一是員工不忠誠,存在謀私問題。二是企業留不住人才,有人拿椰樹當跳板,另謀高就。
可如此嚴苛的條件是不是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呢?恐怕不能。
椰樹集團的招聘廣告之所以引發爭議,引來罵聲一片。并不是因為其待遇不夠好,而是沒有把招聘者當人看。換而言之,企業所招聘的也并非是員工,而是想招聘自己的“家丁”和“傭人”。 無怪網民質疑:這是現代版的“賣身契”,勞動者成“包身工”了。
在現代企業制度和治理結構下,員工與企業之間是正常的勞動合同關系,這一點不但是法律的規定,而且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不管是企業炒員工的魷魚,還是員工辭職不干,都有法律約束,也是法律賦予的權利。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動保障監察局負責人就表示,椰樹集團此次發布的招聘信息,部分條款違反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明明律師接受采訪時表示,椰樹集團要求勞動者以其房產作抵押、終身在椰樹集團服務的行為,違反了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公司招聘員工實際上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也是明確權利和義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都應該遵循勞動合同的規則,而不能背離公平和誠信,更不能減損應聘者的權利、增加其義務。
從椰樹集團的招聘看,其對職業經理的約束條件很顯然已經超出了正常的要求,也因此遭受了廣泛的質疑。
椰樹集團的奇葩招聘廣告,暴露出了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低水平和公司法治意識的淡薄。如果這本來就是一次炒作,那恭喜椰樹集團,你的“泥石流”廣告又成功上了熱搜。可如果這真的是為了招聘人才,那這次招聘無疑是一次失敗的招聘,不但有失大公司的水準,還暴露出了企業的短板。
一則好的招聘廣告,可以讓人眼前一亮,記憶猶新。椰樹集團的招聘廣告卻讓人看著如此鬧心。這種“畫餅式”的招聘實際上是對應聘者權利的漠視和歧視。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屬于虛假廣告的范疇,有關部門應該也應該及時出手管管了。
…… 新聞速遞:最近,一位廣州湛江的考生花了3000塊錢買了個假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騙過了父母和鄉親,在村頭拉起了橫幅,也準備了鞭炮祝賀。如此方能實現整個城市規劃制定“一盤棋”,規劃實施“一個調”,防止“墓景房”之類尷尬在城市建設其他領域重演。
日前,海南椰樹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招聘信息,其中“要求承諾終身服務并以房產抵押”“顧事業不顧家”等內容引發社會關注。20日,椰樹集團就該招聘信息內容發布致歉聲明。
8月19日,海南椰樹集團一則招聘啟事,一經發布便引發熱議。“椰樹要求應聘者抵押房產終身服務”這一話題還登上了微博熱搜。椰樹集團要求應征者承諾做到“兩不”——“忠誠不謀私,顧事業不顧家”。
近日,椰樹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一則招聘信息登上熱搜。該公司要求職業經理的應聘者簽訂承諾書,保證顧事業不顧家、終身在椰樹集團
為此給廣大網民造成不良影響,再次深表歉意。要寫承諾書,承諾以房產作抵押,離開“椰樹”以房產償還,并要求以房產作抵押,是防止將“椰樹”作為跳板、作為“鍍金”、學到經驗后跳槽。
據海南省人力資源市場官方微信公眾號“海南直聘”,8月19日,海南椰樹集團有限公司發文為“職業經理學校”公開招生。
邕江岸椰樹成群 11月的南寧美如春
除了國際館內有國家(地區)、國際組織展區外,世園會還有41個室外國際展園,這些展園由各國設計師自行設計建造。日本展園還特別注重借鑒當地的人文自然特色,他們把從北京房山運過來的煤矸石,大的來碼山,小的 細碎的,就作為池底的裝飾。
海口中院一審判令新邦公司、創康公司停止生產、銷售涉案侵害椰樹集團“椰樹”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椰子汁,賠償椰樹集團經濟損失費用10萬元。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海口中院一審判令新邦公司、創康公司停止生產、銷售涉案侵害椰樹集團“椰樹”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椰子汁,賠償椰樹集團經濟損失費用10萬元。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