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16:24 來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11月18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全省大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河南優良天數同比增加幅度全國第一,全國優良天數增加最多的前三名城市均在河南。
今年以來,反映我省大氣質量的各項指標持續向好。截至11月16日,全省PM10濃度為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1%;PM2.5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7%;優良天數為223天,同比增加53天,增加幅度全國第一,比全國均值多37天。全國337個城市中優良天數增加最多的前10個省轄市,有6個在河南省,并且前三名也在河南省,分別為平頂山增加78天,全國第一;許昌增加69天,全國第二;洛陽、南陽增加68天,并列全國第三。
水環境質量指標也保持總體穩定改善態勢。10月份,國家94個水污染防治考核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63個,占67.0%(達到國家要求的≥57.4%的目標);無劣Ⅴ類水質斷面(達到國家要求的≤9.6%的目標)。全省137個地表水責任目標斷面水質達標率為90.7%。Ⅰ~Ⅲ類水質斷面83個,占60.6%,無劣Ⅴ類水質斷面。
(河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記者 佘穎)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劉景在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占GDP比例為4.04%,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
當地時間1日,世衛組織發布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學報告,上周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935330例,較前一周略有減少。上周上報病例最多的五個國家分別是美國、印度、巴西、意大利和俄羅斯,其中美國上報了超過110萬例確診病例,較前一周增加0.3%。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今天(30日)發布統計數據顯示,隨著暖企穩企利好政策的實施,國內需求逐步激活,市場信心加快恢復。高技術產業企業增長顯著,住宿和餐飲業、教育業持續恢復、降幅收窄。
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隨著暖企穩企利好政策的實施,市場信心加快恢復。前三季度,我國日均新設企業2.2萬戶,日均凈增1.2萬戶;日均新設市場主體6.7萬戶,日均凈增3.9萬戶。市場監管總局將創新服務手段,通過市場準入領域的各項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進我國市場主體數量持續攀升,不斷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動能,提升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能力。
當地時間10月20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1月26日至10月3日,美國死亡人數比往年的平均數多了近30萬人,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死于新冠病毒,而增幅最大的是拉美裔和25至44歲的成年人。
此事件被阿珍發現后,向一審法院起訴并請求:確認阿平支付給小芳1100萬元的處分行為無效;判令被告小芳返還財產1100萬元。陳浩則介紹,“彩虹寶貝”主要和廣州兩家民營醫院“廣州女子醫院、廣州瑪萊婦產醫院”以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等三家公立醫院合作。
原標題:觀察丨八省會人口超千萬:成都總量第一 廣州、鄭州增幅最大 財經記者統計顯示,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來,從人口實際增量看,有7個城市9年間增量超過100萬人,廣州、鄭州和杭州位居增量前三。(以上內容摘選自第一財經《省會城市人口變遷:8城破千萬關口,廣州鄭州增速最快》)
面對充滿不確定的世界經濟,作為面向東盟國際大通道和我國西部門戶港的廣西北部灣港依托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把海鐵聯運班列和拓展航線作為抓手,今年1-7月份,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增幅在沿海主要港口均居全國第一。廣西北部灣港去年9月被國家確立為面向東盟國際大通道的門戶港,也是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支點。
繼中國外貿進出口增速6月雙雙轉正后,又一個衡量中國經濟“健康度”的重要指標轉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續擴散蔓延,疊加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因素影響,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性顯著增加。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昨天(1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105家,全部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16.9萬億元,半年增幅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