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8日07:29 來源:猛犸新聞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肖萌■見習記者劉旭
產業集聚區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和增長極,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占據支柱地位。12月7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省依托產業集聚區,已形成1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127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同時,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的工作目標將分為兩個階段。
依托產業集聚區,已形成1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127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開展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是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據了解,自去年7月份省政府印發的《河南省推進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來,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不利影響,全省產業集聚區工業增加值增速仍然實現上半年由負轉正,前10個月增速高于全省工業0.2個百分點,對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13%,前三季度,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4%,高于全省工業3.8個百分點。全省依托產業集聚區,已形成洛陽智能裝備等1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長垣起重、民權制冷等127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鄭州下一代信息網絡等4個產業集群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
“百園增效”行動將分為四個時間節點和兩個目標階段
據悉,此次“百園增效”行動劃分為四個完成節點: 啟動部署階段在2020年11~12月份完成;集中攻堅階段將從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完成全面摸清底數、有序盤活存量、持續優化增量、健全政策制度等工作任務。總結完善階段將從2022年11月~2022年12月,總結經驗、改進不足,完善產業集聚區用地提質增效各項制度,確保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開展產業集聚區土地高效利用評價。鞏固提升階段在2023年以后,推動“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成為各有關方面共識和共同行動,不斷增加政策供給,促進長效機制持續完善、取得實效。
同時,“百園增效”行動的工作目標將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到2022年底,整備、盤活產業集聚區50萬畝存量建設用地空間,基本完成零散土地整治及歷史遺留問題用地手續完善,全面建立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土地高效利用經驗。二是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全省產業集聚區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得到有效控制,批而未供、閑置和低效用地得到充分利用,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土地市場化配置效率全面提升,工業用地畝均稅收達到15萬元。
針對不同類型存量土地,分類制定相關政策
存量土地盤活一直是各地工作推進的難點,低效用地盤活難度更大。開展百園增效行動,在用地盤活利用方面,河南省自然資源廳開發利用處表示,針對不同類型的存量土地,分類制定了相關政策。
對批而未供土地,強調以存定增,按照存量盤活數確定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使用數,對新招商項目,優先選址利用批而未供土地。項目已落實但因征地拆遷、基礎設施不配套等原因不能及時供應土地的,統籌運用財政資金、土地儲備債券資金實施土地儲備,加快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前期開發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創造條件加快土地供應。對土地利用現狀未改變,確實無法征收或者不再征收的,規范有序開展用地批準文件清理,盤活的指標、費用等可重新使用。
對于閑置土地,因政府原因或者信訪穩定等原因造成的,消除開工障礙,促進項目早日開工建設;短期內無法開工建設的,由當地政府安排臨時使用,待項目具備開工建設條件后由土地使用權人重新開工建設。因企業原因造成的,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等措施,督促企業限期開工建設,允許企業將工業用地通過轉讓預登記、合作建設等方式進行盤活利用。因規劃調整、高壓走廊、軍事管制、文物保護、不可抗力等因素,或者政府與企業互有瑕疵,造成土地確實無法開工建設的,經協商一致,可有償收回土地使用權,或者以協議方式予以置換。
對于低效用地,創新盤活思路。制定了《河南省推進低效工業用地盤活若干措施》,規范了低效工業用地認定標準,針對產業轉型類、粗放用地類、停建停產類三種類型用地,提出了復合立體開發、成片綜合開發、更新升級開發三種盤活模式,并適用一些優惠政策,如對利用現有工業用地進行轉型升級,建設國家支持的新產業、新業態、新行業項目的,經市、縣級政府批準,可適用過渡期政策,5年內可以繼續按原用途使用土地。再如,對于原土地使用權人在不改變土地工業用途的前提下,利用地上地下空間,或適當提高容積率的,不再補繳土地出讓價款。同時,為了阻斷個別企業以投資工業項目之名、謀土地未來升值之實的通道,還規定了除特殊情況外,企業申請改變低效工業用地土地用途的,一律由政府收回后重新供應。
尹弘對王恩東一行到河南考察合作表示歡迎。希望浪潮集團發揮優勢,在技術研發、場景應用等方面與河南開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實現雙方互利共贏。河南將一如既往為浪潮在豫加快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并在建設計算中心等方面給予支持。
映象網訊 (記者 陳偉然)產業集聚區是河南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和增長極,如何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如何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把創新放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要位置做出部署。
12月2日上午, 老楊為600余名河南省修武縣領導干部,做題為《以高質量“美學經濟”引領修武“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專題報告。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修武通過鄉村建設+推進農業產業鏈現代化的雙抓手,以鄉村美學為引領,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本次加入省級森林城市方陣的12個縣(市)分別為:鞏義市、長垣市、新密市、新安縣、洛寧縣、寶豐縣、輝縣市、清豐縣、鄢陵縣、盧氏縣、民權縣、泌陽縣。據悉,未來河南省將加大森林城市體系建設力度,推動建設更多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森林城市、森林鄉鎮、森林村莊,進一步提升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11月26日,省政府公布《關于推進產業集聚區用地提質增效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指出,以發展工業為主的產業集聚區,其工業、倉儲物流用地比例不得低于60%;實際使用各類建設用地未達到規劃總面積70%的產業集聚區,原則上不得擴區等意見。并明確了河南省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管理辦法等細則。
日前,經許昌市委批準,許昌市紀委監委對許昌市公安局副縣級干部孫剛杰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立案審查調查。1995.01- 魯山縣人民法院工作,歷任助理審判員、審判員、昭平湖法庭副庭長、民一庭副庭長、執行二庭庭長、執行局副局長兼執行二庭庭長、正科級審判員、審監庭庭長、審委會委員(正科級)。
新疆是承接東中部產業轉移形成“國內大循環”的廣闊腹地,又是通過“一帶一路”面向周邊國家實現“雙循環”的前沿平臺。打造喀什和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有利于進一步拓展內陸開放空間,釋放創新發展潛力,構建向西開放新格局。
新疆是承接東中部產業轉移形成“國內大循環”的廣闊腹地,又是通過“一帶一路”面向周邊國家實現“雙循環”的前沿平臺。打造喀什和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有利于進一步拓展內陸開放空間,釋放創新發展潛力,構建向西開放新格局。
楊建國認為,就河南而言,以現代農業產業園為載體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以農村電商為載體推動數字鄉村建設,以鄉村旅游為載體推動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等等,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