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1日13:2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9月29日,由中國企業幫助修復改造的尼日利亞中線鐵路開通運營,尼日利亞總統布哈里通過視頻參加開通運營儀式,當天的儀式在尼三角州阿格博鎮新建的火車站舉行,尼日利亞交通部部長阿瑪埃奇等多名尼方政要出席儀式。
此次開通的尼中線鐵路路段全長326公里,連接尼南部科吉、埃多、三角三個州,開通運營后預計可實現年載客量近100萬人,年載貨量約350萬噸。
△藍色鐵路線為建成線路,紅色為規劃線路,此次通車的中線鐵路,南起三角州石油城市瓦里,北至中部科吉州城鎮伊塔克佩。
尼中線鐵路建設始于33年前,但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未能完成建設和運營。2017年底,尼交通部與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對該鐵路進行修復改造的施工合同。中國土木完成了全線11個火車站的新建工程,對鐵路進行了全面的修復改造,并引入中國制造的機車和客車。(總臺記者 何北平)
河南淅川縣老城鎮下灣村村民 張銀花:可以住宿,吃飯,吃農家飯,一年收入個三四萬塊錢沒問題,這也是個長期的收入。河南淅川老城鎮下灣村村民 石記英:收入現在是一年比一年好了,以前沒有存過錢,現在一年多少能存個幾萬塊錢。
河南淅川曾是河南貧困程度最深的縣之一,同時,它又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地。趁著農閑,淅川縣下灣村的張銀花正忙著把自家民房改造成農家樂,不久就能開門營業。
通過實施華北地區生態補水,南水北調向沿線七里河、滹沱河、瀑河、北拒馬河等20條河流進行生態補水,天然河道得以階段性恢復,水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南水北調持續調水還穩定了航道水位,改善了通航條件,延伸了通航里程,增加了貨運噸位,大大提高了航運安全保障能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水利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南水北調中線2020年度向北方供水及生態補水均創歷史新高,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供水83億立方米,其中生態補水23.6億立方米,工程運行正常。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發揮了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是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的大國重器,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了可靠的水資源支撐。
北斗慣導小車在京沈高鐵建設上的成功應用,標志著自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后,首次工程化應用于高鐵建設領域。該小車全部核心傳感器實現國產化,對北斗應用和高鐵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有鮮明的政治底色,那就是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中國發展之所以有中國特色、實現中國夢之所以必須走中國道路,不是因為它是個“發展的例外”,而是始終堅持發展“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新華社鄭州9月26日電題:河南淅川:用綠色守護京津“水缸”——伏牛山看新變 貧困,曾讓這個山水之城付出沉重生態代價,陶岔渠首不遠處的湯山堪為見證。荊紫關鎮廟嶺村調整種植結構后,發展起千畝中藥、千畝櫻桃、數百畝核桃…… 綠色轉型讓群眾嘗到了“護水之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9月21日說,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在9月2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就此事明確表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
摘要:“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在9月2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就此事明確表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