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整治養老詐騙,要通過開展專項行動和建立長效機制來持續進行。同樣重要的是,要積極發展養老金融和合規養老產業,通過市場機制以良幣驅逐劣幣。未來,養老保險體系越完善,受騙的老人就會越少。
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推進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縣域統籌,把城鄉關系擺布好處理好,一體設計、一并推進。”
《國家寶藏》《典籍里的中國》等節目熱播,云端博物館蓬勃發展,海昏侯墓文物展等引發觀展熱潮……近年來,越來越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文化產品受到人們青睞。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了起來,不僅豐富了全社會的歷史文化滋養,也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資源。
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具有維持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等多種功能,是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國土資源。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全國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全國濕地保有量總體穩定,濕地保護率達到55%。本期邀請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每到歲末年初,個人所得稅往往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今年,個人養老金稅收優惠、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等進一步成為熱點,彰顯出隨著稅制改革深化,個稅越來越和百姓生活密切相關,多層次紅利也持續發揮出來。
一碗面能有什么門道?作為流傳于河南安陽的地方面食,安陽捋面綿軟筋道,深受當地人歡迎,躋身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我下定決心要把捋面的手藝發揚光大,讓它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醫養結合是實現健康老齡化、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的重要舉措。2022年3月份,國家衛生健康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的通知》提出,提升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推動基層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有機銜接。
據央視12月5日報道,近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印發了《城市兒童友好空間建設導則(試行)》,提出要以公益普惠為原則,堅持“1米高度”視角、寓教于樂內涵、安全環保標準,推進兒童友好空間建設,讓廣大兒童享有安全、便捷、舒適、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間、設施、環境和服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完成這一偉大歷史使命,需要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創新貫穿于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充分激活創新這個第一動力,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持續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從歷史長河中看待文化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功能,在時代大潮中把握文化引領社會變革的重要作用,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發揮文化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價值
斗爭精神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寶貴理論品格,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在困難和挑戰面前表現出來的精神風貌,是新時代黨員干部應具備的重要素質。黨的二十大報告站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的高度,從理論、歷史和現實三個維度對“斗爭”及“斗爭精神”作出深刻闡釋。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這段論述蘊含著對人類文明史的深刻把握和理解,指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價值取向和實踐路徑。
前不久,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6部門印發《重慶市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用5年左右時間,在重慶市基本建立組織多元、產品豐富、政策有力、市場運行安全高效的綠色金融體系。重慶經濟體量大,產業基礎良好,成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有助于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更好地發揮示范作用。